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哨声声

 东营微文化_ 2021-05-18

柳哨声声

在鲁北农村长大的孩子对柳哨是不陌生的,那是不用花钱的玩具。小时候村里没有迎春花,柳树就是报春树,柳芽是经过漫长的冬天之后村里的第一抹新绿。“五九六九顺河看柳”,当漫长的冬天即将结束,那些榆树、槐树、枣树还在休眠的时候,远远就能看到沟渠边柳枝头一团团的鹅黄,如烟似雾。这时孩子们就开始盼望着吹柳哨了。气温在逐渐回升,孩子们仍穿着笨重的棉袄棉裤,在校园里、胡同里疯跑,鼻尖上渗着汗珠,红着脸,一边张大嘴喘气,一边解开棉袄扣子,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地使劲煽着衣襟。
柳枝刚刚鼓起芽苞时,孩子们就急不可待地折下一段来做哨。在某一天午后,不知哪里传出了一声悦耳的柳哨声。那是一种久违的乐音,听起来既陌生又熟悉,它掩盖了村里鸡鸣狗叫的嘈杂声,像一股清流注入了人们心里,让人眼前一亮,撩得人蠢蠢欲动。老人们听到了先是愣一下,瞬间又情不自禁地发一声感慨:这天暖和了,听见孩子们吹哨了。男孩子们听到哨声会马上跑到附近水塘边的老柳树下,双手抱树,两腿弯曲夹住树干,手脚交替用力,像猴子一样,眨眼间爬上了树杈,经过一番挑选,把喜欢的柳枝折断扔落地面,把又细又长的柳枝条盘成草帽戴在头上,学战争影片里的八路军打伏击的样子,其余的柳枝就用来做哨。
做哨的柳枝一般选筷子般粗的,要平整光滑,特别是不能有分叉或疤瘤。把柳枝捏在手中,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直到树皮松动与木质分离,拧的长度和手指差不多时,用小刀把柳枝截断,把树皮从粗的一端慢慢抽出,露出白嫩温润的木条。将青绿的树皮一端用手按压成椭圆状,再用小刀刮掉一小截外面的绿皮,一个柳哨就做成了。有的孩子专门找食指粗的柳枝做哨,那声音听起来很响,很粗,很闷,像老牛叫,我们叫它“大喇叭”。孩子们经常比谁的哨做得长,吹得响,谁一口气吹的时间长,经常憋得脸通红,头发晕,嘴唇发麻,舌头上涩涩的,还有些苦味,拿在手中往地上用力甩两下口水,继续吹。
柳哨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柳哨声或清脆或低沉,还有些单调,但是它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讯息,在这哨声中,人们开始脱下棉衣,修理农具,开始一年的劳作。

作者简介:行万里路,垦利人,70后,爱好多而不精。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那时的对联

年 画

暖暖的炭火

坐火车

卖 对 联

老 胡 同

村里的电影

老家的秋天

难忘青海湖

感受阳关

老 屋

烧 火

搓麦子

夜晚的时光

挑水

遥远的寒冷

中年入秋

那些老歌

收棒子

忆 恩 师

伏天的记忆

摸消息牛

难忘麦收

又是小麦吐穗时

做饭

清明节我想起了爷爷奶奶

买 菜

那时的月光

滑动查看投稿要求及其他信息

东微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晓娣   娟娟   茶醉   文姐

投稿要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