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阳光下的罪恶得以铲除

 昵称54242610 2021-05-17
代结束语

一段时间以来,我每天一大早便驱车赶往位于芜湖城东新区的市公安局“上班”。刑警支队的同志临时为我安排了一张办公桌,方便我在那里查阅最近十余年芜湖重大命案的案卷材料。

这些案件不少都曾见诸媒体,但也许是因为芜湖的刑侦部门对办案宣传比较低调,以往的报道内容往往蜻蜓点水、点到即止,一些记者的线索来源可能主要出自一纸起诉书、判决书或者办案部门的一份通稿,以致此前我对许多案件印象都很模糊,对刑警们在案件侦破过程中所经历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酸甜苦辣、爱恨情仇更是知之甚少。

反复查阅案卷中那一份份问讯笔录、证人证言、鉴定意见、验尸报告、图片资料、电子数据、被害人陈述、现场勘验笔录……还有办案民警对每一个案件的总结汇报材料,我感慨良多、深受触动,一幅幅犯罪嫌疑人凶残作案、受害人家属悲痛欲绝、办案民警爱憎分明和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的画面,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的面前。

这些年来,尽管芜湖市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与日俱增,但和谐的城市环境,依然不能排除不安定因素的存在;稳定的社会局面,依然有极少数不法之徒在肆意破坏。为了守护一方平安,为了铲除阳光下的罪恶,芜湖公安刑事侦查部队一直勇于担当、敢于亮剑,一马当先、尽心尽责、殚精竭虑、忍辱负重地充当着平安芜湖的金色盾牌。

我查阅案卷使用的是刑警邢洪飚的电脑,他是刑警支队的“老干探”,年轻的同事们多以“飚哥”称之。飚哥年轻时学过散打,属于一人能放倒三两个歹徒的“猛男”;用曾经干过公安的芜湖文联办公室主任袁道友的话说:“阿飚是令犯罪分子胆寒的狠角色!”。

可由于长期办案身体严重透支,今年48岁的飚哥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每天上班都自带干粮控制饮食。不过一旦遇到大要案领导命他出马,他照样会像年轻时那样废寝忘食地冲锋陷阵,不会计较个人得失。

在我随后的实地采访中,好几次都有飚哥陪同,我发现所采访的不少命案飚哥都曾参与侦破。但当我提出给他做一篇“办案民警速写”的时候,他却把球踢给了别人:

“你还是采访老翟吧,他比我会讲。”

“王建破案是把好手,值得你去采访。”

然而,当我按照指引找到飚哥推荐的其他刑警采访的时候,他们也都踢起了皮球:

老翟说:“过奖了,不好意思,办案审讯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

王建说:“王宏金案一定要采访江世贵,我不必专门做一篇。”

刑警们在个人宣传上表现出的低调和推让,让我看到了一种团队精神。恐怕正是这种凝心聚力和团结协作,成就了芜湖刑警多年来“命案必破”的荣光与辉煌。

回望芜湖公安过去侦破的一起起重大命案,没有一起不是上至市委常委和公安局长、下至普通片警和联防队员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方才得以攻坚克难。

每一起重大命案发生,查出真凶、缉拿罪犯总是宛如大海捞针。勘验、走访、摸排、比对、图侦、网侦、技侦、搜查、蹲守、追捕、伏击、审讯……几乎没有哪一项工作不是海量,没有哪一项工作不是依靠兵团作战。这一起起重大命案的侦破、一个个亡命之徒的落网,不仅得益于刑警队员们彼此间的默契配合,同样也离不开跨警种、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团队协作。

正像芜湖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胡建平所说:“破案靠的是团队作战,犹如一支球队,需要球星的灵光凸显,更需要团队的整体协作和紧密配合。”

诚哉斯言!

正因如此,本组系列报道所浓墨重彩的十大命案和十名办案民警仅仅是一个缩影、一方代表,所记录的仅仅是芜湖刑侦史上的几组片段、几幅画面。这些命案也许并不都是最惨烈的,这些民警也许并不都是最优秀的,但通过再现这些案件惊心动魄的侦破过程,通过走进这些办案民警的内心世界,也许我们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能够明白在江城芜湖这座美丽的城市里,为什么一方平安得以守护、为什么阳光下的罪恶得以铲除。

让我们共同为芜湖刑警点赞!为平安芜湖叫好! 

END

芜湖媒体凡夫

评天下事

写身边人

看名人景

抒凡夫

谢谢您阅读我的文章

也欢迎您的报料

我愿意为您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