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叶黄杉的气质

 生命的探讨 2021-05-17

黄杉叫“杉”,却是松科黄杉属的种类。是一种优良的建筑用材树种,又是常绿乔木,一般树干端直,其材质坚韧,纹理细致,弹性良好,是修建房屋、桥梁的上等用材,也是车辆、枕木、家具、农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的上品。

全世界共有18种,中国有5种,即短叶黄杉、澜沧黄杉、华东黄杉、大果黄杉、黄旗松、黄杉、台湾黄杉。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省区,如台湾、福建、浙江、安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湖南、湖北等。一般生长于海拔800-1200米的山地,阳性树种,天然更新良好。

除短叶黄杉外,其它黄杉都生长在土壤条件相对较好的中性或酸性土壤上,而只有短叶黄杉,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气质。

在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几乎每个山头的高度都差不多,短叶黄杉就长在石灰岩山接近顶部或坡中上部,海拔800-1000米的地方,对坡度没有太高的选择,0°-35°的疏林中都有。那一个区域的生长环境极为恶劣,很少看得到土壤,即使在相对平缓一点的地带有一点土,土被不连续,仅存在于一些石沟石缝中。立地条件相当差,能够在这些区域生长的树木并不多,只有圆果化香、荔波鹅耳枥、岩生鹅耳枥等少数几个落叶树种与短叶黄杉为伴。林子下面也时常会有一些悬竹分布。为了吸收深层水分养分,其根系深置于岩石裂缝中,有的甚至直接穿进岩石。

也许是因为长期的环境条件所局限,使得短叶黄杉练就了一套特殊的本领。耐旱性强,有时候一两个月都不下雨,山里的许多树都不得不掉了叶子,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即使那些没有掉叶子的,也显得无精打采,半死不活的样子。只有短叶黄杉,就这么挺立着,那些短小的革质叶片,闪着诱人的光泽,还是那么朝气蓬勃,还是那么郁郁葱葱。

在石山上是没有人去栽种树木的,也没有办法去栽种,那里的树木完全靠自己天然更新。短叶黄杉4月开花,10月球果成熟,慢慢张开了鳞被,那些健壮的种子在小翅的带动下,随风飘散在山野里,或大树附近或较远的地方。到了来年雨季,便长出了苗,努力地活下去,活下去。在残酷的竞争中,有些小苗可能会夭折,只有那些真正的强者,战胜了一切困难,长了起来,坚定地咬定青山不放松。于是,在那些接近山顶处,在那贫瘠的地方,有了坚强的绿意。

虽然那些短叶黄杉的径级小,高度低,分枝矮,不像是什么大材,但只有它站在那里,迎着风雨,傲视着山里一切。虽然生长极为缓慢,三、四十厘米胸径树木也许年龄已经有七、八百年。在这七、八百年里,与它同时出现的树木也许早已经死去,甚至连尸骨都已经荡然无存,早已经化作泥土回归了大地。只有它,依然耸立在那里。向一侧伸展出去的枝,像是在向远客招手,又像是在为逝者送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