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喀斯特森林湿地:茂兰的秘密

 生命的探讨 2021-05-17

在贵州省荔波县与广西环江县交界地带,有一片面积超过4万公顷的喀斯特原始森林。贵州叫作茂兰,广西叫作木论,单从名字上看就是一个整体,因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着同一片森林,他们的英文缩写都是“MLNR”。如今又同为世界遗产地,下步有望成为同一个国家公园。

我曾经在茂兰工作了23年,对那片土地可称得上熟知。如今离开了茂兰,但那里的一切仍是我的骄傲。毕竟付出了半生的心血。茂兰的物种多样性自不别说,还有就是神奇的喀斯特森林湿地。

茂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是15。3℃,一月平均气温为5.2℃,七月平均气温是23.5℃,年降雨量是1700毫升,集中分布在4-10月,海拔高度在430-1078.6米。整个区域内除板寨等极少数地点覆盖的少量砂页岩或炭质页岩外,绝大部分区域都主要是由厚达两三百米的石灰岩或白云岩构成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形态有峰丛、洼地、槽谷、盲谷、漏斗等,属裸露型喀斯特,可以称为“典型的喀斯特生境”,仅按地被物测算,岩石裸露率达90%以上。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嶙峋、裸露的岩石上却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且森林覆盖率和森林郁闭度都高达90%以上。

按照所处的地带,这里的林型本该是常绿阔叶林,但由于强烈的喀斯特作用,以及喀斯特地区特别的水文生态效应,使得这里的森林类型变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是世界同纬度地区残存下来的一片相对集中、原生性强、相对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它为全中国仍至全世界提供了喀斯特森林的原始自然本底。

1987年建立了贵州茂兰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网。2007年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保护地带。从此登上了国际舞台。

喀斯特地区由于岩石的可溶性决定了地表的千窗百孔,加上纯质石灰岩或白云岩溶解后可残留物极少,导致了形成土壤极为困难,要想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得消耗漫长的1-2万年。所以,在喀斯特地区就形成了土壤零星浅薄、基石强烈透水的特点,导致喀斯特地区的普遍特征是荒芜、干旱,也就决定了贫困。然而,有了森林覆盖的喀斯特地区完全改写了喀斯特的定义,茂兰喀斯特森林的存在,创造了独特、罕见的喀斯特森林湿地。

不同于其它类型的湿地,喀斯特森林湿地是由无数、无处不在的喀斯特泉、喀斯特潭、地下河的明流段、溪流、喀斯特森林沼泽、喀斯特滞留泉、喀斯特森林沼泽等组成的综合体。而且对喀斯特森林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湿地有很大差别,即是零星的、不连续的、可变的。在整个茂兰保护区中,除北部地区较少分布外,其余地区均有喀斯特森林湿地的分布,全保护区总面积六分之一以上的为湿地,面积约有3300公顷。

除了以沼泽形式存在的地表湿地,喀斯特地下湿地显得更加神秘。茂兰保护区内陆下河系发达,有三条地下河系,总长约70公里,地下水露头形式多样,因其出露特征及形成条件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下降泉、上升泉、多潮泉、潭、地下河天窗等。其地表水系不发达,自北西向南东主要有瑶兰河、五加河、洞腮河、瑶所河及板寨河五条地表河流,其中,瑶兰河流向北西,注入漳江,其余流向东,注入三岔河。这些地表河流分属区内的三条地下河系,均是地下河流的局部段落。谁也不清楚在地下河里每天发生着什么,但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地下河生态系统有其独特的物质能量流动规律,还是一片有待人类研究的处女地。

喀斯特森林湿地最特殊的两个类型是喀斯特森林滞留泉及喀斯特森林沼泽,它们是森林滞留水的两种表现方式。由于森林植物根系的机械破坏作用以及分解的植物残余物、腐殖质所产生的大量有机酸、游离二氧化碳而使水中含有大量碳酸和有机酸的化学作用,促使地表部分喀斯特裂隙发育,而这些裂隙又不断被枯枝落叶垫积层填充、堵塞,促使大气降水不能迅速全部下渗,停留在喀斯特裂隙和枯枝落叶层的孔隙中形成了森林滞留水。按其滞留的地形部位可分为:森林滞留泉和森林滞留沼泽两类,森林滞留泉是指滞留水沿斜坡由地表裂缝渗出形成的泉点。这种类型遍及全区,凡喀斯特森林茂密的山麓斜坡下,漏斗、洼地中、山鞍坳口上均有分布,致使区内到处是泉水淙淙,流水潺潺。森林滞留沼泽是指滞留水在平缓低洼的地貌部位停积,积水成塘,形成沼泽。

据调查,茂兰喀斯特森林及依附于它的喀斯特森林湿地内分布有维管束植物148科、408属,801种。兽类59种,隶属8目24科41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1种。鸟类12目28科103种。其中赤腹鹰、鸳鸯、绿翅鸭、白鹭等30余种为湿地鸟类。此外,两栖、爬行、鱼类资源也十分丰富。特别是在喀斯特洞穴湿地中,茂兰瘰螈、巨须金线鲃、荔波盲高原鳅、茂兰米虾、珍蟹等茂兰特有的种类正在以新种的形式逐渐被发现,更加显示了喀斯特湿地的神秘。

茂兰喀斯特森林及依附于它的喀斯特森林湿地不仅具有显著的生物学保护价值,而且最关键的是它还为当地社区提供了安全用水,然而,由于当地贫困少数民族社区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以及低效率的湿地管理方式,喀斯特森林湿地正处于严重的威胁下:如社区民众砍伐薪柴,致使喀斯特森林被破坏,森林滞留水补给减少,喀斯特滞留泉逐年干枯。特别是对喀斯特森林沼泽的开垦,直接打破了喀斯特湿地生态系统。

随着保护与社区发展工作的开展,生态旅游替代了对喀斯特森林资源的原始索取,慢慢地让山更青水更绿,群众却更富裕。也证实了一个道理,只要科学地对待自然,自然的回报将让你更加欢喜。绿水青山,终究成为金山银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