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动把自己推入危险境地,也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莫为天下先 2021-05-17

出处】《资治通鉴 卷第三 · 周纪三》

原文】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遂往。

译文】秦惠王派人告诉楚怀王,想用武关之外的土地和他交换黔中之地。楚王说:“我不愿意交换土地,只要能得到张仪,我就会献出黔中之地。”张仪听说后,请秦王答应楚国。秦王说:“楚王要杀死你才甘心,你怎么能去呢”张仪说:“秦国强大,楚国弱小,只要大王还在,楚国就不敢杀我。而且我和楚王的宠臣靳尚关系很好,靳尚事奉楚王的宠姬郑袖,郑袖说的话,楚王没有不听从的。”张仪于是前往楚国。

分析】面对危险,常人恐避之而不及,而在案例中,主人公张仪面对危及自身的危险,不仅不慌不忙,在权衡利弊下,还主动要求把自己送至危险的境地?其所作所为,有何意义?现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张仪的主动

案例中,张仪在听到楚王对秦王说的一番话后,主动请秦王答应楚王的要求,即秦王把自己交给楚王,楚王献给秦王黔中之地。在这里,大家往往容易忽视一个细节,即“请”字,这个字里边可谓是以小见大,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表明态度的主动:主动请求把自己送往楚国,第一时间掌握主动权,等同于主动向秦王表明了自己的忠心,组织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会赢得秦王更大的赏识;

其二,避免被动的局面:相反,如果等秦王亲自来命令你前往楚国,那性质可就不一样了,这是秦王在命令你这样做,即使你原本想这样做,但谁知道呢,命令已经掩盖了你原本的初心,你已经无法主动表明自己对组织的忠心。

第二,秦王的测试

案例中,张仪在主动向秦王提出请求后,秦王说道:“楚国要杀死你才甘心,你怎么能去呢?”一般人读到这里,往往一眼略过,很难发现其中暗含的深意,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测试角度:测试?测试什么呢?当然是测试张仪的忠诚度,秦王在话语中特意强调“楚国要杀死你才甘心”,主要是看看张仪是不是说大话,是不是真的认为组织利益高于一切,宁愿放弃自我的个人安危;

其二,敲定角度:秦王的发问其实是对张仪之前的决定做一个敲定,敲定张仪是不是真的下定决心要这么做,然后自己好把事情敲定下来,避免不必要的变数。《孙子兵法》曰: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秦王内心希望用张仪来换黔中之地,所以他必须装出一副不希望张仪去的样子。

其三,台阶角度:秦王这么一说,也是有为张仪考虑的一方面:如果你张仪之前讲大话,而实际上不愿意去,那好,现在悔改还来得及,我给你个台阶下,避免你太尴尬。

第三,张仪的巧答

我们来看看张仪面对秦王的发问,是怎么巧妙回答的:“秦国强大,楚国弱小,只要大王还在,楚国就不敢杀我。而且我和楚王的宠臣靳尚关系很好,靳尚事奉楚王的爱姬郑袖,郑袖说的话,楚王没有不听从的。”这段话比较长,说得也很有艺术,我们可以概括抽离出两大点:

其一,主动把秦王拉入一个“道德困境”的处境:

“秦国强大,楚国弱小”这说的是秦国完全具备解救自己的实力;

“只要大王还在,楚国就不敢杀我”,这是说我的生命完全寄托在大王的身上。

结合以上两点分析,就是在告诉秦王:您具备解救我的实力,而且救不救也是您一句话的事。如果我出事了,那肯定是大王您见死不救,今天我就把话撂在这了,大王您如果不怕背负一个不仁不义的骂名,那您就看着办吧。这等同于把秦王推入了一个“道德困境”的局面。

其二,过渡性地降低了秦王内心的道德压力:

当然了,张仪也考虑到了如果给秦王背负的道德压力太大,那自己肯定也就去不成了,也就意味着自我价值无法展示,这种结局不是张仪想要的,所以张仪紧接着说了这么一句话:“而且我和楚王的宠臣靳尚关系很好,靳尚事奉楚王的爱姬郑袖,郑袖说的话,楚王没有不听从的。”张仪巧妙适时地拉出了靳尚这个人,而且也顺带拉出了楚王的爱姬郑袖,经张仪这么一说,秦王觉得很有道理,如果一旦张仪出事,那么道德枷锁不能由自己一个人来背,因为这其中也牵涉到了靳尚和郑袖,这里边的变数大着呢,所以,这就很好地降低了秦王内心所背负的道德压力。

职场启示

第一,你有没有价值,永远是领导说了算

作为社会人,你有没有价值,体现的是你对社会的贡献,这是社会对你的认可;在职场里,你有没有价值,永远是领导说了算,这是领导对你的认可。有一句话说得好:“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不管做什么事,永远要掌握主动权

《孙子兵法》有言:致人而不致于人。不管在做什么事,永远要掌握主动权,一旦招致被动,往往是得不偿失。永远别幻想着天上能主动掉下大馅饼。退一步讲,如果天上真的掉馅饼,如果你不主动去接,主动去学习如何接的本领,那么你如何能接得住?接得住能守得住?所以,主动权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第三,找对关键人,多结交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人

正如案例中,张仪一旦到楚国去,肯定会先去拜访靳尚,然后通过靳尚找到楚王的爱姬郑袖,以此来为自己增添一份保险。当面对错综复杂的关系时,我们要学会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钱要会花在刀刃上,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另一方面,平时多结交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人。如果暂时看不出来是否对自己有利,也要秉承少得罪的原则;如果可以推测他今后对自己有利,那么平时就要有意识地多“烧冷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