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最惨的“替罪羊”:被李自成酷刑折磨5天5夜,脑裂而死

 枫馨斋 2021-05-18


明王朝的灭亡绝对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让人震惊的事件之一。这个王朝经历两百多年的历史,曾发展过繁华盛世,也很少出现民不聊生的困境。相比较其他王朝来说,明王朝确实得伤民心很多,哪怕到明朝末期的崇祯帝时期,也没沦落到绝境之地。

然而这种情况下,李自成攻破明王朝的最后防线,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当政的王朝给磨灭了去,也让女真人有可乘之机。

明末最后一位帝皇——崇祯帝

有人说,崇祯帝是一个极为迂腐的皇帝。不可否认,他对待国家政治一直很上心,登上帝位10多年来也算稳定了国家局势。

但李自成的崛起趋势无法阻挡,崇祯帝并没有接受大臣们“退居南京”的请求,反而坚定镇守北京城至最后一步。这种过度执着的态度,使得青山被彻底淹没,再无柴烧的机会了!

当然,崇祯帝也是一个难得的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只可惜他没有生活在和平盛世,而是处在末期的明朝。但如果深入剖析就会发现,崇祯帝在位时期明王朝并未落魄潦倒。

如果当时朝中上下能齐心协力,征集兵力前去应对李自成的起义军,最终的结局必然能改变。

但现实在于,崇祯帝并未意识到内忧外患的局势。女真人如同猛虎般随时能给他们重击,李自成的大军也在浩浩荡荡进击着,崇祯帝却被迷惑了。

这个时候就要提到明朝四大罪臣之首的魏藻德。魏藻德登上巅峰之位的时候,距离明朝灭亡仅有一个多月时间,最是关键的时刻。

此时朝中人心惶惶,大臣们表情严肃,恐担心危亡局势下一个变成现实。崇祯帝也是无奈,当下除却吴三桂以外,最有能力护住大明的孙传庭已传败亡消息。而这就是史书中记载的“传庭死,大明亡”

但也不是说孙传庭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存亡问题。是因为孙传庭所带领的精锐正面刚李自成大部队,最终惨败告终。这只精锐的损失意义重大,崇祯帝旗下很难拿出同等力量的队伍了。

其实崇祯帝忽视了当时的另外一只野战队,他就是左良玉带领的精锐部队。可惜这支队伍在很早之前就被敌军打得快要崩溃,如果不是左良玉咬牙坚持,他们可能早就面临了全军覆没的结局。

后来左良玉在他处征兵,试图再次打造出当初的精锐部队。只是现实依旧狠狠地击垮了他,这支新的部队战斗力极弱,面对李自成毫无反抗之力!而这些,就注定了远在朝中的崇祯帝只能孤军奋战,做为帝王的孤独和无力感,此刻尽显无疑。

崇祯帝被迫做出选择

此时崇祯帝做出来的每个选择,都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因为核心战斗力被击垮,皇帝心忧不已,思索再三后终是咬牙做出了决定。

崇祯帝让远在关外的吴三桂之父吴襄回归首都,这或将意味着明王朝放弃关外势力,一旦这边李自成的情况解决不了,他们就会处于更加严峻的内忧外患局势!吴襄听从皇帝号令,一声叹气后回归皇宫,接下来他将会带着一众精锐士兵们对抗李自成的进攻,此乃最后王牌。

不可否认,吴襄驯服人心的能力极强。他手中虽然只有三千精锐士兵,但每个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在关键时候绝对可以起到翻盘作用。其实在这里就要提到吴襄平常和士兵们相处的模式了。

跟很多武臣不同,吴襄并没有将自己高高挂起,反而和将士们相处甚欢。因为功绩突出,皇家经常赐予他黄金白银,而这些钱才最终会被分散到吴襄的三千手下。原来这都是吴襄的想法,他将最好的东西都赏赐给将士,自己可以接受每顿素净的餐饭,但一定会让将士们有肉可吃。

人们明眼地看出吴襄与手下的融洽关系,试问诺大一个王朝,有谁能做到吴襄这样生活条件还不如将士的?当他真正笼络住人心的那一刻,吴家的力量就在无形中壮大了。在战场上将士们一心守护吴襄,曾多次让他从险境中脱身,强大之势令人震惊!

当这么一支队伍正面面向李自成的时候,李自成也开始担忧。表面上他拥有百万军队,但真正能起到作用的不过几万人,吴襄三千精锐对付几万人问题并不大。

朝中中饱私囊病态尽显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吴襄已经明确进行保卫战,他们的军队后勤补给又该如何处置呢?

崇祯帝打开国库,将大量军银送至前线,可惜仍旧弥补不了空洞。这个时候朝中最具影响力的掌权者魏藻德发话了,以他为首,让朝中诸多大臣们捐献财产,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总是没错。

但文武百官们开始头疼了,他们并非不想帮助国家挺过难关。只是现在朝中上下贪污的情况格外严重,但凡了解“行情”的都知道,军饷离开京城的可能性极小!

那么这么多钱都去哪了?

根据明朝领军饷的步骤分析,领军饷的管事只能拿走70-80%,剩下部分都是用来贿赂上层,给他们吃回扣使用。来到军营之中,管事们也会思考这一大笔钱的用途,其中一部分中饱私囊吞在身上,另一部分用在巴结上司,最后一部分才真正进入到将士们的口袋之中。

这种做法对管事们来说百利而无一害,他们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得到保障,一旦战争获得胜利,往后管事们说不定还能升官发财呢!说白了,都是贪婪在其中作祟。如果是王朝也就罢了,这次的战争事关明王朝的生死,管事们的行为实在叫人怒不可遏。

就在朝臣们心照不宣的时候,魏藻德却格外积极地劝服大家捐钱。下面的战况越发危机,需要国家立刻补充军饷,上层克扣吃军饷令人发指。这就导致君臣矛盾愈发激化,明王朝彻底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

终于在不久后,君臣之间的矛盾爆发,魏藻德毫无疑问成为了替罪羊。众臣力举他为“明朝四大罪臣之首”,还把各种各样的脏水泼在他身上。至此为止,魏藻德不过一个月的官帽被摘了下去,落得了凄惨结局。

历史上记载称,明朝被攻破后,魏藻德成了阶下囚。在李自成长时间的酷刑折磨下,他痛苦不堪,连续五天五夜最终让他脑裂而死。传闻死状异常恐怖!

那么,现在我们来分析魏藻德与明王朝的悲剧。明王朝灭亡难道真的只是他的原因吗?答案绝非如此。崇祯帝在位时期,朝政内部腐败已经十分严重了。

魏藻德诸多方面行为确实影响很大,但罪不至死,他不过是成为了文武百官们挡枪的借口罢了。当然,如果崇祯帝能够清晰王朝真正的忧患,也许结局会另有改写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