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道惊城《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锦衣卫和南北榜

 正哥与泪痕春雨 2021-05-16
在处死蓝玉之后,朱元璋虽然宣布不再追究“胡蓝”两案,但朝堂上大多数人心里恐怕是不敢信的:皇位宝座上的那位爷可是出了名的喜怒无常,你要是轻信了他的话,恐怕第二天就要全家老小上刑场了。
看着朝臣们唯唯诺诺的样子,朱元璋大概也知道自己的信用早就破产了,所以也没多说什么。在发布了《逆臣录》之后,朱元璋又宣布锦衣卫不再负责内外刑狱,将权力交还给刑部,等于是彻底废除了锦衣卫这一机构。

朱元璋虽然可怕,但历史上的强势帝王并不少见。在客观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强势帝王其实比普通君主更好忽悠,因为越是强势的帝王,就越容易刚愎自用。一旦他有了自己的判断,旁人的意见就不太听得进去。所以,只要能小心翼翼地蒙住强势帝王的眼和耳,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君不见秦始皇和隋炀帝,那都是非常强势的帝王,可他们听惯了歌功颂德,逐渐走进了死胡同,当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积重难返,他们的帝国也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
锦衣卫就是朱元璋的眼和耳,大家虽然不太敢相信朱元璋说的话,但看他连锦衣卫都废掉了,等于蒙住了自己的眼和耳,所以他们不约而同地长出一口气:“天总算是亮了。”

哪怕是对明朝历史并不了解的人,对锦衣卫这个名词也不会感到陌生:市面上到处都充斥着以“锦衣卫”命名的电影、歌曲、书籍、游戏、食品和服装等,用现在的话说,“锦衣卫”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IP。可对于当时的官员而言,锦衣卫则一直是“血腥”、“恐怖”、“狡诈”、“狠毒”和“无孔不入”的代名词。
如果我们用一种官方说辞来介绍锦衣卫的话,应该这样说:“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保护皇帝、刺探敌情、监视百官、暗访民情,他们是大明的007,也是封建时代的克格勃。”可实际上,锦衣卫的权力比我们所了解的任何特工组织都要大,他们不但有上述各项职能之外,还拥有扣押、审判和处罚的特权。换言之,如果锦衣卫铁了心要整死某位官员,那根本就不用上报其他部门,只要向内部领导通个气就行。

官员最害怕的就是特工。如果皇帝派了特工专门针对某一位或某几位官员,对方肯定会吃不香睡不着的,更别提这伙特工还有自主杀人、便宜行事的权力。
就拿“洪武四大案”来说,其中都有锦衣卫活跃的身影:在“胡惟庸案”中,认定胡惟庸意图谋反并实施抓捕的就是锦衣卫;在“空印案”和“郭桓案”中,拿出官员贪赃枉法罪证,亲手拿下第一批涉案官员的也是锦衣卫;在处置李善长的时候,是锦衣卫亲耳听到李善长说出“你们看着办”的不忠言辞;在“蓝玉案”中,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实名举报蓝玉谋反,这才有了后来的大狱。
无论锦衣卫提供的罪证是真是假,我们都必须承认一点:当朱元璋与官僚士绅和淮泗功臣们处于僵持阶段的时候,锦衣卫往往能像“惨案开瓶器”那样,为他们的皇帝主子破局。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掉锦衣卫呢?这可不是老朱欲盖弥彰忽悠人,而是他真的用不着锦衣卫了。皇太孙朱允炆上位,所能倚仗的就是这帮官员和功臣,现在派锦衣卫查他们,等于是给皇太孙拆台,朱元璋并不希望看到这种场景出现。

都说朱元璋权势滔天,想杀谁就杀谁,可他作为一个高明的政治家,始终明白应该以大局为重。必要时,哪怕自己受点委屈,哪怕国家暂时性地蒙受一些损失,也不是不能接受的,此时万万不能乱,一切以权力平稳过渡为主。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总有不长眼的人,看朱元璋天天往佛堂钻,就以为他已经改吃素食了,那颗蠢蠢欲动的心终于无法按捺,以至于又搞出了大新闻。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主考刘三吾和副主考白信蹈主持殿试,这二位老兄一共录取了五十一人。单看数字没问题,可这些人全部都是南方学子,北方学子一个都没录取。
二月殿试被称为“春榜”,意即春试名榜。在五十一人名单出来之后,北方学子怒称其为“南榜”,痛斥朝廷不尊重北方人,是分裂亡国之兆。

从古至今,读书人都是惹不起的。北方学子这么一闹,整个南京城立刻谣言满天飞,刘三吾和白信蹈成为漩涡中心:有人说他们收受贿赂,也有人说他们歧视北方学子,还有人说他们意图分裂国家。
春榜的南北比例为51比0,这是大明前所未见的奇事,自然也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最初,朱元璋并不想把事情闹大,只是成立了一个十二人组成的调查小组,命他们重新阅卷,酌情增录一些北方学子,争取大事化小。可这个调查小组查来查去,给朱元璋的答复居然是“刘白二人没问题,这五十一名学子全凭真才实学录取,北方学子水平太差,且有许多不敬言辞,根本不足与南方学子争锋。”
看到这个结语,朱元璋当时就火了:你们是不是以为,朕的年纪大了,智商也降低了?你们是不是以为,没了你们,朕的皇太孙就坐不稳江山了?你们是不是以为,没了锦衣卫,朕就拿你们没办法了?
同年五月,朱元璋正式宣布:刘三吾和白蹈信是“蓝玉余党”,刘三吾更在十多年前为胡惟庸鸣冤,是一个潜伏在忠臣之中的反贼,被发配西北。“十二人调查小组”中有一人被杀,九人发配,仅两人幸免于难,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南北榜案”。

后世在谈及“南北榜案”的时候,总是会指责朱元璋滥杀无辜:北方多战乱,江南则是鱼米之乡,两地经济情况不同,北方学子不如南方学子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谎言千遍即成真理,六百多年前官僚们的辩解之词,到了今天居然还能有市场,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在聊“南北榜案”之前,我们首先要简单科普一下大明的科举制度。
大雄是一个读书人,他需要参加的第一次考试叫院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叫童生;
院试过关之后,大雄就可以被称为秀才,然后继续参加第二次考试,也就是乡试;
乡试过关之后,大雄就可以被称为举人,然后继续参加第三次考试,也就是会试。
会试需要前往京城赶考,考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通过会试的人还需要参加最后一次考试,那就是殿试。
大家可以看看大明读书人的上升之路,哪一步容易?
如果我们类比一下,院试是小考、乡试是中考,然后全国选出几百个中考精英前往首都,参加由省部级高官主持的高考,最后再参加由领袖亲自出题的殿考。
能走到最后一步的人,哪怕个体上依然有差距,但他们绝对都是同一档次的人才,怎么可能出现北方学子全军覆没的情况呢?辽阔的北方选出几百个学子,难道连一个人才都没有?这根本不符合概率学,也不符合现实逻辑。

都说南北差距极大,可事实真是如此吗?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
“南北榜案”发生于洪武三十年,也就是大明建国三十年之后,而北方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和陕西等地更是在洪武元年就被明军光复了。随后,朱元璋一直从江南吸血供给北方,这一政策延续了七十年。
从洪武六年开始,移民不断从山西迁往中原各地,人口同样不是问题。我们就算从洪武六年开始算,到洪武三十年的时候,北方也有二十四年的时间安心搞发展,更有来自南方的补助,再差又能差到哪去呢?
要说南北方有差距,这是没问题的,可要说南北方差距极大,以至于北方第一名到南方排不进前五十,这显然是信口雌黄。

更重要的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篇好文章有大体的标准,但关于多篇文章的排位问题,如果没有事先磋商,是不可能得到统一答案的。
当我们从选秀节目中听到一首好歌时,都恨不得导师立刻按键转身,可有些导师就是不转,你能说导师们不专业吗?并不是,因为审美是多样的,一首好歌无法满足所有导师的要求,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把这个类比具体到文章范畴,答案也是一样的。
“十二人调查小组”中为什么会有两人幸免于难呢?是因为这两人选出了一些可以录取的北方学子文章,但小组长最后给朱元璋的却是那样一个回复,这里面的弯弯绕还用多说吗?

朱元璋组建调查小组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你们说南方学子比北方学子强,朕不想就这个话题跟你们争论。但能走到最后一步的学子,甭管他来自南方人还是北方,那肯定都不会是个混子,肚子里必然也是有墨水的。你们从中挑出几个不那么差的,把这次危机公关做好,朕也就不追究了。
可问题是:南方官僚们抱成一团,非要和朱元璋面对面交锋,这不是找死是什么呢?

朱元璋早就承诺过:以后再不追究“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但在给刘白等人定罪的时候,却依然说他们是“蓝玉余党”,那就是在明白无误地告诉南方官僚们:“你们不是以为朕改口吃素了吗?现在朕继续耍流氓给你们看,玩什么歪招、邪招、怪招,统统放马过来,朕随时奉陪!”

如果是别的事情,朱元璋或许还会看在皇太孙的份上忍让一二,但如果事关科举,朱元璋肯定不会给任何人面子。为什么?我们在大明数据化的那章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朱元璋想打造一个数据化的大明,就必须有刚直不阿的人为他跑腿干脏活累活,而朱元璋确定科举成为当官的唯一途径,并将殿试当成最后一关,就是要将决定官员升迁的权力攥在自己手中。
现在可倒好,居然有不怕死的人胆敢打教育系统的主意,从人才身上动脑筋,朱元璋怎么可能容忍呢?这是挖大明立国的根基啊!
从性质上来看,“南北榜案”其实远比“洪武四大案”更严重。官僚士绅蛀空国家,杀掉他们换一批就是了;文臣武将威胁皇权,也只是某个或某几个皇帝遭殃,于大明国本无碍。可教育系统一旦出问题,整个国家就会逐渐变成一个歪脖子树,长出来的果子也都是歪的。久而久之,大家都会以“歪”为荣,以“正”为耻,还有比这更可怕的未来吗?

如果“南北榜案”早几年爆发,那么我们今天在讨论的就应该是“洪武五大案”了。可朱元璋既然已经打定主意不再兴大狱,就不会随意犯禁。所以他只是从源头斩断了南方官僚们伸出的手,却并没有砍他们的脑袋。
如果“南北榜案”早几年爆发,那么刘三吾和白信蹈就不会只被判处流放了,他们全家老小一个都别想活下来。可朱元璋既然决定给南方官僚们留点面子,自然就不会赶尽杀绝。

除了清理啃食教育系统的蛀虫之外,朱元璋还要考虑团结北方的问题。
回望中国历史,早在西晋末年的“衣冠南渡”时期,南北矛盾就已经是极大的问题了。留下“三定江南”典故的南方士族重要人物周玘甚至在临终前对儿子说:“我就是被那些北方人给逼死的,你如果不能为我报仇,就不是我儿子!”
很多人都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也在客观上说明了一个事实:在南北相互歧视的传统背景下,南北分开过日子并不是什么偶然事件。从东汉末年到南宋末年,几乎是一半分裂一半统一。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说过:元廷有“人分四等”的国策,其中北方汉人被列为第三等,而南方汉人则被列为第四等。对于这个结果,南方人一直不服气:“大家都是汉人,凭什么你是三等我是四等,凭什么你是'汉人’,我就只能是'南人’?”南方官僚们发起“南北榜案”,除了欺负朱元璋年老体弱之外,也有把持国家排挤北方官僚的意思。
朱元璋是由南向北统一的天下,他的基本盘就在南方,首都南京更是江南重镇,这事要是干得不好,无异于自掘坟墓。

在“南北榜案”中唯一被处死的人是调查小组的组长张信,他说北方学子水平低,言辞不敬皇帝。
如果张信所言是真,那么问题就严重了:是谁给这些学子秀才和举人身份的?是谁推荐这些学子进京赶考的?这些人的水平如此低劣,你们在这其中有没有不可告人的勾当呢?
朱元璋干脆利落地杀了张信,就是向北方官僚们传递一个信息:“你们推举的人都很好,朕相信这其中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的勾当。张信胡说八道污蔑你们,朕现在替你们出气。”
五月份解决掉相关涉案人员之后,朱元璋又在六月份重开殿试,这次他没有委任主考官,而是亲自策问,录取了六十一人,全部都是北方学子,此次殿试被称为“夏榜”或“北榜”。故此,“南北榜案”还有个别名,叫“春夏榜案”。
“南北榜案”就是南方官僚们作死试探朱元璋底牌的行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在明初,南方的经济水平明显强于北方,读书人的平均水准自然也要略高一些,这是客观事实。

朱元璋虽然干脆利落地解决了这件事,但他也从中得到了启发。
“南北榜案”之后,朱元璋不再搞统一殿试,而是开始尝试按地区划分考生,不同地区的考生,所做试卷的难度也不一样。
这种划分很难做,自朱元璋起的几位明朝皇帝前后接力,终于在明宣宗朱瞻基(朱元璋重孙子)时期,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划分方式,他把全国学子分为三部分:
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五省,以及南直隶的应天、松江、苏州、常州、镇江、徽州、宁国、池州、太平、淮安、扬州和广德州等地的学子为南方学子,做南卷;
山东、山西、河南和陕西四省,以及北直隶的顺天、保定、真定、河间、顺德、大名、永平、广平和延庆州和保安州,外加辽东、大宁、万全三个都司的学子为北方学子,做北卷。
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四省,以及南直隶的庐州、凤阳、安庆、和州、徐州和滁州等地的学子为中部学子,做中卷。

三大地区的学生水平不一样,试卷难度自然也不一样,我们现在的高考制度,就是在全国统考之外,学生综合素质较高的地区需要本省单独出题,以及各学校按地区分配录取名额等措施。论及源头,恐怕还要追溯到朱元璋这里。
节选自 顾道惊城《一读就上瘾明朝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