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日历 | 35年前我国首次挺进“第七大陆”,南极科考拉开序幕

 昵称19961031 2021-05-17

1984年11月20日,35年前的今天,我国首次赴南大洋和南极洲考察队乘坐“向阳红10号”和“j121”船,在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启航,百余名科学家乘坐两艘万吨级远洋轮远涉重洋开展科考。这是我国首次赴南大洋、南极洲考察队启航“出征”,从此南极有了跳动的“中国心”。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科考人员奔赴南极,他们当时的任务是在南极洲建立我国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同时进行多学科的综合考察。用自己造的船,运载自己制造的仪器设备,去南极建造中国第一个考察站——这无疑是我国科学考察史上一个创举。

众所周知,南极拥有研究高空物理、天文等学科的良好条件,但环境恶劣。而中国南极科考站则提供了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组织对南极开展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

目前,中国南极科考站已经建成包括中国南极长城站(1985年2月20日建成)、中山站(1989年2月26日)、昆仑站(2009年1月27日)和泰山站(2014年2月8日),以及在恩克斯堡岛在建的第五个科考站——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

除了科考站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也在我国极地科考中大显身手。比如全翼飞机、全地形车、浮力漫游车、无人自动观测等南极科考“重器”。

最新进展

11月9日,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穿越咆哮西风带,向南极进发。同时破冰船“雪龙2”号首航南极,“双龙探极”吸引了诸多目光。

本次考察将充分利用船舶、海冰、海洋、陆地、空中、考察站等平台,通过陆地—海洋—大气—冰架—生物多学科联合观测,开展实施一系列工作和工程,以进一步掌握南极变化对全球影响的趋势,提高中国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积极参与南极全球治理。

除了科研人员,船上还搭载着东南大学研制的我国首台极地无人值守能源系统——“东大极能”。这台“巨型充电宝”将安装在年平均气温零下36.6℃的泰山站。通过卫星远程监控,科考人员以后能“坐在南京看南极”。

11月19日上午,“雪龙”号、“雪龙2”号进入了浮冰厚度达一米以上的南极大陆密集冰区。按照考察队计划,本次“双龙”抵达南极地区各有分工,“雪龙2”号发挥破冰优势,以实验性破冰为主;“雪龙”号发挥吨位优势,以物资卸运,后勤保障为主。

据悉,“雪龙2”号采用双向破冰设计,破冰能力更强,是全球第一艘双向破冰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能以2至3节的航速在“冰厚1.5米加雪厚0.2米”的条件下连续破冰航行。

挺进“不可接近之极”,只为为更好把脉地球:两极地区环境具有原始性,极少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具有“指示器”的功能,许多气候变化现象在这里体现得更加明显。冰架坍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物种消失、臭氧损耗严重、塑料颗粒污染等一系列变化,都与我们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而这些在南极的过程中让人更觉触目惊心。南极洲还是个巨大的天然“冷库”,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储藏地,拥有地球70%左右的淡水资源。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两极还具有“总开关”的功能,它通过洋流左右着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在极地开展的研究越来越广泛,除了气候和环境研究、天文观测,学科交叉研究也在南极成为了一大趋势,比如遥感和海洋学交叉,冰川学、地球物理、空间物理等交叉研究。

人类对地球破坏的速度前所未有,因此南极这块冰封万年的“第七大陆”上的环境保护、物种保护、矿产/水资源保护成为了一大焦点。目前,世界上有30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和100多个夏季考察站,开展多学科综合考察和研究,那些地区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南极科考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