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客黑颈鹤

 生命的探讨 2021-05-17

        等黑颈鹤来草海,应该还有个把月。但在它来之前,一定有许多人与我一样,早以为它心潮澎湃。算着日子,打听着消息,总会在傍晚时分仰望天边,真希望那日思夜想的身影在天际出现,于是,一起度过一个快乐的冬天。忍住,必须忍住,因为,现在还只是秋天,还得等待30多个日夜,还得等700多个小时。于是,为平息等待的苦逼,不如写上一段文字,也算是对鹤儿来前的预演。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国,爱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国,爱有树檀,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据说这一首《诗经》里的《鹤鸣》诗是想借鹤鸣以讽谕周王朝不重视人才,那些贤明之人都隐居到山里去了。但我仿佛看到的却真真就是一幅鹤鸣于岸,鱼祥浅底,绿树成荫,怪石嶙峋的画卷。也许我的功力不够,倒不如“猗猗绿绮琴,中秘云和音。一弹动鸣玉,再弹锵南金。翩翩玄鹤舞,幽幽孤凤鸣。嗟哉尘俗耳,折扬听哇淫。”那般来得直接,把这听鹤的感觉描绘得惟妙惟肖。

“双鹤俱远游,相失东海傍。雄飞窜北朔,雌惊赴南湘。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不惜万里道,但恐天网张。”更是把个鹤性与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写出了鹤的生态知识,活动于湿地,有迁飞的习惯,有固定的伴侣。

鹤在中国文化里是占有重要地位,泱泱几千年,纠缠不休,可谓深入骨髓。正是那首《鹤鸣》为我们今天留下了两个成语,即“鹤鸣九皋”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鹤赋予高冷的气质,来一个“鹤立鸡群”。甚至把鹤与神仙联系在一起,认为鹤是仙家的使者,于是有了那些想像中的天宫图,有了松鹤延年,有了那么多的传说故事。那一首“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幽幽。”那种伤感与失落,看得人都心痛。

不管是敦煌壁画里的形像,还是庙堂深藏的图文,甚至是那些偏僻的民族地区雕梁画栋的房梁上,那些逝去者的墓碑上,都不乏鹤的身影。只是各地能接触到的鹤类各有不同,说不清所指的具体是哪一种。

全世界共有15种鹤,其中有9种鹤在中国有分布。丹顶鹤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盘锦等地,约有600-700只在江苏盐城、山东黄河三角洲越冬,其余的到日本、韩国、朝鲜等地越冬。丹顶鹤差一点就成了中国的国鸟,就因为它那国际通用的拉丁名称,使得中国的国鸟至今还未确定。白鹤不在中国繁殖,只是在中国的东北、内蒙古、鄱阳湖、洞庭湖等地越冬。白头鹤约有1500只在江西鄱阳湖越冬。赤颈鹤曾经在云南西部和南部有分布,但2002年后没有再在中国发现。白枕鹤与丹顶鹤的繁殖地基本重叠,在中国约有1500只。灰鹤是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鹤类,北方繁殖,南方越冬。蓑羽鹤约有1000余只在中国繁殖。沙丘鹤在中国东北也有分布。黑颈鹤主要在中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肃、贵州、云南分布,约有11000只,有300在不丹越冬。看到了吧?中国的大多数地方都有鹤分布,或越冬或繁殖,难怪在中国鹤文化那么深远。

15种鹤中,黑颈鹤是最晚发现的鹤种。1876年,俄国探险家尼古拉·普尔热瓦尔斯基在青海湖采集到一只鹤的标本,是个大个子,头顶也有“丹顶”,但却与之前已知的14种鹤都有所不同,颈部三分之一的羽毛都是黑色的,于是命名为黑颈鹤。由于高原上的特殊气候条件,并没有真正搞清楚黑颈鹤的生物学特性,甚至连具体的分布地都没法搞清。直到近几十年,才算对黑颈鹤有了真正的了解,有一群科学家专门研究了这个晚知的物种,搞清楚了它的分类学特性、繁殖习性、迁飞路线、分布特点等。

黑颈鹤一般体长110-120厘米,体重5-7千克。体羽灰白色,头部、前颈及飞羽黑色,尾羽褐黑色。头顶前方裸区呈暗红色,三级飞羽的羽片分散,当翅闭合时超过初级飞羽。与丹顶鹤的亲缘关系较近,同属大型鹤类,只不过一个在低海拔地区,一个却只活动在高原。黑颈鹤是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鹤类,栖息地一般不会低于海拔2000米,是真正的高原鹤类。在它活动的区域,不管是藏羌文化还是彝蒙文化,都把黑颈鹤与人神联系起来,更认为黑颈鹤是仙人的化身,所以黑颈鹤被人们称为高原仙子。特别是在西藏,把黑颈鹤作为了人物的化身。因为对传说中的格萨尔王的崇敬,作为“格萨尔王的牧马者”的黑颈鹤,成了他们连接自己与神灵的承载,因此对黑颈鹤格外亲近。

黑颈鹤的繁殖地一般都选择人迹罕至的高原湿地,如青海三江源、青海湖,西藏北部与青海交界地区,甘肃与四川交界的大若尔盖地区,甘肃北部的盐池湾保护区等。在天然湖泊中的小岛或水草丰富的沼泽中选择一处隐蔽地筑巢,巢址周围一般要有天然屏障作为防护带,当然防护带面积要足够大,以保证幼雏不至于被其它动物伤害。

黑颈鹤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那些已经成年的亲鹤一般都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陪伴它们一冬的孩子也该自己成家立业,有时在越冬期就已经相好了对象。所以,每年4月开始,落脚不久的鹤儿从四处找来草杆细枝,精心地搭巢建舍,营造自己的小天地。如果时间充裕,有时筑巢期要花费一个半月,筑一个又大又漂亮的巢。但选择一处好的巢址并没有那么容易,往往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如果时间紧张,害怕错过繁殖期,仅用半个月时间草草搭建一个简易巢也可以产卵繁殖。

自己有一幅好身体,是儿孙后代强劲、基因得以延续的关键。长期的自然选择,黑颈鹤也懂得了这个道理。吃了一冬的素食,又经历了长距离的迁飞,在产卵前的动物性蛋白质的补充似乎变得非常重要。初来乍到的高原上刚刚经历了冰天雪地,并没有那么多的食物来源,倒是那些食草动物的粪堆里居住有不少昆虫的幼虫,成了黑颈鹤补充能量的首选。当然,如果有机会,捕食鼠兔、白骨顶的幼雏等会更加具有吸引力,总之以最直接的方法迅速补充能量和蛋白质。

4月初至6月中旬是它们产卵的季节,一般产两枚卵,通过30-40天的孵化,小鹤就破壳而出了。不过从筑巢、产卵到孵出小鹤,要经历一系列的考验。由于水位的变化,那些本来选好了的巢址可能已经不能用,即便是已经筑好的巢,也可能由于水位变化而消失。产了卵,孵出了小鹤,有可能被野狗、狼、狐狸等将鹤蛋偷吃,就连乌鸦都要可能去偷鹤蛋,还有可能被放牧的牲畜破坏。这期间亲鹤会一反温文尔雅的常态,变得异常凶狠。若遇到狼、狐狸等接近巢穴或攻击幼雏,亲鹤还会仰天高叫,呼喊周边的鹤来帮忙一起驱赶来犯之敌。它们扑腾着,用它那强劲的大嘴叨向狼头,狼也会落荒而逃。

在冬天来临前,这些身材高大、体态优雅的大鸟慢慢集成小群,南迁到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南麓和云贵高原去越冬。在大若尔盖地区繁殖的黑颈鹤会大约有4000余只,它们选择的越冬地就是云贵高原的湿地。其中云南有四个固定的越冬地:大山包、会泽、拉寺海、纳帕海。贵州就只有一个草海。这些越冬地在黑颈鹤的记忆中不会忘记,每年总是会准时地到来。大约2000多只黑颈鹤会选择来到贵州草海,占据了云贵高原越冬种群的一半。那里是它们越冬的首选,就像那首《北方飞来的黑颈鹤》所唱的那样,“北方飞来的黑颈鹤,请到草海来做客,这里的湖水最甜,这里的鱼虾最多,这里的乡亲最多情,最喜欢你跳舞唱歌…”,草海真就已经把黑颈鹤当成了亲人。

首次在贵州发现黑颈鹤时其实没有那么光彩。那时草海还不是自然保护区,草海边居住着彝苗回汉等民族群众有几万人,人们不仅依靠草海的土地和水耕种粮食,也直接向草海要食物。饥饿让人们失去了太多的禁忌,除草海水面上布满了密集的渔网,草海的岸边也安放有大量的“扣子”,那些越冬的鸟类稍不注意就成了人们的口中之食。1975年,鸟类专家吴至康先生也是在菜市场发现了半个鹤头,才揭开了草海有黑颈鹤分布的事实,开启了草海黑颈鹤保护的历史。

这黑颈鹤是什么时候开始在贵州草海越冬,还真就没有明确的记录。就连这草海,也是经历了好多次的演变。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草海形成于15万年前,只不过是喀斯特地貌上两个堵塞了的洼地,长期淤积周边冲来的枯枝落叶,慢慢地形成了一层泥炭沼泽。在距今3000多年前古草海曾一度干涸成为盆地,长上了草,变成了放马坪,只不过沼泽从来没有消失。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七月,“落雨四十昼夜,山洪暴发,夹沙抱木”,把盆地大部分落水洞堵塞,水淹盆地,形成南北两海。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又“水忽大涨,两海遂成一海,名曰草海”,面积达45平方公里。

各种野生动物选择了草海为家,也许那时候黑颈鹤就已经在那里欢快地歌唱。但是到了1958年,草海的厄运来了,为了得到更多的耕地,开始了排水造田,使草海的面积减少到31平方公里。更可怕的是,来这里越冬的鸟类成了人们补充营养的食物来源,大量的鸟类成堆成堆地放在街边叫卖,以至于1962年昆明动物所到草海区域调查时,只发现了灰鹤,没有发现黑颈鹤。1972年再次进行大规模人工排水,使水面仅存5平方公里。

1975年吴至康先生发现鹤头后随即进行了仔细调查,居然在草海发现了35只黑颈鹤。198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草海水域,1982年水面恢复到25平方公里,1985年成立了草海自然保护区,草海的生态环境得到逐渐恢复,生活在这里的生灵开始重返家园。

草海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为了保护黑颈鹤,管理部门做了大量的努力,虽然黑颈鹤的威胁仍然存在,但已经改善了许多。水质在向好发展,的水生植物丰富,挻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各自拥有各自的生态位,或杂或纯,使草海的植物覆盖度达到80%以上,形成了“水下森林”,仅在草海生活的动植物种就有2000余种,为草海的生灵提供了较好的栖息环境。

越冬期黑颈鹤主要取食植物性食物,特别喜欢草海边那些水莎草的块根和那些水生植物的根状茎,当然,草海及周边农田的植物根茎、散落的谷物等,也是到这里越冬的鸟儿钟爱的食物。草海宽广的湿地和周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为越冬鸟类提供了保障,所以每年冬季有10余万只鸟儿到草海越冬。黑颈鹤用它那伟岸的身躯和嘹亮的歌声,成了草海越冬鸟儿中名符其实的明星。在越冬地它们会形成一两百只或更大的群,在湖泊湿地及周边的旷野和农田觅食,它们知道哪里有它们过冬的食物。每当夜幕降临,为了尽可能躲避天敌,它们会聚集在沼泽地水草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像神圣的哨兵。

我们听不懂黑颈鹤的语言,但我坚信黑颈鹤是有语言的!它们总是有条不紊地来来去去,每次归来都会相互问候,用声音和动作告诉同伴这一天的见闻。第二天出去前,它们也会用声音和动作进行分群分工,把个日程组织得井然有序。

黑颈鹤的文化在草海区域传播,黑颈鹤的美丽人们看在眼里,黑颈鹤与当地群众的感情已经牢固建立。草海周边的人们可以为鹤忧为鹤喜,为了守护黑颈鹤,宁愿将赚钱的机会放弃。张尔军、刘广惠、赵庆军、孔令仓数不完的名字,都在为草海努力,在为黑颈鹤努力。他们知道,即使草海没有了,也许黑颈鹤会在其它地方依然活下去,但贵州就失去了这个物种,草海人也不愿割舍已经建立起的情谊。

每年的三月底,黑颈鹤从它们的越冬地飞到青藏高原北部的青海玉树草原、玛多黄河源、青海湖边、甘肃盐池湾或大若尔盖湿地繁殖。尽管在中途停息的时间很短,那里的人们也会加入到护鹤的行动里。爱鹤,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这黑颈鹤,已经牵动了中国人的心,因此有呼吁将黑颈鹤列为国鸟,让人们对它更加爱护。

飞吧,黑颈鹤,多少双眼睛目送你飞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