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图告诉你,为什么徐霞客是世间少有的探险家

 零壹贰012 2021-05-16

明代“驴友”徐霞客一辈子到处自助游

写写游记、发发攻略,自得其乐

但这种生活在古代可不太受关注

对平民百姓来说更属于不务正业

读书人崇尚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考试做官为正道

像徐霞客这样特立独行的

被称为“千古奇人”

图片

XUXIAKE

徐霞客

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

图自《中华遗产》2013年8月

徐霞客本名徐宏祖

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人

他的父亲蔑视官场虚伪

对畅游山水情有独钟

徐同学深受父亲影响

虽然爱读书并过目不忘,却将科举当成浮云

每天沉醉在祖上修的藏书楼里

尤其喜欢看地理、历史、游记类的书籍

从22岁起上路,旅游考察30余年

朋友给他起了个“霞客”的雅号

说他整天行踪不定,就像天际云霞一般

图片

江苏江阴的徐霞客故居“仰圣园”

(图自《博物》2013年12月

01

 全能派旅行高手 

长期在外,徐霞客练成了一身本领

他上黄山之时,途遇大雪,陡崖结冰

就以铁杖在冰上凿坑攀登

上武夷山大王峰时,千仞绝壁没有下山之路

他就用手抓住悬着的荆棘,“乱坠而下”

在中岳嵩山

他还从太室绝顶上顺山峡悬溜而下

当在湘江路遇强盗打劫

徐霞客飞身入江,逆流而行

当探秘广西真仙岩石洞

徐霞客还从巨蟒身上跨过

……

绝壁、激流、盗匪、猛兽

都不能阻止他前进的步伐

可谓全能派旅行高手

图片

绘图/萧关,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10月

17世纪没有天气预报

徐霞客一边根据经验“看云识天气”

一边自己积累各地的气象物候资料

他记录下的云南苍山雪线

如今成为研究云贵地区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

那时候当然也没有导航系统

徐霞客喜欢自己记录

地标、方位、里程、地势高下等信息

然后画出详尽的地图

难得他的“纯手工”地图相当精确

尤其对桂林七星岩、怒江等地的记录

与20世纪的测绘结果相差无几

图片

◎ 《徐霞客游记》木刻印本

徐霞客的旅行笔记,在他生前是《游黄山日记》、《游武夷山日记》、《闽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许多散篇。经他的后人及民间藏书家整理,才集结成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这本书在明末读书人中引起了广泛兴趣,因为收藏整理者不同,流传后世的版本众多。直到清朝乾隆年间,这本书才第一次被印刷出来,“投放市场”便大受欢迎。对地理学家来说,《徐霞客游记》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现代的研究者仍能借助他的记录绘制地图,甚至构建地理模型。(图自《博物》2013年12月

02

 万里独行,始于足下 

徐霞客的一生是与旅行考察密不可分的

他的考察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22岁到50岁

二是51岁到55岁

他在51岁之前的旅行

集中在我国的东部地区

以“游”为主,兼及地理考察

最后4年的旅行集中在西南地区

则是以考察为主

第一阶段

徐霞客去的地方

多是佛教或道教所在的名山圣地以及风景区

他虽然多次外出考察,但大多短期而归

老母在堂,孩儿年幼

“父母在不远游”

在徐霞客的思想中起着主导作用

徐霞客在东部的旅行

是从游览无锡和太湖开始的

他游遍了中国东部的名山大川

比如

雁荡山

徐霞客不像其他文人

仅止步于“雁荡三绝”

——灵峰、灵岩、大龙湫

而是以“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精神

三进雁荡,爬遍大小山峦

先是登百岗尖边峰

后是登雁湖尖、百岗尖

以亲历所见

得出“大龙湫之水非雁湖而来”的结论

图片

雁荡山,摄影/王心田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10月

黄山

1616年和1618年,徐霞客两次登临黄山

这位以游历名山大川为己任的背包客

终于在这里找到了心灵归宿

他立下了在此度过晚年的心愿

遗憾的是最终因病没能实现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徐霞客的这两句话,让黄山身价倍增

明清以后

越来越多的游人争相追捧这位山界新星

图片

黄山冬日之魅,摄影/华仲明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12月

03

  西南!西南! 

明崇祯九年(1636年)

是徐霞客外出考察中具有转折性的一年

徐母已经故去,徐霞客自己年届五十

他说“老病将至”,西游之志不能再加拖延

于是毅然开始了西南的“万里遐征”

他于九月十九日从江苏江阴出发

途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

最后到达云南

徐霞客最后4年的旅行

具有十分浓厚的地理考察色彩

他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地理现象的考察上

进而探求其内在的规律

他以严格的科学态度

探察江河水系的来龙去脉

山脉的走向分布及其地貌特征

洞穴的位置、构造及其岩石形态

并且旁及植物、动物、岩石、

气候、矿产、水文等领域

所记文字占全部游记的80%

是游记中的精华部分

广西

西南“万里遐征”的4年间

徐霞客在喀斯特地貌最丰富的广西

逗留了几近1年

在桂林山水之间

他考察了近一个半月

遍游桂林四周胜景

如虞山、叠彩山、伏波山、七星岩、

隐山、雉岩、南溪山、崖头山、荷叶山、

刘岩山、象鼻山、穿山、龙隐岩、屏风岩、

中隐山、侯山、牛角岩、狮子岩等

其中,七星岩和雉山分别上过两次和三次

图片

桂林·象鼻山,摄影/杨程远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2月

不仅如此

他还往东北攀登桂林最高峰尧山

往东南畅游漓江水

考察阳朔附近的

龙洞、来仙洞、读书岩、白鹤山

登富教山

徐霞客在广西三里城逗留了50天

遍游韦龟岩、独山岩、小独山、青狮岩、

白崖堡岩洞、琴水岩、佛子岭等名胜

他又在广西庆远府停留了23天

遍游会仙山诸洞、龙隐岩、九龙洞、

三门岩、观岩,登多灵山

图片

桂林阳朔的“漓江第一湾”,摄影/李想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2月

云南

云南是徐霞客魂牵梦绕的地方

也是他一生在故乡之外生活时间最长的省份

自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五月入滇

到崇祯十三年(1640年)正月东归

他在云南游历长达1年9个月

行程3000余公里

现存的《徐霞客游记》中写云南的地方

占有1/3的篇幅

在此他穷江源、察地貌

于火山、地热、植物、山河等方面多有发现

鸡足山

是徐霞客游历考察生涯终结的地方

徐霞客曾两次游鸡足山

第一次是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

十二月二十二日首次到达鸡足山

于次年正月二十二日离此赴丽江

第二次是崇祯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

返回鸡足山修志

这次折回鸡足山

长期野外积劳带给他的病开始发作

徐霞客双脚浮肿,行走艰难

被云南丽江木府木增

派人送回江阴老家

到家后的徐霞客两足俱废

卧床一年后溘然长逝,享年56岁

图片

宾川鸡足山古有西南佛都之称

徐霞客与此山结缘甚深

摄影/杨士斌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10月

徐霞客是一个世界级的探险家

在那个年代

不为政治、宗教、商业等功利目的

仅为求知而探险旅行的人

除徐霞客外,举世无双

竺可桢先生对徐霞客的评价一语中的:“纵览十六七世纪欧洲探险家无不唯利是图。其下焉者形同海盗,其上焉者亦无不思攘夺人之所有以为已有,而以土地人民之宗主权归其国君,是即今日帝国主义也。欲求如霞客之以求知而探险者,在欧洲并世盖无人焉。”

图片

回顾徐霞客的足迹

虽然他没有现代的地理学知识

但是他对所观察事物的综合分析

和古今联系的思考方式

对山脉、水源、地质、地貌的考察和研究

远远超越了他同时代的人

此一生,已胜人间千百生

在徐霞客眼中

天地如此之大,海陆山河变化无穷

由此形成的风土人情也充满魅力

——能饱览、沉醉其中

人生最大的享受莫过于此

图片

地图资料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