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这件事 已经走入了大家的生活 和吃喝玩乐一样平常 一样重要 最近我去逛了魔都的各种慈善超市。 欧洲设计师品牌的衣服全新带吊牌,只卖原售价的3折到7折,有个上海阿姨买4件花了100块钱。 一只粗陶花盆10来块钱,每个形状、颜色都不一样,一口气买20只也不心疼。 逛累了还能在店里买到10块钱的咖啡,其中的2块钱会捐给云南地区的孩子当学费。 买到了实惠,其实也在无意间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了援手。 在中国,慈善超市的概念还没有特别普及。它是一种捐赠性质的商店,以低价出售企业或者个人捐赠的物品后,再把善款捐给有需要的人。 国内的慈善超市发展至今,除了传统的捐赠、义卖等功能,商品的筛选、物流等过程也逐步完善。 到现在,我们去往的慈善超市里面,大部分商品都全新带吊牌,上架前经过专业的分拣、消毒,连收得款项的去向,也都全部公开在店铺的官网上。 这已经颠覆了我们对慈善商店的刻板印象:二手商品,并不一定等同于二等商品。 所以在附近上班的不少年轻人甚至每天傍晚都会来转转,把它过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01 慈善超市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站在上海书城门口,马路对面的小店门头色彩鲜艳,如果不注意看,你可能以为它是一家时尚买手店。 其实它是由外滩街道和善淘网联合开办的慈善超市。 善淘网是中国第一家在线慈善商店,如今,线下商店也在如火如荼地扩大。与各个社区街道合办后,善淘已经在全上海开出了15家门店,外滩店便是其中之一。 走入店内,已上架的商品井井有条,从左至右依次分割出服装区、书籍区、电子产品区、鞋履包袋区、母婴产品区,还有一些时髦的艺术挂画。 母婴用品区 罗店长正在和几个大学生志愿者理货。这家外滩街道店刚成立1年多,生意也火了1年。“有的东西,上午看中了,下午来就已经卖掉了。” 在附近上班的年轻人没事就喜欢来逛逛,甚至已经成了一部分人的生活习惯。比如我在店里遇到的一个刚下班的双马尾女孩,她快步进店,直接就走向了鞋履区域。 “太好啦,它还在。”原来她上午路过的时候,就看到了这款达芙妮和迪斯尼TSUM TSUM的合作款尖头鞋,因为赶着去上班,就想下午来买。 达芙妮和迪斯尼的合作款 “我对达芙妮很有感情的,高中和大学总穿这个牌子。“女孩止不住地笑眯了眼。 最后,她花39块钱买下了黑色的那双,正准备离开,又发现一盒全新的KATE眼影,立马花99块钱收入囊中。 一些个人捐赠的日常用品 除了附近的年轻人,慈善商店也吸粉了隔壁邻居。几个月前,隔壁咖啡店老板娘拿过来一大箱日历图册。这些原本是送给公司客户的礼品,但后来计划有变,日历一下子成了闲置。 那时正值新年,日历上架后,街区里的居民都来采买,很快就售罄了。 咖啡店老板娘说,慈善商店更像一种循环商店,有些东西放在自己这边成了废品,但拿到这里来,反倒广受欢迎。 由他人制作、捐赠的摆件 个人送上门的少量物品之外,企业捐赠的量产商品会优先送到奉贤的专用仓库里面。在那里经过分拣后,再分批运送到各家门店。 “上个月仓库爆仓,所以我们紧急启用了江宁路总店作为第二分拣区,那里有个社区食堂,地方很大。”罗店长说,“虽然我们属于独立门店,其实店与店之间是联动的。” 江宁路总店 人与商店、商店与商店之间产生了无形的纽带,而人与人的联系,也在这里悄然发生。 在外滩街道的主办下,附近的居民现在把这里当成了一个社区活动场所,陆续举办了小朋友拉杆箱市集、姜饼人点心DIY、心理知识讲座等活动。 拉杆箱市集 就在前不久,青浦区的一群小学生发出了“求救”:班上的一位小同学突患神经纤维瘤,急需筹集资金。 店里便邀请到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带着孩子们共同动手制作了一批虎头鞋,并将善款捐给了同学家长。 02 除了捐钱 能做的事还有很多 慈善商店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流转物品的平台,也成了附近社群的活动聚集地,对于有些人来说,它还有更多意义。 我在外滩店发现了一台咖啡机。品种不少,咖啡有常规的美式、卡布奇诺、太妃拿铁等,其他饮品有港式鸳鸯、香浓燕麦、黑糖奶茶。 我点了一杯普通的拿铁,做好后,直接在旁边的红色箭头上往下按,就能拿一个杯盖,携带方便。喝起来热度恰到好处,奶味也足。 原来,这台机子里面的咖啡豆产自云南普洱的孟连县。咖啡界有句话叫“中国咖啡看云南,云南咖啡看普洱”。1杯售价10元的孟连咖啡,每卖出去1杯,就会自动捐出2元,专门用于当地的扶贫、助学项目。 ![]() 咖啡机,旁边配有杯盖,选择也很丰富 如果你喜欢自己动手磨豆子、泡茶,咖啡机旁一排柜子上面分门别类地摆着普洱茶饼、孟连咖啡豆等产品,分别售价为168元和45元。 当我们花钱喝杯简单的咖啡,买袋茶叶的时候,也给远在云南的人们带去了一丝暖意。 云南小粒咖啡豆是热卖款 慈善二字在善淘这里,也并非仅仅停留经济资助上。他们招聘的店员,有40%以上是特殊人群。 罗店长说,“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生活和个性,工作的时候甚至更细心。” 负责网店运营的副主管患有自闭症,刚来的时候,他很内向,也不愿意与人多说话,但大家一起共事了几周后,他慢慢开始分享自己的生活小事。
![]() 店内的招贴画,由团队成员共同设计绘制 我在门口拍照的时候,收银员说,最近有只流浪猫总是过来,但是腼腆怕生,只认她一个。 走出店门口,一只爱心形状的餐盘放在门口,小猫正吃得津津有味。 “因为每份猫粮都是我准备的呀,”收银员说,“希望有好心人能领养,最近天气不好,有点担心它无处可去。” ![]() 在店门口徘徊的奶油猫 罗店长告诉我,收银员患有功能障碍,有时候容易忘掉刚刚发生的事情,可她却从没忘记在门口放上猫粮。 每当奶牛猫来到店里的时候,总能饱餐一顿,然后贴着她快乐地摇尾巴。 03 有人付出了心意 有人买到了故事 在魔都,还有许多类似的慈善商店。 在汇金百货2楼,我找到了这家名为“益心慈善商店”的店铺。小小的空间里货品齐全,服饰、饰品、电子产品、唱片应有尽有。入口处最显眼的地方,摆了1只40块钱的烤箱,我看了看成色,少说也有98成新。 ![]() 40元的烤箱 店里的东西都是别人捐的。如果仔细逛逛,能淘到不少有故事的小物件。 最里面的矮柜上摆着有10来个小花盆,卡片上写着,“一位即将离开上海的温柔小哥哥不舍得扔掉,将每个心爱的花盆清洗擦拭干净,手捧着从宝山送到店里来的。希望你喜欢。”
花盆由陶土制成,每个形状和颜色都不同。我还找到了一个拼接马卡龙色,用它来种个绿植或者小花,颇有风情。1只的标价是13元。 ![]() 在另一个长桌上,4只大红色的笛型香槟酒杯格外显眼。这个名叫Moet & Chandon的品牌因为受到拿破仑的厚爱,曾经拥有“皇室香槟”的美誉。 店长告诉我,这套酒杯的原主人在美国某个市场买下了它,人肉背回了国。可当时为了颜值剁手,现在自己不喝酒,眼看着它逐渐积灰又不甘心,就拿到慈善商店来,“说不定能碰上真正喜欢它,也用得到的人。” ![]() Moet & Chandon香槟酒杯 这些商品筹集的款项,将用于另一个慈善项目——精准捐衣的运营资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