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吴良镛:始终“以人为核心”的国匠情怀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21-05-18

▲吴良镛主持设计的南京红楼梦博物院,图为庭院视角下的楝亭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匠:吴良镛学术成就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展览撷取吴良镛工作中的吉光片羽,呈现其国匠品质与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拙匠迈年豪情未已。”在展览开幕现场,99岁高龄的吴良镛以“拙匠”自称,他勉励建筑界学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谋万家居,为构建和谐美好的人居环境共同奋斗!

年近百岁遐龄,他悟到,自己终生从事的工作,是“在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的大千世界中追求大文化……

“大钟谓之镛”,镛是中国上古宫廷乐队中挂在钟架正中间的那口大钟。对于中国建筑学界,吴良镛所起的作用以及他所站立的位置,就是国家乐队正中的那口大钟——镛。

清华园里“老园丁”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抱着重建家园的信念走进中央大学建筑系。1943年,他以一篇题为《释“阙”》的论文引起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的关注。抗战胜利后,清华园百废待兴,处处充满着开放革新的学术氛围。当梁思成向吴良镛发出邀请,望其赴京在新筹建的建筑系担任助教,吴良镛“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由此,吴良镛走入清华园,并在这里一直工作教学到今天,成为“清华园里资历最老的园丁”。

建系初期,几间空室、几张凳子、几方图板,吴良镛在此成为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第一位专业任课老师。“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多年与困境抗争中表现出少有的坚强。”林徽因曾这样评价吴良镛。1948年,经梁思成推荐,吴良镛赴美,在著名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主办的匡溪艺术学院进修。1950年,获得该学院硕士学位后,重回清华执教。美国的留学经历使吴良镛了解了世界建筑的巨大变化,由此,他开始探索中西交汇、古今结合的建筑新路,全身心地投入清华建筑系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城市建设中。他参与了天安门广场扩建项目,并跟随梁思成一起投入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新北京的规划工作。长期的教学与建筑实践使吴良镛对建筑学有了深层次的思考。

“有机更新”传统民居

▲ “有机更新”后的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

1987年,吴良镛从菊儿胡同小试牛刀,开始了新四合院住宅工程的研究和规划设计,对胡同进行有机更新。菊儿胡同的改造吸取了南方住宅“里弄”和北京“鱼骨式”胡同的特点,以通道为骨架,向南北发展形成若干“进院”,向东西扩展出不同“跨院”,突破了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全封闭结构。改造后的菊儿胡同,院子里保存了几株百年大树,一进套一进的小院子,既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又兼收了单元楼和四合院的特点。低矮的平房改造为二层或三层的小楼,白墙黛瓦,错落有致,室内现代化的卫生间、灶间一应俱全,增高后的建筑又与周围的老房子浑然一体,充满了古都神韵。

相比公共建筑,民居始终是吴良镛的关切所在,他曾说:“真正的建筑大师,不是看他是否设计出了像埃菲尔铁塔一样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而是看他是否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1993年,菊儿胡同项目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这是近代中国建筑作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取的最高荣誉,被认为是“开创了在北京城中心进行城市更新的新途径”。回顾这次改造,吴良镛在《良镛求索》一书中写道:“菊儿胡同项目强调的是保护城市肌理,保护好古树、传统建筑等环境特色,而且要满足今日生活之需要。一处两千多平方米的住宅区能得到许多奖项,在于它创造性地综合地克服许多关键的技术原则。不能误认为这是一种建筑形式,形式的发展是要根据所在环境情况来创造的。”

以人为核心的“人居环境科学”

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吴良镛就开始了广义建筑学的思考,并于1989年出版专著《广义建筑学》,着眼点从单纯的“建筑”概念转向“聚居”,“从单纯的房子拓展到人、到社会,从单纯物质构成拓展到社会构成”,大大拓展了建筑学的视野。但是,他的学术探索并未停止在“广义建筑学”,而是跳出学科范围的局限,从学科群的角度整体探讨。1993年,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以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并提出了以城市规划、建筑与风景园林为核心,整合工程、社会、地理、生态等相关学科的科学发展模式。人居环境科学也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 1984年,吴良镛赴川渝地区调研

以“为生民立命”的大儒担当,渐次展开他“天下人居”的思想与实践,并逐步形成丰满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吴良镛把中华主体文化的儒家思想和道家精神融会贯通,成为中国建筑学家对世界建筑理论做出的杰出贡献。1999年6月23日,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一致通过了由吴良镛起草的《北京宪章》,该宪章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提出“建设一个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这一宪章被公认为指导21世纪建筑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心怀天下”的人文关切

▲ 古北口长城(水彩) 吴良镛

他认同先贤“匠人营国”的理念,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和区域协同规划,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他把中国建筑师的视野从单体建筑的精雕细琢引向一座城市、一个经济协作区的宏伟规划:大北京、京津冀、长三角、滇西北、三峡库区……最美的蓝图画在神州大地之上,宏大的空间叙事展现出中国建筑师的大手笔。

也许是受梁思成、陈占祥二人的影响,吴良镛尤其提倡人文精神。2009年11月,他在清华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成立25周年时说:“长期以来,有一种学术思潮是提倡科学精神,我认为只有科学精神是不够的,还应该包括人文精神,只有科学技术只是'半个人的世界’。科学精神一定要跟人文精神相结合,产生'第三种文化’。要深究人居环境科学,必不能忽视人文精神。”

在吴良镛为数不多的建筑设计作品中,无不展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想象力,表达出用建筑营造历史语境的深厚功力,以及在天地之间用建筑与古圣贤对话的文化魄力,是中国当代建筑中的大雅之声。他获得过国家最高科技奖和许多国际大奖,以及多国授予的荣誉称号,国家天文台命名一颗小行星为“吴良镛星”。

但是,他坦然面对这一切,他在享受工作带来的幸福与喜悦的同时,似乎更惬意于背个画夹,在山河城廓之间描画晨昏雨雪的美丽图景;或者回到书斋,挥毫书写古代圣贤的语录。他的职业是教师,他的社会身份是建筑学家,但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文人,一个依仁游艺的儒者,他在精神上是北宋大儒张横渠的信徒:“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的“人居环境理论”和“广义建筑学”的核心理念,即根源于斯。归根结蒂,他是一位仁者。

在年近百岁的遐龄,这位仁者突然悟到,他终生从事的工作,是“在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的大千世界中追求大文化”。这“五大”,恰恰构成了大儒吴良镛的生命框架。

责编:刘海红责编:刘海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