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部:报班勿跟风!家长:那该怎么选?

 音教艺术网 2021-05-17

5月11日,教育部召开通气会,并发布由十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文件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并建议家长不跟风报班,要根据孩子兴趣爱好理性选择


在这个物质水平飞速发展的时代,很多家长都愿意为教育加注,投入一部分资金,利用孩子的课外时间给他报一项或多项兴趣班,希望孩子能全面发展。

可以说,报兴趣班的孩子,十有八九。这样高的比例,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比如,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兴趣班,家长不知道如何为孩子选择,只能够随大流、跟风报,这样必然会导致一些孩子在学习时并不是兴趣使然,容易半途而废。

不盲目、不跟风

模范好爸爸沙溢就犯过这样的错误,据他自己所说,望子成龙的他曾经为儿子安吉报了十几个兴趣班,这也导致安吉对原先热爱的钢琴产生了抵触。

幸运的是,沙溢及时发现了问题,并且在与安吉钢琴老师的沟通后,认识到了跟风报班的盲目性,也懂得了尊重孩子的兴趣才能让孩子得到进步,才不会产生抵触的心理

父母想让孩子变得优秀本没有错,可是过度的高压教育却不可取。盲目地给孩子报兴趣班会给孩子太多压力,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失去原有的兴趣,积极性也备受打击,最后甚至放弃理想。

孩子是一棵幼小的树苗,家长不能揠苗助长,只有细心灌溉,给树苗所需要的养分才能让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

大家都喜欢的岳云鹏也是一位琴童家长,曾经在参加节目时,岳云鹏就谈到了关于女儿学音乐的话题。他说:“女儿喜欢小提琴,所以我就只给她报了一个班。”

岳云鹏虽然因为工作原因不能时常陪在女儿身边,但对于学小提琴这件事,岳云鹏一直都在默默地陪伴着岳麓一,妻子也秉持着严格的态度要求着女儿。

在坚持与努力下,岳麓一的进步明显,她的专业老师——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助理首席马魏家称赞其表现得不错

其实孩子们大多都很喜欢音乐,但是每日枯燥的练习也难免会让孩子陷入疲乏的状态中。而家长要做的就是要及时分辨出孩子目前状态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给予帮助。

学琴这件事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切记不可看到孩子短期没有进步就想放弃。往往家长对待孩子学音乐这件事的态度决定着孩子自己对待学音乐的态度,有时候一句“不学就算了”,会使孩子降低对音乐的兴趣,甚至放弃音乐。

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理性选择,并帮助孩子一直坚持下去,成为推动孩子进步的动力,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未来取得成功,收获更加幸福的生活。

该如何选择?

那么面对众多的乐器种类、音乐课程,家长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下面给大家一些建议:

在孩子4岁以前,骨骼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培养音乐兴趣、增加音乐知识的课程,比如奥尔夫课程或乐理入门课程;

日常可以多给孩子观看鉴赏类视频,让孩子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乐器;

钢琴可以很好的锻炼左右手协调能力,从而锻炼左右脑;

小提琴非常适合培养孩子的绝对音感;

如果孩子对于节奏非常敏感,那么可以试一试让她学习一些打击乐;

如果想为之后的升学做准备,那么选择一些相对小众的乐器也是可以的;

如果孩子热爱唱歌,那么声乐课和合唱是很好的选择。

在这里,给家长朋友们一个小建议,现在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培训班,基本都可以和老师商量试课,通过孩子学习不同乐器带来的最直观的反馈,为孩子选择最适合的音乐课程。

总之,不管为孩子选择什么课程,只要选择了就一定要陪伴着孩子坚持下去,如果你也认同的话,就请点亮右下角“在看”吧;也可以分享出去,让更多家长有决心陪伴孩子坚持下去。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