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到草海来看鸟

 生命的探讨 2021-05-17

         黑颈鹤分为东部种群和西部种群,西部种群在青海、西藏和新疆等地繁殖,到西藏南部、印度北部的尼泊尔越冬,而东部种群在甘肃、四川繁殖,到贵州和云南越冬。东部种群的最大越冬地就在贵州西北部的威宁草海,大约有两千多只。

   草海位于乌蒙山麓腹地,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城的边上,是贵州高原上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草海形成于15万年前,在距今3000多年前古草海曾一度干涸成为盆地。据史料记载,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七月,“落雨四十昼夜,山洪暴发,夹沙抱木”,把盆地大部分落水洞堵塞,水淹盆地,形成南北两海。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又“水忽大涨,两海遂成一海,名曰草海”,面积达45平方公里。


   通过多年的演替,草海已经成为稳定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具有底栖动物121种,鱼类14种,两栖动14种,爬行动物19种,鸟类222种,其中水鸟有80余种,是构成草海鸟类资源的主体。水鸟中数量较多的类群主要有:雁鸭类、鹤类、鹭类、秧鸡类、鸻鹬类。此外,还有部分数量比较少的类群:小鸊鷉、普通鸬鹚等。

每年黑颈鹤从北方来到草海,经过约五个月的越冬期(最短130天,最长170天),春季重新回到繁殖地。这期间经历的太多故事,生死相依,风餐露宿,过中苦痛只有黑颈鹤自己自知。

也许是黑颈鹤感念到了威宁人民的友好,越来越多的黑颈鹤到草海越冬,2011-2012年1300只,2013年1450只,2014年1700只,2015年2000余只,2016年2200只,今年不知道还会增加多少只。鹤儿们白天分散到周边农田取食,夜晚就聚集在胡叶林、阳关山、朱农湾、吴家岩头、簸箕湾和锁黄仓海子等夜栖地。鸟类的增加对夜栖地空间和越冬期食源需求更多了,鸟儿们放心吧,我们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良好的夜栖地和充足的食源,在草海周边种植有毛稗、洋芋和水莎草等。

就像商量好行程一样,灰鹤、斑嘴鸭、赤麻鸭、斑头雁的先头部队都已经于10月26日同期到达,这几天正在迅速增加。已经习惯了草海的钳嘴鹳在水草中跳舞,牛背鹭正和牛说着悄悄话,夜鹭和白鹭赶过来偷听。只有那苍鹭独自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一幅独孤求败的样子。按以往的经验,黑颈鹤的到来也就在这几天,因为繁殖地传来消息,它们几天前已经开始聚集迁徙。还有几天,草海的鸟儿会达到十几万只,那场面,不用我去形容。就在那阳光明媚的冬日,我在草海等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