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说三晋

 彤彤的知识宝库 2021-05-17

数年前,萧刚骑自行车穿行在太原的大街小巷,用一支钢笔将太原的老建筑留存于纸间,在太原晚报开设了《画说龙城》专栏。近年,他驾车远行,将笔触伸向了三晋大地的古老建筑,形成了今天开栏的《画说三晋》。      

                                                                ——编者

平遥金庄文庙

萧 刚 文/钢笔画

山西各地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的古建筑,其中文庙占有不少比例。这也从侧面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文化教育之崇尚。历经风雨千百年的古建筑往往会得到两种不同的待遇,一是人为损毁,二是备加善待。文庙属于后者,即便身于乡野,遭厄运的也为少数。平遥县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就有两处,从平遥走出的芸芸人才遍布各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平遥县城东5公里岳壁乡金庄村西有文庙一座,建于元延祐二年(1315),明万历,清乾隆、嘉庆、咸丰年间几经重修,民国十一年(1922)补修。此庙坐北朝南,前后共两进院落,现存殿堂6座,占地1056.4平方米,建筑面积406.4平方米。中轴线上建筑有大成殿、明伦堂、泮池等,东西两侧为舍房。庙内最前为明伦堂,面阔三间,带前廊,硬山顶。前院东西厢房各三间,单坡硬山顶。前后院之间有泮池,上建状元桥,池西有厢房4间,池东有五爪柏一株。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大成殿为清嘉庆七年(1802)遗物,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殿内有孔子及“四配”“十哲”彩绘泥塑像15尊,为元代作品。大成殿正中所供孔子塑像,据上海专业教授鉴定,确系元代初建时的泥塑。高约两米,两颗上门牙大而外露,面色黑,胡须长等特征,同各地相关书籍对孔子相貌的记叙相符。古代艺术家们毫无迁就之笔,雕塑彩绘得惟妙惟肖,可以乱真,观者虽然近在咫尺,仍难辨真伪,令人叫绝。坐垫造型是仿“栽绒毛毯”式的彩塑,“栽绒毛毯”为元代蒙族统治者特有的高贵奢侈品,带有明显的蒙族文化特色痕迹。

孔子神坛前设有供桌,供桌上设供器共计五件,香炉一,香筒、烛台各二,全部施以金漆,为民国年间所置。最引人注目的是供桌上摆着一个高达一米的带须弥座的木主牌位,上书“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木主上方及两侧的云饰上,雕有三条翻腾欲动的四爪龙。

塑像前再立木主似为重复,其他任何类似场所都无先例。查阅有关史书,可知其缘由:原塑像因为人进谗言,涉及君臣尊卑而引祸,王命之下,平遥金庄父老实在不忍毁弃文庙雕像,无奈之中,按圣旨精雕细琢了一高大木主,以备万不得已时取而代之。幸而金庄村地处穷乡僻壤,不在朝廷重点关注之中,终于使塑像和木主双双保留下来。

康熙九年(1670),北直院蒋超奏准天下郡县自嘉靖年易木主后,有圣贤像尚在者,不必撤毁,听其存留,平遥县金庄村文庙的孔子像和“四配”“十哲”的塑像得以保全,成为全国文庙中保存年代最久的塑像。

金庄文庙塑像从元代初建保存至今,经历了不知多少历史变迁、水灾地震、战火烽烟,人祸天灾,都未能损毁。这是金庄老百姓的功劳,从中使人领悟到中国百姓对于保护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贵精神。


平遥镇国寺

萧 刚 文/钢笔画

平遥的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考察绘制,在异常繁杂的事务中一直是我不舍的一个计划。

有些事只要不停便是收获,如同手中的画笔,每一条线画在纸上,那些笔触就让目标变得清晰明朗。尽管如此,镇国寺的素材采集依旧被突降的一场雨打断。秋雨绵绵,淅沥雨声中端坐案前,充满暖意的橙色灯光扫去凉意,静心补笔。

图片

镇国寺位于平遥县城东北15公里的郝洞村,1965年被列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作为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镇国寺,原名京城寺,创建于五代时北汉天会七年(963年)。明朝嘉靖年间改名为镇国寺,延用至今。寺分前后两个院落,前院建山门天王殿和左右钟鼓二楼,正中为大殿三间亦称万佛殿,后院东为观音殿,西为地藏殿,各为五间,中建三佛殿。

镇国寺内的古建筑以万佛殿为最,是我国所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仅晚于五台山南禅、佛光二寺院,是国内现存五代时唯一的木构建筑。镇国寺不同于其他木构建筑的是,全寺没有一根钉子,所有结构都是木头与木头相互卯在一起。这处殿堂整体梁架结构严密,用材规格,工艺精湛,做工精细,一千多年来岿然如故。明、清时,寺庙倾颓,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年)才重修万佛殿。这座殿宇造型独特,平面近正方形,屋顶为单檐歇山式,出檐深远,庞大的七辅作斗拱,总高超过了柱高的三分之二,使殿顶形如伞状,在历代寺庙建筑中颇为罕见。




平遥清凉寺


萧 刚 文/钢笔画

来到平遥,很多古寺都颇具特色,清凉寺也不例外。现在寺中大殿均不对外开放,除了观其外景,殿内结构及珍贵塑像难得一见。

寺中养了不少狗,我因多年寻访乡野古迹,防被狗咬,随身带了一些食物,一只领头的黑犬狂吠之后得一大块饼干,便不再纠缠,默默地跟在身后乖乖地摇着尾巴,为“清凉”的古寺之行增添了些许乐趣。

图片

平遥清凉寺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遥县卜宜乡永城村,因文殊菩萨设道场于清凉宝山(五台山)而得名。据清光绪八年(1882)《平遥县志》载,清凉寺初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后在明代有过不同程度的修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又重妆佛像。清凉寺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院,现存建筑有山门、中殿、七佛殿、东西配殿及东西廊房等。

正殿称“七佛殿”,东西殿是观音殿和地藏殿,早年供有“十八罗汉朝观音”和“十殿阎王拜地藏”,由此可推知中殿原为“四大天王拜弥勒”,显然是明清代佛教祀奉格局。此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殿内砌有倒凹字形的佛台,上供有高大的“三世佛”,通高近3米。殿东西壁前佛台上供有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四位菩萨,佛像雕塑艺术水平非常高超,就连须弥座上八尊小力士像也塑得神气活现,背光上的玲珑装饰、佛座上的细小图案饰物等,无一不是精雕细琢,为明代彩塑之精品。


平遥白云寺

萧 刚 文/钢笔画

白云寺是我和朋友在平遥寻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遇到的比较另类的寺院,主殿外观主体结构是窑洞式的,分上下两层,高低错落有致,从殿门入内有一小暗门曲折通往后院,院后有一更为另类的砖砌建筑,显然是民国时期所建,由于视点原因,被两处主体建筑遮挡,很难表现在同一画面上,只露出一棵无叶老树突兀地挺立于山坡上。

白云寺位于平遥县卜宜乡梁家滩村,古称西域寺,相传创建于唐朝,重修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后经过九次增补维修。寺坐北朝南,依山筑基,就岩起屋,南北高差30米,四进院落,60间殿宇尽藏于山坳丛林之中。白云寺寺院总面积七千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三千平方米,山门外一双古槐并立,四株老柏参天。

图片


中轴线南端,坐三孔高大的窑洞,正中辟为山门,上有春秋楼三楹,四檩硬山加前廊,内塑“关帝”等圣像三尊,碧彩金桩。春秋楼两侧原有钟鼓楼,后被毁。第一进院的高台基上为南殿,东、西矮墙间有什锦门通跨,每跨院内除窑洞三间,尚有小门通中院。南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七檩前廊式,硬山顶,“补盖”于明代,重修于清乾隆年间。殿之前檐施石柱,隔扇门窗,苏式彩绘,画轴式壁画,殿中央,弥勒佛与千手观音相背而坐,北出南殿即是中院,中院花木繁盛,有东、西廊窑各五间,加前廊,正面高台基上有正殿窑七孔,十字式,内供释迦牟尼,佛像高逾两米。

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弥陀殿、观音阁、大雄宝殿、七佛殿、观音殿、地藏殿等。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阁内均有彩塑。
 

 

平遥之春


萧 刚 文/钢笔画

如何能通过古建一眼看出是平遥,最佳选择应该是老城墙了。

我去过平遥多少次,连自己也数不清了,每次都会在城外驻足许久。那年三月,在和暖春风中飘荡的柳条已经绽出新芽,护城河岸的小草也渐成片,开始返青的绿植映衬着灰色的城墙,远远看去,别有一番景致。老城墙虽然保存完整,但细观时会发现很多斑驳残损之处,还有现代战争的炮火遗痕。巨大的墙面好似一面展开的历史画卷,等待着到访之人的品读。

图片

其实,山西很多地方都留有城墙,新中国成立之后,各地大规模拆除,完好的城砖在老县城周边充当临建材料的不在少数。如今在各地旅游业的发展中,平遥古城墙的形态成为各地相仿的模板了。未来,作为平遥地标的城墙,或许会被识别为他城,但无法复制的是那些刻画着历史印记信息的老城墙。

平遥史称“古陶”。春秋时置中都于此,汉置京陵县并筑京陵城。北魏始名平遥并筑城池。明洪武三年(1370)重筑时外壁砌砖。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工料精良著称于世,是研究中国古代筑城之制的珍贵实物。

1988年,平遥城墙名列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利应侯庙(狐突庙)

萧 刚 文/钢笔画

天渐回暖,天气稍阴,天空似飘细雨,探望好友后,想再去紧邻镇国寺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利应侯庙看看。以前去过几次,均因不对外,不能入庙观摩。

或许是诚意打动了文馆员,同意进入。空旷的大院,主建筑并不大,有棵不大的树立于西侧,枝条已返青,地皮上的小草悄悄钻出枯叶,古庙新芽,相信几场雨后这里会是另一番景象。

图片

利应侯庙在平遥县城东北15公里的郝洞村北,坐北向南,东与镇国寺相邻。庙址占地总面积2326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82.5平方米。庙之正位,当年有大殿3座,共9间(当地人俗称“九间庙”)。

大殿建于金泰和六年(1206)(见利应侯庙大殿神台须弥座石碣年款),厅堂式结构,四架椽屋。单檐悬山顶,前檐设廊,廊深2.68米。前廊斗拱五铺作,单抄单昂偷心造,昂呈齐头状,耍头琴面式。斗拱用材的高宽之比与宋《营造法式》的规定十分相近。柱脚可见方形的柱础,柱有侧脚,柱头覆盆状,角柱生起。屋顶置花脊,覆筒板瓦。前檐明间辟门,板门装修,两次间设直棂窗。殿前是方形的月台。

在殿内,沿后檐墙有神台,主尊是彩塑利应侯坐像,左为利应侯的夫人,右为其女狐姬。塑像略大于真人。

利应侯大殿的建筑设计与装饰工艺等均简洁而典雅,宋、金朝代的建筑特征显而易见。


平遥市楼

萧 刚 文/钢笔画

提及平遥,话题颇多,从城墙到古建,从推光漆器到碗托、牛肉,从晋商到国际摄影节……

到过平遥很多次,几乎每次都会见到这座被称为市楼的古建。因地处老城繁华路段,这里旺铺林立,尤其是年节假日,人头攒动,好不热闹。正因为此,我迟迟没能动手画它,经验所得,这样的地段围观者必多。终于等到一次游客略少的机会,持画具完成心愿。

此楼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年间曾重修。市楼于清代中晚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曾先后数次修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市楼高18.5米,平面呈方形,为三重檐木构架楼阁。黄绿琉璃瓦顶。楼之底层面阔、进深各3间,占地133.4平方米,中间南北向是通道,东西两边砖砌台基,四角立通柱,外包砖墙。

市楼既居于平遥城“天心十道”处,则应有东西向的横街,在此却因地制宜,在东西两边的台基上各有砖券拱门一道,与南大街路面交汇成一个象征性的十字形通道。楼下四周置木栅栏围护。楼之上架施斗拱,一斗二升交麻叶。平座斗拱为五踩重翘,平身科两攒,角科施附角斗,厢拱做成鸳鸯交首拱,滴珠板狭窄,斗拱全部外露。二座平座上筑廊,前后有隔扇门装制,内设前后神龛,武圣关帝像与观音大士像相背而坐。再上一层,北向的檐下曾悬有魁斗星君像。上层檐下斗拱七踩,平身科三攒,皆出翘。楼顶屋面的彩色琉璃呈“囍”“寿”图案。

鲜为人知的是,楼下的中央路面覆盖着当年的“金井”。


平遥日升昌旧址

萧 刚 文/钢笔画

来平遥古城必看之地,一是城墙,二便应该是位于平遥县西大街的日升昌票号旧址了。由于街道宽度所限,日升昌旧址的绘制,我选了一个大透视角度,其外观特点并不明显,不属于理想的手绘建筑,左边的空间不好处理,加了一大片云丰富画面,同时也增加些与昔日票号氛围相关的元素。

面对旧址,思绪万千,一个北方小城的大院,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如何开创出一条通往全国的金融大道,背后的故事期待着更多走入日升昌的人去解读。

日升昌票号前身为“西裕成”颜料庄,财东李大全和掌柜雷履泰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出资30万两银改营,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票号博物馆占地面积1963平方米,建筑面积2414平方米,三进院落,100余间房屋。

图片

现在的日升昌旧址为中国票号博物馆。尽管当年日升昌的院落与现代银行的摩天大楼相距甚远,日升昌仅有的分号也无法与当下覆盖全国的金融网点相比,但我们可以从日升昌看到当代银行的影子,从日升昌领略到那份超时代的智慧,可以从日升昌感受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一个时代的进步往往从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开始。


平遥清虚观

萧 刚 文/钢笔画

进过平遥清虚观至少三次了。

1998年,清虚观被开辟为平遥县综合博物馆。因为修缮力度不大,所以能清晰地感受到久违的古建的厚重感,无论是角落里的青苔还是树木藤蔓,都很协调地存于观中,置身其间,可以细细品味经时间打磨过的砖瓦木石,多了一些真实的体验,一场旅行也变得与众不同。

图片

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城。古城内大量的文化遗存,向现代人真实地展示了古代社会的原生环境。走进古城,很多地方会让你自然地融入历史场景之中。

清虚观是古城内最大的道观。按照道东佛西的传统布局安排,坐落于东大街东段路北。

中轴线上道教遗存向我们充分立体地展示中国道教文化,东西厢房的平遥城史文化,展示了平遥从远古城的洪荒时代开始的悠悠历史、灿烂文化。

众多文物展示它们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同的艺术风格,吸引了中外学者、游客到访。

游走其中,多了几分发自心底的感叹。


平遥文庙大成殿

萧 刚 文/钢笔画

我已经是第9次来平遥了,每一次都有相同的问题索绕脑中:为什么平遥能成为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除了主观人为因素,客观留存下的大量珍贵地面文物起了主导作用,从规模到格局到留存质量都成就了平遥。

来到平遥,明显的感觉就是对教育的重视,尚学之风日盛。平遥城外有一处文庙,城内也有一座文庙,且规模更为宏大。两者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请随我的画笔直观感受一下城内文庙大成殿的全貌。

图片

平遥城内文庙有六最: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中国最大的孔子及儒学先贤塑像群,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科举史展,中国惟一的专业性摄影博物馆,中国1300多年科举史仅存的一张状元卷藏于平遥文庙。

此文庙殿内梁架题记载:大成殿重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现存建筑大成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清所建。 

此文庙大成殿建在一米高的台基上,前有宽广的月台,周围施以石质栏板。西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布瓦覆盖,琉璃脊饰。梁架结构为十架椽,用六柱。梁枋断面高宽之比大多为三比二,基本采用了宋金时期做法。中央置藻井,用小型斗拱叠架而成,形制规整,工艺精巧。

张壁古堡真武庙群

萧 刚 文/钢笔画

提到介休,自然会想到介子推与寒食节。

介休境内绵山风景区、张壁古堡最为有名。

张壁古堡有很多吸引我的老建筑。站在高处,眼前建筑高低错落,形成一幅很别致的画面,我选择成角透视构图,用疏密不同的点线勾勒外形及结构,试图以较单纯的线条营造画面,权做尝试。

图片

其中真武庙群重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精美砖雕值得一观。空王殿琉璃“角神力士”与真武殿砖雕很有价值。

这里立着两个孔雀蓝琉璃碑,黑字书写,碑额为青黄绿二龙戏珠。这可是稀世珍品,国内仅有。

张壁古堡因为一条神秘的古地道吸引了国内外不少游人。其实隐藏在这里的秘密还有很多。

张壁古堡目前是国家AAAA级景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有较为完好的一座融军事、居住、生产、星象、宗教活动为一体、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遗址、北朝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许多文物古迹,特别是北朝古地道、可汗庙、琉璃碑等为全国罕见。

张壁古堡整个村子遵循中国传统古代星象理念建造,地面布局与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相对应,因此,张壁古堡还被称为“中国星象第一村”。

张壁古堡可汗庙

萧 刚 文/钢笔画

在介休张壁古堡,我重点观摩绘制了几处有价值的建筑,画中的这座可汗庙就是其中之一。村里的老人们说,此庙中偏殿供奉的是唐朝大将尉迟恭,主殿供奉的是突厥封汗的刘武周,也有研究者提出不同见解。

可汗庙内的可汗神是一尊泥包铁像,供奉在观音堂后墙的龛中,塑像带有北朝造像风格,且以佛像的样式塑造,冠有鲜卑帽,反扣的覆钵置于双手上。龛上有一块清乾隆十年(1745年)的“急早回头”匾。三尊千手观音像立于泥包铁像前,以砖封堵,据说是清道光年间所为。

图片

泥包铁像鼻直口方,面容丰腴,慈眉善目,双耳垂肩,头戴鲜卑帽,身穿宽裙长衫,双手施禅定印,结痂趺坐。泥包铁像的造型特征有典型的鲜卑风格,所戴的帽子又称风帽,是北朝时流行的一种帽式。

据《重修可汗庙碑记》载:可汗,夷狄之君长也,生为夷狄君,殁为夷狄神,夷狄之人宜岁时荐俎焉。以我中国人祀之,礼出不经。然有其举之莫敢废也。况神之福庇一方,护佑众生,其精英至今在,其德泽至今存,则补葺安可废,而祀典又安可缺耶。

泥包铁像同时具有佛教和儒家特征,他的形象来源缺乏史料及碑文记载。这位夷狄君王塑像是如何深得本地汉族人民拥戴的呢?这一点不得而知。

山西境内还有几处可汗庙,这些可汗庙分布地域较为集中,规模建制也很相似。

太原解放纪念碑

萧 刚 文/钢笔画

太原东山的牛驼寨当年曾是解放太原的主战场之一。牛驼寨地势陡峭,沟壑纵横,自古以来就是兵家攻守太原的军事要塞,有“太原门户”之称。在解放太原战役中,徐向前等指挥人民解放军经过一个多月的浴血奋战,一举攻克牛驼寨等东山四大要塞。1949年4月24日,太原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图片

苍松翠柏,青山埋忠骨,当年在攻打牛驼寨等四大要塞时英勇牺牲的烈士的遗骨安放在这里。始建于1988年的太原解放纪念碑高高矗起在牛驼寨,49.424米的高度,取自太原解放纪念日1949年4月24日。它像一把巨大的钥匙,寓意着牛驼寨是打开古城太原大门的钥匙,象征着太原通往幸福之门。碑体上镌刻着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太原解放纪念碑”七个鎏金大字。太原解放纪念碑碑区主要由太原解放纪念碑主碑、副碑、凯旋门组成,纪念碑主碑位于太原解放纪念馆西侧。

张壁古堡堡门

萧 刚 文/钢笔画

张壁古堡三面是沟壑,南北300多米左右、东西约400米,四周围为土夯实的堡墙,有南北两个堡门可出入。我画中的堡门并不算高大,但设计精妙,关闭堡门后,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如果遇到战乱,外敌也很难攻入,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当地老人向我讲述,从里到外铺设的石板路也很有讲究,门楼上雕有龙首,这条几百米的是路为龙身,而中央纵向排列的石条为龙脊,门外9条红石路则为龙须。为此,我刻意在画面中加以表现。因地势原因,堡门内墙体有明显倾斜,做了防护支撑。

图片

来到介休张壁古堡,众多的古建筑为我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在整理这些素材并绘制的过程中,这座古堡中蕴藏的多元文化让我又一次对它刮目相看。这座集军事、宗教、民俗、民居于一体的“袖珍古城”,既不同于太谷、祁县等地晋商诸大院的“大院文化”,也有别于山西其他区域的古城堡。

张壁古堡古戏台

萧 刚 文/钢笔画

张壁古堡可观可考的建筑很多,其中我画的这座古戏台就有不少门道,哪朝哪代建造无从考证,但从张壁现存碑记上记载得知,古堡的可汗庙曾于元代延祐元年(1314年)重建,由此可推断出大致年代。介休有一种独特的地方剧种叫“干调秧歌”,当地人也把此戏台叫秧歌台。

图片

戏台建造时采用了移柱减柱法,此种建造手法多见于辽代。台内木结构看台为了三分均相等,台口则不等分,这样就扩宽了表演的活动空间,这种木架结构俗称为“龙门驮担”。

一座古戏台浓缩了很多的文化历史信息,在那个信息获得途径单一的年代,它便是了不起的文化传播平台。

张壁古堡魁星楼

萧 刚 文/钢笔画

近期尝试以线为主的表现形式,勾勒中注意力多集中于主建筑的大结构与线条疏密穿插关系上,尽量保持感观特质。

我是被一部介绍古地道的纪录片吸引到张壁古堡的,未承想更多有价值的古建筑也在这里。古堡不算大,但有价值的素材极多,停下脚步,慢画细读,如同破谜。

图片

画中魁星楼是古堡内重要的建筑,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楼内供奉魁星。

魁星楼位于八卦中的巽位,巽位在星象学中为光明之星。魁星是读书人的庇佑之神,大家都期望魁星点斗,博得功名。这虽然是一种主观愿景,但也让更多的人因此崇学。

崇圣楼

萧 刚 文/钢笔画

走入位于晋中市太谷区的山西农业大学校园,随处可见的是别具特色的老建筑,其中民国的占很大比例,但也有部分清代建筑,从外观也比较容易区分。

这是一处两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外造型比较直白,但装饰却繁复,看得出建造者精心设计的地方,二方四方连续的图案应用,让墙面多了些华丽之感。

图片

崇圣楼,原名天后宫,始建于清朝中期,至今已有280多年历史,供奉文圣孔子。 

晋商兴起、发达时,太谷富甲一方,出过不少名人。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1907年由孔祥熙创办的铭贤学校。孔祥熙本人曾留学海外,在家乡修建学校有报答师恩之意。

大学校园里的卷棚顶建筑

萧 刚 文/钢笔画

山西农业大学是一所有历史的学校,很多老建筑仍在正常使用,有民国范儿的,也有传统式样的。在绘制时,面对这个卷棚顶建筑,脑中浮现的是晋祠水镜台的前半部分,圆形券窗、脱漆红柱、沙岩石阶虽已老旧,却透着古拙之气,裸露在左右山墙的木结构如同一本展开的营造法式简版图册。我把这一面当成了主面绘制也属首次。

图片

卷棚顶是中国古建筑中一种圆脊的屋顶,即将硬山、悬山或歇山顶之正脊作成圆弧形曲线,多用于北方民居、园林等建筑。南方常见的称“轩”,其室内天花也称为“卷棚”,是在弧形椽子上钉以薄板或置望砖,常用于厅堂、廊屋及园林建筑。

大学校园里的老建筑

萧 刚 文/钢笔画

第一次走入山西农业大学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或许是偏爱民国建筑的缘故,穿行其中,莫名地被带到那个未曾谋面的年代。

图片

山西有很多院校历史悠久,也留存了很多老建筑,但这里很特别,遍布院内的别致建筑,在各种树木的映衬中焕发出独特迷人的气质。

校园内每座老建筑都有自己的个性,感佩那个年代的设计师对混搭的理解,我在勾线搭架的过程中感受更深。

小 楼

萧 刚 文/钢笔画

说到山西农业大学的这些老建筑,还是要大致了解一些相关的发展历程。目前主要遗存建筑分为中、西风格两大部分,中式的多为清中、晚期在孟家花园的基础上所为,而西式的是铭贤学校时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建。

图片

我画中的这幢小楼属后者,其建筑风格与前者有明显区别。因为落地太谷,很多的中式混搭元素让这些小楼显得别致新颖,现在看,仍然赏心悦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