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大家好,我是蜀山笔侠,很高兴分享文章给大家,从今天开始,进入我的古蜀道——金牛道之行专题。行程安排看我2021.5.15的动态。 第一站——广汉三星堆。 广汉这个地方,你别看它现在的名气很小,但在以前,它曾经风光无限过。 有一段时间,在成都北部的广袤地区,被称作一个郡,名字叫——广汉。 我们可以从三国里面的一次战争看得出来: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战死的地方叫广汉绵竹。广汉是郡名,绵竹只是广汉郡下的一个县,而当时几乎所有成都正北方的地盘,都叫广汉。 没想到如今,广汉只剩下了一个德阳治下的县级市的称谓。世事变迁,谁能预料? 不过,广汉有三大景点很吸引笔侠,一个是三星堆,一个是张任墓,还有就是古雒城。 蜀汉名将张任就战死在广汉,广汉当时叫雒城,是整个广汉郡的治所。 本来想把这3个景点看完,但由于时间关系,最后只看了三星堆,其它2个就留着返程的时候看吧。 好了,接下来把三星堆的收获分享给大家。 讲里面的文物和遗迹很干瘪,我就给大家讲故事吧,古蜀国的故事。 古巴蜀有五大王朝,第一代王朝是从川西高原的汶川-都江堰出口下来的蚕丛王建立的,所以我们称蚕丛氏。 第二代是从茂县-龙门山镇通道下来的柏濩王,他们取代了蚕丛氏,后人称柏濩氏。柏濩又称柏灌。 第三代是善于用一种鸟捕鱼的古蜀人建立的,我们称鱼凫氏,他们的首领叫鱼凫王。至于鱼凫氏是蚕丛氏的部族,还是柏濩氏的部族,笔侠暂未考究明白。 后来,一个伟大的鱼凫王改变了古蜀国的命运,他们联合周人战胜了商人,被周人正式承认为友好邦国——蜀国。 此后,鱼凫王的名称被这个伟大的鱼凫王取代,它的名字叫杜宇,这就是第四代古蜀王朝——杜宇王朝的开始。 注意:除了第一代杜宇王叫杜宇外,其余的杜宇王都不叫杜宇,但他们都被称为杜宇王。 到了末代杜宇王,出现了一个很会治水的人叫开明鳖灵,他的部族开始强盛。后来,他取代杜宇王成了第五代蜀王,他的王朝被称为开明王朝,这就是古蜀国的最后一代王朝——开明氏。 以上内容不是笔侠瞎编的,这是结合各种资料合理推断的一种模型,它不一定准确,但也不能否认它的合理性,真相只有通过实践一步步去验证。 而三星堆跟这些有什么关系呢? 三星堆见证了这几代古蜀王朝的辉煌,也见证了它们的衰落。 纵目像就是蚕丛王,鸟是鱼凫氏的图腾,铜矿来自于龙门山,象牙和神秘的面具说明他们和南方民族以及远古的信仰有关,而南丝路正好证明了他们之间的联系。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我发现三星堆的面具和古印加文明的竟然类似!那可是遥远的南美洲啊! 而中北美洲的玛雅和阿兹特克文明的面具反而和三星堆不像,按照人类的迁徙路线看,难道信仰还会跳着走? 遗憾的是:我忘了拍印加文明的那两张面具照片,希望下次有去三星堆的朋友拍一下。 我在惊叹古蜀人的青铜技术的同时,发现了2个有趣的细节: 1、古蜀人喜欢穿耳洞 多上几张图大家对比一下: 发现没有?他们每个都穿有耳洞。 穿耳洞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难道像现代人一样爱美?吊耳坠?还是像古印第安人画个大花脸那样是一种信仰? 希望各位大开脑洞给笔侠解惑。 2、铜立人手里到底抱的什么? 不管是大小铜立人,所有手里都是空的,好像拿着什么东西又被人抽走了一样。如图: 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姿势呢?是某种礼仪?还是手里真拿的东西?为什么这些东西不见了?这些问题只有交给考古界的朋友们来回答了,笔侠能力有限。 今天开启古蜀道之旅的第二站——梓潼。 张飞柏、魏延祠,看看这个被称为“反骨仔”的蜀汉名将在四川人心中到底是个什么形象?张飞当年种的柏树现在有多粗? 好了,笔侠今天就聊到这里,如果您喜欢作者的文章和风格,不要忘了点赞和打赏,谢谢! 本文作者《賨人客》,号“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