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就赵忠祥的不是声音,而是《动物世界》的场景

 生命的探讨 2021-05-17

赵忠祥去世了,把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20年元月十六日,2020年春节前。这个离鼠年还不到十天的时候,他却定格在了78岁,没有进入鼠年。

都说人死不言非,但这赵忠祥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就算是一般人都“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更何况他确实是个风云人物,几乎家喻户晓,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年龄的人,对赵忠祥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是否没有抵抗力的。

在我们年少时没有电视,至少很少有人买得起电视,可以不去理会那些什么主持人。但自从有了电视,赵忠祥解说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就深入了每个人的心。只要那种音乐响起,只要是听到了赵忠祥的声音,就仿佛看到了那种唯美的画面。

我是学野生动物的,研究野生动物也有30多年的时间。仔细看过、听过赵忠祥对《动物世界》的解说。我觉得他的那些解说中,真的饱含了对动物的了解和感情,是对一种事业的倾诉。因此赵忠祥甚至成为了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的名誉教授。赵忠祥的逝世成了许多人的悲伤事,也成了许多人议论的话题,把他那些陈年老帐都拿来筛一遍。

人无完人,出了名的赵忠祥也出现了绯闻,饶颖事件让他几乎抬不起头来。但这些并不能抹煞他对《动物世界》解说的贡献,以及那些与自然有关的宣传片的播音。他确实有独特的带有磁性的声音,但成就他把这种声音传播到祖国大地,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的,恰恰是《动物世界》的内容。

人从大自然中来,也是站在捕食与被捕食的两方博弈。因为学会了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使人迅速扩张并成就了成为世界的主宰,建立了属于人类的领地和空间。但无论如何,在人的骨子里,在人的潜意识深处,还是离不开动物的属性。那些《动物世界》的奇闻异事,那些远离人类社会的动物们专属的秘密,让人们不能拒绝,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当然,这种感情是复杂的,有些是敬佩,有些是了解,有些是一笑而过,有些是打起主意。在《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智慧,被人们学习利用,可怜的是这些动物少有得到人们去尊重。

赵忠祥对《动物世界》的解说,用他那带有磁性的声音,也算触动人们的灵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褒扬人类的文明行为,但我们却掠夺着其它生灵的生存空间,掠夺着那些与我们同在地球上的生命,我们谈何文明?大自然的生态伦理我们应该去尊重和敬畏,而不是去打破与偏离。

赵忠祥的去世,在一片悲声的时候,也有许多其他的声音。觉得他不过是利用他特有的声音,成了他敛财的工具。我总觉得,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劳动获得报酬和利益,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人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东西,人总希望别人都高尚。总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画有一个圈,总不希望有人站在这个圈外。因此,对赵忠祥的去世,有人说他一直只知道追求荣华富贵,一生都在为自己。我总坚信,只要是对事业有帮助的东西,去做总不会错。

如今,许多的生命正在减少,澳大利亚的山火烧死了数以亿万计的野生动物,让人们很揪心。地球上的人们,越来越感到孤独,而他们不知道这种孤独的起源。我们离开了许多的生命,包括那些一直伴随人类、追逐着人类,从非洲走向世界各地的野生动物。它们的消失让人类恐惧,但不知道恐惧的道理,恐惧来自于哪里?实际上是从其它正在消亡的动物的命运中看到了人类将来的命运。

我们今天的科技已经发达到武装到牙齿。我们通过计算机、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各种各样的无人的东西,无人机、无人驾驶电车、无人服务的银行等。但我不知道,当所有东西都无人以后,人还能干什么?人的地位又在哪里?乐趣又在哪里?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也是一种感情动物,只不过人有人性动物性两种属性同时并存。就在今天的生态文明背景下,有些人还依然沉浸在对野味美食的追求之中,用其它物种的生命来满足自身的胃口和愉悦。这种东西才是可悲的。也许他们就没能弄懂赵忠祥解说的《动物世界》里那些浅显的道理。

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总觉得,不是赵忠祥成就了《动物世界》,而是那些《动物世界》中让人揪心或欢愉的画面,那些动物精灵们智慧而滑稽表演,成就了赵忠祥的英名。赵忠祥的一生与《动物世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这种情谊已经超出了利用与被利用,也许正是他似乎已经明白了动物世界里的道理。

今天我们已经能够吃饱喝足了,脱贫攻坚也让中国的贫苦百姓摆脱了多年的困境。同步小康,生态文明建设,正摆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人是清清楚楚的有这样一份感情。我们对大自然了解多少?我们的行为还会造成多少物种丧失生命?

  冷风在吹,小雨在飘,眼看就到了鼠年春节,那些掉光了叶子的树枝还在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