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卧冰求鲤 孝圣王祥

 卢秀华的图书馆 2021-05-16
在我国《二十四孝》中,有一个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
《卧冰求鲤》是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 故事讲述了王祥冬天为继母在冰上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孝道经典故事。 2006年12月入选山东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祥(184-268),字休征,琅邪临沂人(今山东临沂),祖父是汉朝青州刺史,父亲被征召却不去做官。王祥是至孝之人,母亲早死,继母对他没有慈爱心,常给父亲说他坏说,父亲也不喜爱他。继母还常让他打扫牛圈,王祥则更加恭敬和谨慎。父母有病,他衣不解带,煮好汤药自己品尝冷热后再端上去。
有年冬天,继母刁难王祥要吃活鱼,而河水封冻无法钓鱼,王祥就脱下衣服用体温破冰捕鱼。此时冰面忽然自行裂开,两条鲤鱼跳出来,他拿着鱼回家献给继母。
但是继母又要吃烤黄雀。冬天何来的黄雀?说话间,就有几十只黄雀飞进家中的帐幕里,王祥拿去送给继母。邻里乡亲为此惊叹:这是孝心感化天地的缘故啊。
后来,家中有一株红沙果树结了果实,继母命令王祥看护,不允许有一棵果实掉落。每当有风雨时,王祥就抱着树干哭泣,祈求果实不要掉落……
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史载:继母最终被王祥的孝心感化,把他视为自己的亲生儿子。
继母死后,王祥悲痛,依礼安葬。王祥对其弟王览,十分爱护,王览对兄长特别尊敬,兄友弟恭,远近闻名,时人把他们的居处称作“孝悌里”。临沂“孝悌里”犹存。
孝梯里中颂王祥,卧冰求鲤传四方。
一片孝心感继母,王览效法敬兄长。
  王览(206年—278年),字玄通,琅琊临沂人,王祥的同父异母弟。“书圣”王羲之的五世祖。历经东汉、三国和西晋三代,曾入仕曹魏及西晋,在西晋官至光禄大夫。

王祥所生活的年代正值汉末群雄争霸,他和母亲、弟弟就躲到庐江过起隐居生活,这一过就是20多年,期间有官员慕名请他做官,都被他“母亲年长、需要孝敬”为由回绝。继母去世,居丧3年里因为过于哀痛而生病,拄着拐杖他才能站立。
居丧期满后,徐州刺史吕虔请他做“别驾”一职,就是刺史的助手。当时王祥快60岁了,考虑到年纪已大,就再三推辞。他的弟弟劝他,并给他准备了赶路的牛车,王祥最终应征上任,吕虔也十分信任他,把大小事务都交给他。
王祥被举荐为秀才,授官温县的县令,一路高升至大司农,掌管全国财政经济。后封“关内侯”,升任“太常”,又封“万岁亭侯”,被皇帝尊为“太学三老”,最终王祥官拜“司空”,转任太尉,加任侍中,封“睢陵侯”,食邑1600户。
司马炎建立了晋,授王祥为“太保”、公爵。晋武帝即位不久,王祥请求辞官不被准许。后经数次请求得到允许,官位在三司(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之上,俸禄不变。晋武帝还下诏:赐给王祥几案、手杖,可以不上朝,但国有大事要向他请教。还赐他四马拉的车,宅府一座,钱100万,绢500匹,床帐和席褥,让6名皇宫私官舍人作为王祥府上的舍人,设置官骑20人。任命王祥之子骑都尉王肇为给事中,方便闲暇时去给王祥请安。因为王祥品行高洁、朴素,没有宅院,准许暂时留住本府,等赐他的宅府建成后再搬出去。
以孝闻名入仕做官的王祥,要求死后子孙对自己的孝有度、有节,由此可知王祥所提倡的并非“愚孝”。而现代人在提到孝时,片面强调古人的“孝梯”之道,以孝顺之名强加了许多不实之词,比如“一切惟父母之命是从,明知错误也必须执行”等等,其实并非中国历代所宣扬的二十四孝精华之所在。
王祥死前给子孙还留下5条遗训:
1、言行一致,重诺守信,是信的最高境界。
2、美名让给别人,自己承担过错,是德的最高境界。
3、使自己美名善事得以传播,让亲人为之自豪,是孝的最高境界。
4、兄弟和睦,宗族欢欣,是悌的最高境界。
5、人面对财物时,没有比谦让更好的了。
王祥的子孙后人都以这5条遗训为立身根本,在乱世中得以保全并有所成就。他有5个儿子:王肇、王夏、王馥、王烈、王芬。其中王肇官至太守,其子王俊任太子舍人,封“永世侯”。王夏早亡。王馥继承王祥的爵位,官至太守,死后谧号“孝”,其子王根继承爵位,任散骑郎……
“在王祥卧冰求鲤之前,孝河本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而在王祥卧鱼的故事被千古传颂后,它便担负起了让孝文化像河水一样源远流长、滋润人心的任务”。王伟勋是王祥的第四十八代孙,对于孝河,他有着深厚的感情。在紧傍孝河而建的孝园里,记者看到了河边亭子里“晋元公王祥卧冰处”的石碑,碑后面刻着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
据传,王祥卧冰处冬季河水不结冰,而其他水面则冰封如玉,“孝河凝冰”被列为“琅琊八景”之一。原碑是明朝嘉靖年间设立的,后来遭到毁坏,前些年村民们建造了这座亭子,又重新立碑。
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友村共有3000人,95%以上为王姓。孝友村沿河而建,在临沂孝河边还立有一块石碑《风雨守李处》,据传这便是王祥守护李子树的地方。
王祥庙(孝友祠)孝友村南孝河北邻。王祥庙东邻王祥守李处,西部紧邻南北流向的水沟和西孝友村村居,南部紧邻孝河和孝园,北部紧邻西孝友村村居。王祥庙向东约50米为朱七路。现王祥庙保存较好,四周被院墙围起,供百姓参观祭拜。  
孝友故居原建于南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明、清时期重修。祠堂主体建筑正殿为三间,系砖木结构,内有王祥、王览和王羲之塑像。明世宗嘉靖皇帝曾为孝友祠亲书御匾一块,上写“孝友格天”四个字,并派钦差大臣亲临孝友祠祭祀,以提倡孝悌。
现建于1994年,投资85万元,建筑面积860平方米。正殿五间,青砖甬瓦,朱梁丹柱,端庄古雅。内有王祥、王览及书圣王羲之塑像。正面立有巨匾,黑底金字,上书“孝友格天”,字体拙朴,遒劲有力,乃当代著名书法家王学仲先生手书。
很多村民都会到祠堂去拜祭。清明前后,很多外姓人也来祭祀王祥,有的甚至带着孩子来接受教育。
在临沂城北白沙埠镇,一条东西流向蜿蜒数里的小河穿镇而过,它就是王祥卧冰求鲤故事的发生地孝河,源远流长地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
《二十四孝》中有七孝出自临沂,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被推为《二十四孝》之首,影响最为深远。孝河因王祥卧鲤而得其名,孝河又称孝感河。据《临沂县志》记载,孝河发源于茶山南麓之桃花岭,东南流经孝友村,至诸葛村汇入沂河。
将于2020年6月20-21日,在临沂书圣古玩城举办的,中外酒器文化协会全国第二十六届酒和器交流会,为弘扬孝文化,特推出孝圣王祥纪念酒。
孝圣王祥纪念酒瓶由景德镇名家制作,设计突破常规,实现主酒体与酒版统一设计,卧冰的“王祥”主酒体与跃出水面的“鱼儿”酒版,巧妙融合为一个主题。
酒瓶高23公分,宽29公分,灌装临沂著名酒企诸葛亮家酒业有限公司优质52度浓香佳酿,大瓶600毫升,小酒版50毫升。限量发行600尊,酒厂留100尊,面向藏友发行500尊,每尊独立编号,编号不带4和7。
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要有人就一定要有孝。当初想要重建孝友祠,主要就是想起到教育警示后人的作用,弘扬孝文化。中国正在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尚未完善,绝大多数老人仍靠子女晚辈赡养,提倡孝道、尊敬老人仍然是个现实问题。弘扬孝文化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
王祥以孝事亲的行为,规范了几千年来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为了弘扬孝文化,白沙埠镇每年春秋期间,都会组织全镇中小学生接受传统孝文化教育,讲孝事、读孝书、听孝课、扬孝风,使孝道教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VV音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