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故事 | 综述论文写作略说

 liyu_sun 2021-05-17
图片

ISSN 1005-3425

CN42-1348/F

双月刊


本次为大家带来的是《经济评论》2021年第2期的第9篇论文《经常账户研究的百年回顾:均衡、暂时失衡与持续失衡》,作者是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刘晓辉、任建武和张璟。欢迎大家阅读!

 导读 




摘要:本文立足三个经常账户核算等式,回顾了过去一个世纪中经常账户决定的研究。本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的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M-F模型、经常账户跨期均衡分析法和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方法等侧重考察暂时性的经常账户失衡,近年的研究则转向了经常账户持续失衡的讨论。研究发现,尽管经验证据并不普遍支持某种理论或理论假说,但预算盈余和实际汇率与经常账户余额分别呈现出统计上稳健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而近年来日益引起重视的金融发展、金融深化及人口结构因素与经常账户并没有表现出统计上稳健的相关性。本文最后对双赤字假说的经验检验及如何从人口结构和企业部门角度拓展已有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经常账户;汇率;贬值;贸易条件

2021-2

 论文故事

综述论文写作略说

刘晓辉  任建武  张璟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我们谈两点内容:一是过去二十年来国内经济学刊物发表的综述文章情况及综述性论文的作用,二是结合我们的论文谈谈写作动机、写作过程以及文章的组织架构。如果这篇短文能重新引起学界同仁和主要学术期刊对综述性文章的重视,于愿足矣。

先来看看国内主要经济类刊物发表综述性文章的总体情况及发展趋势。我们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粗略统计了2000—2020年期间,《财贸经济》《管理世界》《国际金融研究》《国际贸易问题》《金融研究》《经济科学》《经济评论》《经济学(季刊)》《经济研究》《南方经济》《南开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和《中国工业经济》(期刊以音序排列)等16种期刊发表综述文章的情况。要说明的是,首先,这些刊物是根据我们长期的学术研究经验主观选取的,可能遗漏了一些重要刊物。其次,这些刊物的选取不代表作者所在机构和《经济评论》杂志社观点。最后,我们统计的期刊没有包括专门发表综述文章的《经济学动态》,统计的综述文章一律不包括会议综述。

这个粗略的统计反映了一些问题。首先,2000—2020年期间,16种刊物共计发表了约357篇综述文章,年均发表17篇,平均每种期刊每年发表1篇综述文章。其次,横向看,发表综述文章最多的是《经济评论》,共发表69篇综述文章,占全部综述文章的比例为19%;第二是《世界经济》,共发表42篇,占比约11.8%。最后,从纵向的时间来看,2006年以后,国内学术刊物发表的经济类综述论文则出现了趋势性下降。高峰期2006年共发表37篇,到2017—2019年每年发表的综述论文下降至4篇,2020年则下降到3篇(部分期刊2020年第11、12期可能还未录入CNKI数据库)。即便是《经济评论》和《世界经济》两本期刊,2007—2009年以后,发表的综述文章数量也出现了显著的趋势性下降。

经济类学术期刊发表综述性文章的频次和数量在近年来出现显著的趋势性下降,我们推测这至少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系:第一个因素与传统有关。长期以来学界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看法,即只有学术领军人物才有资格撰写综述论文。我们并不否认这个看法。但是,在今天经济学专业分类日益精细的现实情况下,即便是学术领军人物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涉猎每一个细分领域,也因此不可能为每一个细分领域撰写权威性的综述。第二个因素与心态有关。很多人认为,综述文章的出路“窄”,难以发表,并且撰写好的综述文章费时耗力,在现今学术竞争激烈、学术评价严苛的环境下,撰写综述文章是一个性价比不高的事情。

应该说,出现上述变化应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和反思,因为综述性文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作用。首先,综述性文章有助于学者从宏观上理解和把握某一领域的研究发展脉络和学术思想的继承与拓展,也因此有助于读者和研究者深入理解某一问题在学科中的地位。其次,从非综述性的学术文章写作来说,好的综述文章能够为其他学术论文的写作提供背景知识,有助于作者撰写好学术论文的文献回顾,因此进一步有助于研究者精准地提炼文章的边际贡献。但是,据我们目前阅读范围来看,大量非综述性学术论文的文献回顾类似会议记录,仅仅是文献的罗列,从而难以将文献的发展脉络理清楚,所呈现出的学术思想也几乎是割裂的,难以看清学术思想的嬗变和继承关系,因此也就难以清楚地指出文章真正的创新和贡献所在。最后,对实证研究的文章来说,综述性论文还可以为实证文章的模型设定和控制变量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但是,很多实证类的学术论文可能正是忽略了前期文献脉络的梳理和综述,因此导致文章控制变量的选择比较随意,使实证研究存在遗漏变量的潜在影响,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拙作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环境规制对经常账户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19BJL1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我们在过去的研究生涯中,一直以系统的综述和文献梳理工作为起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秉承这一做法,我们在开展该项课题研究时,也首先进行系统的文献梳理和综述工作。课题涉及的综述性领域包括环境规制的影响和经常账户决定两个方面。这篇论文是关于经常账户决定的研究。在进入文献搜集和梳理的工作环节,我们才发现经常账户决定这个领域的文献量非常庞大,涉及的文献可以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关于外汇市场稳定性的讨论。

在进一步文献阅读和梳理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我们发现部分早期的文献已经成为经典命题进入了教科书,因此如果过度涉及和梳理早期文献不免陷入教科书式的写作陷阱。但是,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研究在理论思想上与早期文献存在紧密的继承和沿袭关系,如果忽略了早期文献的梳理,那么我们其实很难说清楚最近几十年的文献发展脉络,也难以说清楚最近几十年来文献发展的特征及其原因。几经权衡,我们最终还是决定将综述的研究时间拉长,追溯和系统整理过去一个世纪中关于经常账户决定研究的演变和发展,为我们了解这个领域提供尽可能全面而又重点突出的文献回顾和梳理工作。这个决定是冒着很大的发表不了的风险的。因为即使是愿意刊发综述性文章的期刊,也不愿意作者过多地回忆过去,尤其是一百年前的、似乎已经被“尘封”的文献。

论文投稿后很快就通过《经济评论》初审而进入匿名评审环节,大约1个月后收到了两位审稿人的匿名评审意见。在我们最近十年所经历过的期刊投稿中,这大约是效率最高的刊物之一。两位审稿人的意见切中肯綮,尤为重要的是一位审稿人提供了关键性的文献建议和帮助,同时两位审稿人均对文章应该重点论述的内容给出了详细而丰富的建议,对我们修改文章、提高文章质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我们因此欣然接受审稿人专业而宝贵的建议,对论文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重新写作了部分段落,以使文章重点突出的同时,又能基本反映过去一个世纪中经常账户决定研究的理论发展脉络。在论文编校过程中,编辑部的老师多次反复与我们确认文章的细节问题,逐字逐句改正了很多的语言表述问题和细节性错误。

在综述性文章发表日渐困难的现实情况下,《经济评论》仍然坚持刊载综述性学术论文,我们对此满怀敬意和感谢。正是有了这样严谨且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正是有了《经济评论》这样认真、敬业和专业的编辑老师,论文才没有沦落到束之高阁的命运,我们也才得以有宝贵的机会与学界同仁分享学术观点和创作历程。

本文的视频、论文简报和论文原文也在本日的推送中,可进入本公众号内页面查看,同时欢迎各位读者留言!

附本文题录:

刘晓辉,任建武,张璟.2021.经常账户研究的百年回顾:均衡、暂时失衡与持续失衡[J].经济评论,2:149-162.
刘晓辉、任建武、张璟,2021:《经常账户研究的百年回顾:均衡、暂时失衡与持续失衡》,《经济评论》第2期,第149-162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