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的故事——颈椎(二)

 钱首相小泉 2021-05-18
身体的故事——颈椎(二)
身体的故事——颈椎(二)


头颅和颈椎的关系就像根细木棍上顶个球,和高尔夫球及球托颇似。这个球可不好顶,你想我们的大脑袋有十来斤重,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保龄球。


要顶好这个球,首先必须要稳,其次还要灵活。这就涉及到稳定和灵活这一对矛盾体。我们都知道稳定和灵活是相互对立的,要稳定就不能太灵活,反之亦然。

对于生物进化来说,我们身体不过都是折中的产物。

鱼类在水中生活,头身一体的流线型有利于快速地游动,它们的脊椎没有分化,所以没有颈椎,头身一体很稳定(当然美人鱼除外)。

所以鱼类不得不进化出分列两边且能四处乱转的眼珠子和摇头摆尾的运动观察方式。

身体的故事——颈椎(二)


青蛙只有一块颈椎,头部稍有活动,但很小,以稳定为主,不能像青蛙王子那样回头跟你打招呼。

身体的故事——颈椎(二)


爬行类动物颈椎非常发达,可以灵活转动,其颈椎数目不一,像蜥蜴有8块颈椎,恐龙有10-20块颈椎。你看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暴龙,咬住猎物一转头就把猎物撕碎,其颈部极其强健有力。

身体的故事——颈椎(二)


鸟类的颈椎最多,野鸭有14块,天鹅有25块。

身体的故事——颈椎(二)
身体的故事——颈椎(二)


鸟类要飞翔必须有对翅膀,要飞得高翅膀就要大而且长,飞得低要小且快。世上万物有利必有弊,你的获胜优点往往也是你的致命缺点。


翅膀大飞得高、飞得远,觅食空间大,活动距离远,但飓风来了您就歇菜;翅膀小飞得低但一定会飞得快,觅食范围小,容易饿着,但大风来时可以躲藏;这也像大树与小草,狂风来树折枝断,而小草只是弯弯腰,风雨后腰又挺直了。


所以伟大的庄子在他的《逍遥游》开篇就讲了鲲鹏与燕雀,万物等齐,命运归一。扯远了。


要展翅飞翔就要有稳固的胸廓和强健的胸肌(所以鸡胸脯好吃),鸟类腰椎很短,胸肋发达


胸腰椎的过分稳固不能提供活动,这就要求颈椎必须灵活才能代偿胸腰以协助头部转动,所以它们的脖子又细又长,能旋转360度以上,还能把脑袋掖在胳肢窝里(您掖不了,只能闻闻)。


这样细长的颈椎在飞行的时候又与地面平行,不能承担太大的脑袋,否则只能像下坠的飞机直冲地面。鸟类只能付出智力的代价来保持平衡(这就是笨人为何被称为傻鸟或呆头鹅的原因,当然人类也不一定个个都比鸟聪明,起码鸟知道往哪飞,目的在何处)。

身体的故事——颈椎(二)


哺乳类动物颈椎都是7块,从小老鼠,到大老虎,到长颈鹿和您。


长颈鹿脖子很长、眼界很高,可以吃高处的树叶,也能提前发现危险,但不得不付出颈粗、活动笨拙和高血压的代价。雄性长颈鹿为争夺地盘和雌性,都是用长脖子做武器相互撞击,和我们人类搏斗时互掐脖子有一拼。


四足行走的动物脊柱与地面平行,头位于前方,为了维持头的直立稳定,颈部都非常强健有力,尤其是颈后的韧带,特别粗壮。由此可见,万物进化都在追求相对的平衡。

身体的故事——颈椎(二)


就像耳朵不是为了架眼镜而进化来的,我们的细脖子也不是为了挂项链和打领结而来的。细脖子是为了灵活。人类直立行走后,枕骨大孔的下移使颈椎由后侧迁移至头颅的正下方,从后侧悬挂变为支撑,减少了颈部的负担,我们的项韧带也变不那么粗壮了。


另外,火的应用及吃熟食使人类的咀嚼肌变弱,颌骨退化,不再像猿人那样吻部突出,脸变得小了,肠道变短了,所谓“折叠时间”,即不用花那么多的时间咀嚼和消化食物就能快速吸收营养,使人类的大脑得以飞速地成长。颌面部的骨骼改变也减少了颈椎的负担。

身体的故事——颈椎(二)


进化不是为了更好,而是更适应环境。彼时的优点可能就是此时的缺点,此地的优势可能是他地的劣势,因为环境变了,时间变了。


比如我们对美食的酷爱,脂肪这个香!鱼肉这个鲜!蛋糕这个甜美!因为只有热爱这些食物的祖先才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爱苗条、素食主义者及追求骨感的先人们一遇饥荒就第一批歇菜了。


但当食物充足的时候,热爱美食祖先的基因又成为了我们健康的绊脚石。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与几十年前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赋予颈椎更大的压力,才不断显出它们脆弱的一面,也许我们将来会再次进化成具有马和驴那样强健的后颈。


上面说了半天都是讲稳定和灵活,事实是没有最好只有最恰当,即根据不同的要求在灵活和稳定的两极间找到一个恰当的点,人体的各部皆是同样的道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古希腊如亚里士多德的“中庸”皆是此道理的智慧体现,不求极端,恪守中道,讲求克制,追求平衡。

文/句朝晖

图/网络

如果您觉得本文有用,欢迎将知识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