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迎来批量高管加盟!

 昵称72526320 2021-05-17

艳姐说

今年3月2日,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揭牌仪式在北京市丰台区正式举行。

在这次揭牌仪式上,汤磊以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执行总裁身份出席,分管相关范围内的业务拓展及开发经营;与此同时,中梁控股高级副总裁马飞则兼任驻场COO,对重大业务的模式模版及产品策略进行赋能支持。

汤磊曾是碧桂园天津区域总,去年2月碧桂园的那场组织调整中,汤磊因个人原因辞任,入职中梁控股集团副总裁。

汤磊去年生日请了不少老部下共同庆祝,席间,他向这些碧桂园的老朋友们透露了自己的履新消息。

觥筹交错间,很多人心中已然隐隐有了决定:跟随这位老领导的步伐大干一场!

一切并没有来的太晚,在汤磊正式坐镇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的两个月后,就有一批碧桂园人开始在这里打卡上班了:

算上汤磊,这个新成立的集团中最起码有13位中高管曾有过碧桂园的履历。

追随着汤磊的步伐,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以碧桂园团队为基础搭建出集团的管理框架,同时还吸纳了外部房企高管,包括来自融创、阳光城等知名标杆房企的管理层。

01 来自碧桂园的超级团队

加盟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的队伍中初步统计有3人有过碧桂园北京区域背景,3人有过碧桂园河北区域背景,1人来自碧桂园山西区域,5人有过碧桂园天津区域背景。

碧桂园北京区域的3人分别为:

现任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助理总裁东辉,分管集团投融策营工作;

现任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投资中心总经理陈龙;

现任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投资副总经理高侃。

碧桂园河北区域的3人分别为:

现任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京西区域公司董事长赵楠;

现任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京西区域公司运营副总经理邓大治;

现任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京西区域公司营销副总经理金璇。

碧桂园山西区域的1人为:

现任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区域公司董事长张羽。

碧桂园天津区域的5人分别为:

现任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京东区域公司董事长来海军;

现任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京东区域公司天津事业部总经理张腾;

现任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京西区域公司黄骅事业部总经理王跃;

现任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京南区域公司董事长柴国文;

现任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渤海区域公司常务副总张耀辉;

但其实这些高管虽早期有碧桂园背景,但很多已离开碧桂园多年: 

比如助理总裁东辉,有着丰富的营销管理工作,曾历任碧桂园北京区域营销总经理、品牌营销中心16区营销总经理、北京区域副总裁,后任阳光城集团副总经理等职; 

投资中心总经理陈龙曾出任碧桂园北京区域投资总监、执行总裁,后赴任隆基泰和集团投资中心总经理。 

京西区域公司营销副总经理金璇曾出任过碧桂园营销17区助理总经理,后任正荣地产环渤海区域营销总。

贾贺原碧桂园北京区域工程总经理,早期离开后历任华夏、佳兆业等高管岗位,现任中梁京津冀工程中心总经理。 

在这些人中,有来自投资、营销、成本、运营等不同条线的高管 

而此次出任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区域公司事业部总经理、区域部门一二把手的都是曾是碧桂园项目总,比如: 

京东区域公司天津事业部总经理张腾、京西区域公司运营副总经理邓大治、京西区域公司黄骅事业部总经理王跃、渤海区域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耀辉。 

出任区域董事长的基本都在碧桂园做到了区域执行总裁、助理总裁,比如: 

区域董事长张羽,曾是碧桂园山西区域助理总裁,成本出身,同时还有着万科的工作经历;京东区域公司董事长来海军,曾是碧桂园天津区域执行总裁;京西区域公司董事长赵楠,曾是碧桂园河北区域助理总裁兼执行总裁;京南区域公司董事长柴国文,也曾从碧桂园天津区域多项目总做到区域执行总裁,后离开碧桂园加盟东投集团。

02 中梁重提京津冀背后

如果回顾中梁的京津冀发展史,会发现它对于京津冀的态度颇有些暧昧。

虽然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方才成立,但这并非中梁第一次踏足京津冀。

早在2017年,中梁就已成立京津冀区域,但这个动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匹配中梁的全国化规模扩张。

那时候的中梁,几乎是平均三天就能拍下一块地,自然也少不了涉足作为发展核心之一的京津冀。

2018年年末,彼时正处于IPO关键时刻的中梁突然在内部宣布裁撤掉整个京津冀区域集团。

中梁也在那时急速退出京津冀。

而不过两年多的时间,伴随着粤港澳发展集团、长三角发展集团相继成立,中梁重提京津冀。

对于中梁这一波说退就退、说进就进的骚操作,很多人直呼看不懂。

但从某种层面来说,这其实恰恰是中梁战略正确的表现。

当初的退,一方面是因为深耕长三角的中梁想要真正打开京津冀市场并不是件易事,风险并不小。

另一方面原因如今也已然清晰:中梁退出京津冀的这两年,相较于长三角、大湾区持续向上的势能,京津冀市场可谓是一片惨淡,持续的市场下行也让不少重仓京津冀的房企摔了个大跟头。

而彼时的中梁在IPO的关键时刻,最重要的就是求稳,并且将所有的风险降至最低,所以当时的中梁选择了当断即断,狠心退出了发展并不成熟的京津冀区域。

而如今中梁选择重提京津冀的逻辑也不难理解:

1、中梁的规模效应已然起势,京津冀的布局必不可少

早期中梁涉足京津冀时尚不足千亿,而今中梁规模已在朝2000亿逼近,从全国化发展来看,京津冀的布局不再可有可无,相反,这一环至关重要。

2、环京市场基本触底,房企开启抢地模式

经过这两年的市场下行,环京市场也基本触底了,换句话说,如今恰恰是房企进入京津冀的最佳时机。

而近期北京、天津等在集中供地时的市场反馈已然表明了一切,北京土拍屡屡封顶的背后是:房企们依旧看好京津冀。

3、第二次涉足的经验加持

另一个小的层面来说,第二次涉足京津冀的中梁在第一次的经验和教训过后,必然会更容易摸透京津冀市场,更稳健的布局。

中梁自己官方给出的回答是:此举是为了进一步打造中长效生态治理体系,打开京津冀都市圈业务,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重提京津冀甚至直接组建京津冀发展集团,背后蕴藏着中梁董事长杨剑对其不小的期望,杨老板给汤磊划下的业绩目标是:60亿。

掌舵的人有了,将士们何在?

于是,就有了这一批曾经有过碧桂园背景的人加盟,一起与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二次出发,冲刺60亿。

03 碧桂园系加盟中梁京津冀背后

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再来看这一次碧桂园系加盟京津冀发展集团,可以说是惊讶有之,但并不算太意外。

杨老板的诉求无非是通过一群精兵猛将带领这个新成立的集团助力中梁业绩的进一步增长,而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这样的目标,对人的要求并不低。

而碧桂园的这一批人胜就胜在契合度比较高。

1、“专业充分对口”

首先,这一批人皆曾在不同时间就职于碧桂园北京区域、河北区域、山西区域、天津区域,来到中梁京津冀发展集团,完全是专业对口。

用过往在碧桂园的丰富操盘经验,在自己最熟悉的区域,这些职业经理人完全能发挥出最大的势能。

2、几乎没有磨合期

其次,从管理模式上来看,中梁素有小碧桂园之称,二者发展模式、战略打法都很接近。

碧桂园系高管与中梁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几乎没有磨合期,高管一上任就能快速上手。

3、团队凝聚力强

最后,纳入曾在同一体系的高管,意味着打起配合战来也会更默契,本就是一起打过仗的兄弟,团队凝聚力也是骤然拼凑的队伍所无法比拟的。

这意味着,在当下几乎可以说是分秒必争的行情下,中梁这个新成立的京津冀发展集团能更高效地发展规模。

而之所以能够直接纳入,源自于两方面原因:

首先,汤磊自身号召力不小。这也是碧桂园系高管的一大特色——喜好团队作战,不管是当初的刘森峰还是加盟花样年的李万,也都是通过自身的号召力带了不少自己的团队加盟新东家。这些年加盟中梁的碧桂园人大多也是组团加盟的。

其次,杨老板对于职业经理人向来大方。一方面是钱,据说这次给汤磊的绩效考核压力也相较以往缩小了很多;另一方面是权——知情人告诉艳姐,杨老板给到几个发展集团的自主权都很大,允许职业经理人自己组建团队,这也是为什么汤磊可以纳入这些自己旧部的原因所在。

据说,杨老板在各方面也极支持,尽管退出京津冀有段时间,创立初期还是分了几个项目给到京津冀发展集团,也已经在河北沧州、衡水、山东潍坊等拿了几块地。

如今随着高契合度的碧桂园系加盟,在或将触底反弹的京津冀市场,中梁的60个亿的小目标是否能如期实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主编:张艳

责编:Nanako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不为商业用途,如果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