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东之光丨许少华:急需保护的世界非遗——中国木拱廊桥

 高山仙人掌 2021-05-16

2020年12月26日,《世界非遗——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在福州三坊七巷举办,共展出我市摄影家许少华“世界非遗”作品60幅,展出30天,参观者达1万多人次。

十多年来,许少华不辞辛劳,在闽东地界拍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和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这两个世界非遗专题图片,并连续获得了“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福建摄影金像奖”和“福建省第九届百花文艺奖”。本期刊登部分许少华在闽东拍摄的木拱廊桥摄影作品。

中国木拱廊桥以其特殊的结构、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我国独有。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木拱廊桥为世界桥梁史上的“侏罗纪公园”“桥梁界的活化石”;《中国科学技术史》称木拱廊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

木拱廊桥传统制造技艺是采用原木材料、传统木建筑技法、“编梁”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体系,形似彩虹,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品类。

木拱廊桥除具备交通功能外,还为过往的客商、行人提供了一个遮风避雨的休憩场所。

据统计,目前全国还留存100多座历代木拱廊桥,其中闽东就有54座,是全国木拱廊桥存量最多、最集中的地区,其中11座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鸾峰桥位于寿宁县下党村,长47.6米、宽4.9米、拱跨37.2米。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五年重建,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乘桥位于屏南县棠口村,全长62.7米、宽4.9米,每孔跨度27.5米,始建于南宋,清嘉庆二十五年重建,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仙桥位于周宁县纯池镇禾溪村,明成化三年始建,长24.27米、宽5.4米、净跨18.25米。7个藻井彩绘壁画绘于民国九年,建筑和彩绘精美。

▲大宝桥位于寿宁县坑底乡小东村东南1公里。始建于明代,光绪年重建时巧妙设计倒“U”型分流桥墩和“U”型泄洪口,增强了廊桥的防洪能力。

▲积谷廊桥位于福安市康厝乡石尖村子西面的暗桥溪上,桥长 18.3米、宽 4.4米,是福安市年代最久的木拱廊桥,始建于明崇祯年间。

▲仙宫桥又名玉带桥,位于寿宁县鳌阳镇,始建于明代,桥长27米、宽5.1米、拱跨24.5米,桥中央及两端均升起八角攒尖顶,造型精美,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安桥位于屏南县长桥村,是最长的古代木拱廊桥,桥长98.2米、宽4.7米,五墩六孔,工艺巧夺天工,气势雄伟,古朴端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龙桥位于周宁县七步镇八蒲村,桥长38米、宽4.9米,单孔净跨23.5米,桥上建单檐硬山顶廊屋,15开间,高4.5米,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