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一讲:为维护中医五行学说而战的最后决战

 杏林女 2021-05-17
——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理论的当代科学揭秘
 
本报本网吕鲜鲜记者与金日光教授之间访谈录
 
吕记者:金总编您好!自从有关为维护中医五行学说而战的“决战前夜”的访谈录公示以来,世界华人和国人都说,正等待着最后的决战,希望用当代科学来真正把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理论加以诠释出来,彻底击退那些反中医的人们对传统中医五行学说的进攻。按我的理解,这个第十一次讲解实际上是为维护中医五行学说而战的最后一次决战,希望能得到全胜。

金总编:回顾起来,我们是从第七讲开始,为维护中医五行学说而战,已经历了“备战”、“战略布署”、“决战前夜”等阶段,主要为这一次最后“决战”而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今天我们终于到了最后决战意义的战略反攻阶段了,即以当代科学的定量方式揭中医五行学说之“秘密”,以此郑重宣告中医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理论具有非常深刻的当代科学内涵。

吕记者:金总编,您看是否先考察一下五行器官之间的相生关系。按我的理解,既然远古的人用的字是“相生”,也就是“你生我”,“我生你”的意思,但是我看后来的医书中只说:“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而无逆的说法,我总觉得这些说法不完全表达“相生”的实意。但是我看了前十讲中的群子统计参数,可以见到凡是相生的器官之间确实存在着“你生我,我生你”的这种相生关系。请看下列的具体实例:比如心脏的阴性指标kr1=0.83大于脾脏的阴性指标kr1=0.76,这就是多者可以向少者“给予”,使少者可以增生;相反从心脏的阳性指标r2/k=0.021而言小于脾脏的阳性指标r2/k=0.024,此时脾脏为多者,可以向少者心脏“给予”,从而使心脏收纳可以增生。这样心脏和脾之间可以形成“你给我,我给你”的局面,所以可谓心脾之间存在着相生关系。

金总编:吕记者,依我看你通过kr1和r2/k大小来说明心和脾之间的相生关系,很好。的确是,所有邻近脏器之间都有这种群子参数之间相生关系,是通过每一器官的阴阳群子参数标度大小来说的。在这里离奇的是古人好像也知道有这两种标度值的样子,你看古代人还说心有时也可以表现“心阳”,这就是r2/k值变得比平常高一些,因而促进活动,升散、兴奋、温煦;相反如kr1比平常值略大一些,那么表现为“心阴”,促进宁静、收摄,甚至制约过分的阳热;同理脾也有“脾阳”,“脾阴”,分别以脾的kr1和r2/k大小来加以控制。如“脾阳”促进脾气的上升、推动、四散和温煦,相反“脾阴”,如同“心阴”一样,促进宁静与内守。但是所有这些都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都不能过劲。至于kr1与r2/k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k大小,即与心或脾的生命动力源中亲电性强度固有的高低;二是与含水络合离子在脏器内活动能力有密切关系,即用r1来表示阴性活动能力;r2来表示阳性活动能力,而这一部分往往与每人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有关系,“生命在于运动”,如气功运动、意念及修养等因素有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之“心机”、“脾气”也能通过种种养生方法来得以改善的根本原因。吕记者,如果你按这样的方式来考虑其它器官之间关系,也就能作到“顺理成章”了,建议你用图表方式来简介各器官之间的相生关系。

吕记者:通过您的这一讲解,我进一步了解到各脏器的阴阳两重性问题,特别是从中看出古人所讲的许多内秘,是可以通过群子参数来揭秘了。下面我先用表格来表示群子参数和器官之间相生关系(见表1):



由上表可以看出两个脏器之间都有“你生我,我生你”的相生条件,同时都有阴阳两重性,其中都与kr1和r2/k大小有关系,所以阴阳的总效果   看起来基本上差别不大。

金总编:吕记者,你作了很好的归纳,从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们为维护中医五行学说而战斗的重要成果之一,即相生关系了。现在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按远古人的方法来画成常见的五角形图形(见图1):



由上述封闭体系中可以看出,每一处都有你生我生的相生局面,这样从整体上构成了五行脏器的相生关系,这是我们为维护五行学说方面打出的第一个战果了。其中我们特别注意到肝脏的kr1最大,故它具有双向“输出”作用,而r2/k则最小,故它具有双向“输入”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当代生物化学称肝脏为人体内“最大化学工厂”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体不能及时向肝脏提供足够使kr1大的强阴营养物,只使肝脏老“输出”,那么促使肝脏负担过重,无法承受其它器官的需求,使肝变虚;相反,如果使肝脏过多“收摄”升阳的营养物,那么肝脏的阳性使“肝火”越来越大,同样使肝脏不能平稳地工作。因此历代中医学理论中特别关注对肝的阴阳调理及养生是很有道理的。

吕记者:金总编您说过在维护中医五行学说方面只讨论证相生关系是不够的,必须还要说清楚五行学说的另一个相克理论,这样当代的科学才算“全胜”。但我现在还不大清楚如何从统计参数来看五行学说的相克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