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保太严?升级没钱?转型如隔山?中小企业生存现状堪忧

 华商天下 2021-05-16

自从查环保以来,有些企业老板就像做贼似的,整天提心吊胆的,一方面想让员工不失业,一方面应对原材料的价格不稳定,一方面要应对不能按时完成订单的违约,还要应对环保的不确定性的盘查,都快把那些小老板整成神经病了。一句话说出了当今的现实:环保太严?改造没钱?中小企业生存堪忧,如何关闭潮中活下来?

中小企业要想在这次环保严查中活下来,必须达标,要达标必须要有资金投入。这就是摆在面前的难题,能不能挺下去,就得先摸摸口袋。

国家提倡环保是正确的,这关系到后代子孙的生存环境,但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去年地方的环保人员采取的一律关停不可取,企业老板怎么办?无数下岗工人怎么活?这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所在,都是需要考虑了吗?查环保都查失业了,孩子学费咋办?用啥养老人?用啥交房贷?车贷?老百姓可真没有生存之道了!

依法治理,不应依法关闭,工业的基础,实体经济创新基石,用标准进行改造,关停并转留是常态,企业等不起,长期千辛万苦培养起来的客户等不起,不能让达标和不达标的都不能干,标准哪里去了!

企业要想生存,也需要扶持的。要切合企业实际,就应该指导企业如何环保达标,适当给予补贴,而不是贴封条,断电。相信环保的指导思想也不是置企业于死地,而是让他们更长远的发展下去。

环保治理,是为人民造福,为下一代负责,以前抓经济,恓性了环境保护,是主导方向出了问题,环境改善,投资,双方承担费用,不能强行压在企业,地方人员也要担当,以前的企业为社会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是该治理了,中国就靠工业起家的,污染肯定大,但是在不伤害老百姓权益下治理最好。毕竟失业率过高,会影响社会治安,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中国有现在的成就,离不开用双手勤劳工作的人们,国家兴旺,匹夫有责。

环保虽然重要,但重在预防,企业倒闭,就在一瞬间,老板好当,泪往肚里流,来个政策,昼夜不眠。

中国雾霾之重已不可承受,环保督查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严格的时代,然治理雾霾最重要的就是要查清污染源头,对污染大户开展重点整治,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绝不留情,必须整治,而不是“一刀切”,伤及无辜和高新技术企业,及优秀企业。对他们来说,即使机会也是历史机遇。政府协助抓住机会,重点培育,真正转型升级一批优秀企业,更好的增加税收为地方发展做贡献。 但前提也希望环保部门能够对“环保”有个明确的标准,别让众多优质企业糊里糊涂的撞上“被停产”的厄运; 另一方面,环保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和一批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健康有了,青山绿水有了,一批人却饿死了,那么科学发展观也失去了本质意义。所以,在环保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如何协调,我们依然在路上……

被关停的企业多半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行业,就这样说关就关说停就停了,可怜的老板们在你们为了创业付出了多少血和泪的同时,殊不知你们不是环保专家、安全生产专家、消防专家……有多少来自心灵的呼唤,情感的交集和无助的眼神,中小企业能不能挺下来,实在太难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