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子友——方 岩:名山之旅

 老兵原创之家 2021-05-16

4月30日,晴。

永康市方岩山,为本次出行的最后一站。我的心情也与天气一样大好:一则昨晚即由缙云赶到永康城内入住,今天上山时间充足;二则当晚便可乘车赶回暂居地诸暨,结束与“五.一”的错峰之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方岩山不高,海拔只有400米,方圆也只有3000余平方米。但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使其气势非凡。平地突兀,四壁如削,峰顶与峰底面积相差无几,酷似擎天方柱,故名方岩。

方岩山有名,号称“浙东第一山”。除了其特殊的山体风貌之外,更在于他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胡公文化。胡公,名胡则,北宋时期出生于此地的一位清官名吏,人们在山上设祠祭祀,世代供奉。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给予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高度评价。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胡公无论官职或名气都沒有包公那么显赫,何以受到伟人的如此评价?走近胡则,便是我此行的动因之一。

这是一次轻松之旅。

1O点之前,便进入了景区的大门。

照壁:赫灵二字,为宋高宗赵构御笔亲书

照壁后面,是一条沿山而上的商业小街。

在小街尽头的山崖下,一个只有一张餐桌的小饭馆内,有一位年龄比我还大的老板娘,我坐在饭桌边要了一碗面条,10元钱。老板娘当即下锅,只在清水面里加了一点腌菜,抱歉地说青菜沒有了,只有加点腌菜了。我说不怕,挺好。我的态度大概出乎她的意料,她的心情也好了起来,给我翻出了一张《方岩》导游图,当起了义务解说员。

——疫情过后,来山上拜胡公的人越来越多,明天“五.一”,人会更多。

——我家老头儿八十多岁了,二十多分钟,就能上到山顶。

走进验票口,门额上书“浙东第一山”。

 上 山 之 路

   诗

进验票大门后,有迴廊,内有胡公及赞颂胡公的诗:

宋仁宗明道元年胡则回京任集贤院学士,奏免衢婺两州身丁钱

 泉

路边有“饮马泉”: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个族叔李阳冰,担任过我昨天去过的缙云县令,李

白来看望他时,曾骑马路过此地。

李阳冰,是唐代大书法家,他把小

篆推向了当时的

最高峰。别的不说,看看人家这叔

侄俩的水平!

   洞

半山腰的一个山洞,为唐代正德禅

师开山立庙之处。

  飞桥与天门

穿过这个亭子,便进入“飞桥”地段,山势变的陡峭起来,凿石架木为磴,盘旋曲折而上,直至“天门”。

站在天门上,看到的景色。

  胡公与对胡公评价的故事

过天门,右行不远处是胡公祠,便是方岩景区的核心和精华所在。我在这里弄清了两个故事,即胡公的故事和伟大领袖评价胡公的故事:

  胡 公 的 故 事

胡则(963—1039),字子正,婺州永康(今浙江金华永康市)人,北宋时期本地出的第一位进士。他一生做了47的官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节,选曹计省,历践要途。所到之处,政绩斐然。力仁政,宽刑狱,减赋税,除弊端。特别是直言极谏,免除了衢、婺两州百姓的身丁钱。百姓感恩,遂于方岩山顶(少年读书之地)立庙纪念。

   伟大领袖评价胡公的故事

1959年8月21日,毛泽东主席专列由庐山返京,途经金华,接见部分地、县委书记时,毛主席说永康不是有块方岩山吗?方岩山上有个胡公大帝,香火长盛不衰,最是出名的了。又说胡公不是佛不是神而是人,他是北宋初期一名清官,他为人民办了许多好事,人民纪念他罢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重要呀!

   胡 公 祠 内

 山 顶 上

方岩山顶面积不小,地势平坦,树

木茂密。绕行一圈,若半个小时,

看到的主要景色:

绕山顶一圈的林萌道

示意图和实拍的“天下粮仓”,如同屯粮食的屯,是丹霞地貌的典型特征

千人坑,细看碑文,又一个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故事

天街,是山上的一条商业街

   石 鼓 寮 景 区

过了方岩山顶的天街,经过一座新建的天桥,便到达石鼓寮景区。

这是一片仿古建筑群,有平安殿、圆梦塔、胡公诗廊和索道等。和前两天走过的神仙居、仙都一样,这里也拍过很多古装电视剧。

附:丹霞地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