祭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在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它分为两种体裁,一种是韵文另一种是散文。祭文的主要作用是用于生者寄托对死者的哀思,颂扬死者在世时的品德功绩,并以此激励后人。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祭祀祖先的祭文是怎么写的呢? 祭文格式 我们要写好一篇祭文首先我们要知道它的格式内容,那么祭文的格式内容包括哪些? 1.标题,写成“祭xxx文”,“xxx”是表示对死者的称呼,从这个称呼中我们可以知道写祭文的人是什么辈份,能够表达清楚生者与死者的关系,例如:祭祖父文、祭祖母文。 2.以“维”或“哀维“起,也就是说用这两种方式开头,“维”和“哀维”在这里没有特别的意思,只是作发语词用。 3.死者逝世的情况,死在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而逝世,要表达清楚。 祭奠献菊花 4.祭奠人,是由谁来祭奠的。 5.死者的生平及事迹。这里写死者的生平及事迹内容篇幅稍要多一点,主要是阐述死者这一生的功绩,以及对后人的启示。 6.最后表示对死者的哀痛之情。 7.结束语用“伏维尚飨”。意思是伏在地上,请死者领生者的祭奠之情,伏在地上恭敬请死者品尝贡品。 以上就是写祭文的基本格式,祭文的整个篇幅不宜过长,写三四百字就差不多了,感情要真挚,要表达出对逝者的哀痛之情。 祭文 下面分享一篇外祖母过世时的祭文给大家: 《祭外祖母文》 维: 公元二零一九年六月十九日,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外祖母蒋美秀老大人之灵前哀曰:外祖母去世,年仅七旬有四。外祖母一生奔波劳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终生耕耘,风雨无阻。 不辞劳苦,勤俭持家,上孝老人,下育吾辈,克己复礼,以身作则。对待邻友,恭敬有加,团结友善。维护集体,公私分明。外祖母之德,足以启示后人。 一生劳苦,养育子女,本应安享晚年,寿比南山,无奈事发不测,一朝中风,卧床不起,迅速辞世。呜呼外祖母,千呼万唤,百喊不闻。哭断肝肠,其声哀哀,其泪涓涓。哀痛祭奠,悲痛万分。 唯盼,黄泉之路,远离病痛,早登极乐。略备贡酒于灵前,若在天有灵,来品来尝,最后惜别。呜呼哀哉! 伏维尚飨! |
|
来自: 昵称57753791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