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评论在线||滕如勇:评明杰诗集《无法躲藏的注视》

 中华汉语文史馆 2021-05-17
注视,无处不在
——评明杰诗集《无法躲藏的注视》
/滕如勇

 

在一片广袤的沙漠之上,绿草茵茵,蓝天白云,他骑着一匹马笑着向你走来,一脸灿烂自信的笑容,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的眸子闪烁着迷人的光芒,热情的注视让你无法躲藏。这是诗友明杰送我的诗集《无法躲藏的注视》的封面。
认识明杰是没有想到的事。2010年9月,在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组织的河南安阳全国诗歌研讨会的最后一天乘车时,与我并肩而坐的内蒙青年散文家高峻对我说,车的前面还有一位你们山东的老乡。我有点儿不大相信,因为通讯录上山东的老乡我都见面了。但还是试着走过去和明杰打了个招呼,当我自我介绍后,他先是礼貌的笑了笑,递给我他的名片,并关心的问我买票了吗,我说没有。他就说,坐我的车吧。我听了,心里热乎乎的。原来,他是会议方特邀的嘉宾。
明杰比我大八岁,但已功成名就了。他现在是一家公司总裁,还主编着一家大型文学杂志。他从14岁就开始写作,曾先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文学创作进修班、山东大学作家研究生班,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目前已出版诗集十余部了,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乌金奖”。2009年,他出版了《岁月如歌》,收入了他60首诗歌新作,40评论者为其撰写的诗歌评论,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山东济南举行的一份厚礼。由于其内容丰富、装帧豪华、可视性强(DVD内容包括“面对故乡”和“不惑之年”两场明杰作品研讨会盛况,配乐诗朗诵和介绍明杰写作、生活的概况),受到国内外作家、诗人、评论家、图书收藏者的好评。为此,7月11日,《山东文学》杂志社专门为其召开了“不惑之年·明杰作品研讨会”,五十余位到会嘉宾对其作品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充分肯定了他近年来的文学创作成就。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每年都成功的策划组织几次文学界与企业界的联姻活动,为繁荣文学艺术创作,提升文化软实力做出了一定贡献。
明杰是一个十分有个性的作家。虽出版诗集十余部,从不请人作序,也不写后记。用他自己的话说,作品的好坏自有读者评价。读《无法躲藏的注视》,你会发现诗人一路走来,走过阳光,走过风雨,一直在用心、用情、用力深深的爱着。作者热切的关注真实的人性、纯洁的爱情和现实的生活世界。在作者的笔下,爱可以让日子悠然滋长,爱是一片泥土,生出祥和的天空。从诗中,我可以读到诗人爱的执着:“如果你永远不弃我,就如同这时间,过去就永不再来,那么,我会爱你一生”(《无题》)。爱的无悔:“也许相视沉默,也许相拥永远,无论结果甜酸苦辣,我不在乎” (《半天夕阳半天情》)。爱的纯粹:“让秋水多一份眷恋,让沃野多一份深情”(《我们走进深秋》);爱的幸福:“坐在泥土里,我们思念庄稼,那些诚实的种子,会生出祥和的天空” (《我一生的勤奋都是为你》)。即使是爱的忧伤,作者也是深沉的流淌,绝不沾染丝毫的呻吟:“该收割的都收割了,有些谷粒并不饱满,尽管那些叶子在夕阳下泛光”(《我们走进深秋》);“在你高高的阳台上,我种植泪珠”(《预感》)。统观整部诗集,词句隽永,意境融彻,婉转缠绵,回味无穷。读作者的诗,我们的心泉会同诗人一起沸腾起来、飞扬起来,生起多彩的波光涟漪。
明杰是一个真诚的诗人,对人真诚,作诗真情,这种真是自然流露的,就像晶莹的露珠,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就像夜空的星光,将爱洒给静寞的黑夜。诗人的灵气在天地酝酿下散发出淡淡的情愁、浓浓的爱意,发自于心底,流注于笔端,如高山白云,让人仰望。读《金黄的井架》:“金色的太阳,一盏一盏,走来走来走来,大大方方把黑夜隐藏,每一个矿工半闭的眸子里,洒下一小片浓郁的金黄。”作者把井架比作太阳,是有相当深刻意义的,正是在林立的井架下,钻机轰鸣,把满载希望的原油开采出来,让人们在黑夜看到光明的未来。这些普通的井架在作者心目中是高大的,他歌颂的是那些舍小家顾大家,默默无闻,甘受苦寂,顶风雪,战酷暑的石油工人。所以作者在诗的最后说:“这金黄的太阳不会消失,多少年过去了,它却宛如一座金字塔,藏在我的心底。”这是作者对劳动人民由衷的崇敬和赞美,他们把心留在油田,无怨无悔,凭借着坚强的臂膀和满腔的热情,在奉献中完善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获得真诚和坦荡,不断让这“金黄色的太阳”绽放出更加眩目灿烂的光芒。
《易经》里说:“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明杰处世谦虚,豪爽大气,虽有诗人的傲气,但从不狂放,他从来不会对不起任何一位朋友,也没有任何一位朋友会忍心对不起他。他的眼睛里是激情的爱,是希望的曙光,他的口里、心里,是一声又一声的呐喊,是一重又一重的思念,纯真、诚挚,读来荡气回肠,让人回味。读《上工去》:“留下没有任何注释的沉默,你就走了,如果为了探索午夜后面的世界,如果越过没有航标的河流你会找到自由,我的心就悬在你的头顶,夜夜为你照亮”。思念常常是莫名的,让人猝不及防。当牵挂着的人突然离开,作者才真正感觉到思念的滋味,但作者爱的火花,在繁星点点的夜空里,肆意地绽放。面对长时间的分别,作者在遥远的地方等待期盼祝愿:“只要你走过的地方,我的目光便生长颗颗红豆,时时嘱托浪迹的鸟儿,倾一杯酒醉你,诗芳四溢,当你无意间回首凝望,无尽岁月里闪闪的嫣红不死。”思念像酒,愈思愈浓,在无尽的思念里,作者用“嫣红”二字巧妙美丽地表达了自己对爱的虔诚。
   与明杰交往时间长了,我时常感觉他有时就像个孩子,天真、可爱、调皮;可有时又会立刻严肃起来,板着面孔,成熟稳重。但他阳光自信的笑容会像春风一样吹到我的心灵深处,让我在某一个瞬间感到春天的温暖。我想,他就是一个真挚的大孩子,以孩子的眼光诗意地解读大千世界,用成人的心胸泰然面对人生,故其诗作字里行间有时会透出孩子般的天真,但分明藏不住它们背后的成熟、洒脱、从容。那是返朴归真,是浮躁之下沉淀的尤其珍贵的一种好心境,让他于朴素的诗句中呈现奇崛,于平常的具象中呈现意境,信手拈来,浅入淡出,让我们时时被他自然流淌的爱包围着,倾听着他对爱的渴求和诉说,直到心里生长出爱的美好来。例如《无题》:“很多人围上来,评论我的泪水。”为什么落泪,作者没有说,面对很多关心我泪水的人,作者接着说:“眼睛之外的一切不在依附,惟一溶于水的,是那冻结的白云。挥一挥手,迈出脚步,朝着恋人居住的地方,深一脚浅一脚跋涉。”从中我们能读出作者泪水背后的坚强,面对困难,他并没有去抱怨什么,而是果断地选择跋涉,向着自己的梦想,向着自己的追求,向着自己的未来,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来,由浅到深的足迹,让我们看到了他无畏的举起双足,在人生的道路上为梦和爱去劈荆斩棘,那是对金色收获的憧憬。作者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凯旋归来,所以最后说:“我的归期,你可在门口等我。”在为理想和事业奋斗的同时,作者自始至终都牵挂着爱人,也期盼能得到爱人的理解。
明杰纯真地行走在诗歌的丛林里,他的每一句诗都埋伏着一个“爱”字,这是非常难得的。值其风华正茂之时,最近又听说他既将出版一部50万字的长篇小说,使我深受震撼。他的工作是异常繁忙的,写作时间基本都在夜晚。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早已令我刮目相看,这部长篇小说一定是鸿篇巨制,卓著之作。由诗歌到小说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蜕变,但我相信,这是他一个华丽的转身。作为一个文学的朝圣者,他的明天是无限美好的,他的杰作是让我满怀期待的,我笃定地期盼着那一天。

作者简介:滕如勇,男,1977年出生,青年诗人、小说家。曾在《人民日报》《诗刊》《大众日报》《山东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体裁的作品200余篇(首),短篇小说曾获2010年度《小说选刊》全国征文大奖赛三等奖。已出版新闻作品集和散文集各一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