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有针孔眼,且内外都有壳—— 鹦鹉螺真的“有眼无珠”?

 nizijun 2021-05-17


  鹦鹉螺之所以被称为海洋中的“活化石”,是因为它们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依然保留了祖先特征,如螺旋外壳和针孔眼等。它是现存最古老、最低等的头足类动物。但如今鹦鹉螺的分布并不广泛,仅仅存活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与亚热带水域。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喻子牛团队,首次在国际上完成了鹦鹉螺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了这种古老软体动物的进化规律、针孔眼形成和生物矿化机制。

  该团队发现,分布最广泛的珍珠鹦鹉螺拥有目前头足类动物中最为紧凑的一个基因组,同时也是该类群中进化速率最慢的物种。关键性海洋环境进化事件导致了鹦鹉螺种群数目锐减,表明它对海洋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眼的进化被达尔文称为进化论中不可解释的“困惑”。鹦鹉螺的眼睛也相当特别——它缺少晶状体,只是利用感光细胞,通过小孔成像来调节视觉——是自然界中独一无二的针孔眼。它仅保留最简单的光信号传导通路和唯一的一种感光分子,这同时表明它缺乏对颜色的分辨能力。这种眼的进化,或许是为了让鹦鹉螺适应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说鹦鹉螺“有眼无珠”应该没有错,但正是这种特性,给研究者们探索眼的进化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和线索。

  “壳内化”则是头足动物身体进化的一次重要革命性事件。大部分头足类动物都没有外壳,像乌贼属于壳不发达形成内壳的种类,而章鱼则是壳完全退化消失,只有鹦鹉螺是现存唯一具有外壳的头足类动物,它拥有独特的外壳加内壳结构。它们的内壳主要由文石晶体堆积而成。研究者认为,这种文石或许是软体动物祖先壳形成的晶体形态,这或许揭示了软体动物生物矿化的基本规律。

  (文/BOBO 图为资料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