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币馆里欢度馆日

 童心驰骋品泉 2021-05-18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平时就喜欢参观博物馆的人,今天(只要时间允许)肯定会到博物馆参加活动,而且今天各个博物馆都会各显神通,开展各种各样的与博物馆有关的活动。国际博物馆日,实际上就是博物馆的节日,各个博物馆都会举行活动,来庆祝自己的节日。
        这不,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早就告示:在国际博物馆日将举行一系列钱币方面的活动,邀请钱币爱好者一起到古币馆度过博物馆的节日。我等再次如约而至。今晨,风和气清、阳光明媚,一早就乘公交车前往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虽时遇堵车,但也顺利到达。门口已有不是人在排队、测温、登记、安检,有序进馆。由此看来,人们还是喜欢到博物馆、展览馆参加活动的。


        在参加活动之前,先对博物馆的概念备个课。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对馆藏物品分类管理,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具有专门性、纪念性、综合性等特征。其基本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丰富社会的文化产品,是人们获取知识、欣赏文物、了解文物历史、拓宽信息渠道的好场所。也是青少年课外学习的好地方。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聚焦后疫情时代,面对未来社会、经济、环境等挑战,博物馆应如何开启新思考、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展开广泛探讨。受疫情的影响,博物馆不能开门,即使开门参观者人数也受限。博物馆的未来一是取决于博物馆藏品的质量、开放展览的办展主题和水平;二是取决于博物馆开展活动的吸引力、开展的服务水平;三是可以举办线上博物馆,丰富博物馆网页的功能,便于检索,方便网上参观者。总之,质量是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

        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为了庆祝馆日,全馆上下齐心协力,安排了不少精彩纷呈的活动,专程来的钱币爱好者兴致勃勃,来客游人也纷纷参与其中。有钱币鉴定、有参观展览、有阅读钱币故事、有相互交流研讨、有参与答题等等,各有所得、寓教于乐,正是热热闹闹欢度国际博物馆日。


        帮助钱币爱好者鉴定钱币,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不少爱好者携带自己喜欢的钱币,请专家予以鉴定、解读、评价。参加鉴定的有五位钱币专家,他们不辞辛苦,为爱好者一一鉴定钱币,向他们致敬!

这五位专家是:
崔淳  中国钱币学会会员,众诚详评联合创始人,中国嘉德鉴定顾问。擅长古钱币、机制币鉴定。
李志东  北京市钱币学会副秘书长。擅长古钱币、机制币鉴定。
潘世杰  中国钱币学会会员,北京市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钱币商店原经理。擅长古钱币、民俗钱鉴定。
孙彬  北京市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擅长纸币鉴定。
钱卓  北京市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擅长古钱币鉴定。

“钱”虽小事可不小

神农的市场很需要“钱”

最早的货币产于“海南”

“商人”的登场

花什么钱主要看气质

楚国的“黄金”时代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半两就是半两别含糊

小身材,大舞台

MADE IN 大汉

书生误国糊涂账

五铢钱的“三国演义”

“谁的眼泪在飞”

且看通宝变元宝

“一个模子铸出来的”

让“钱”再飞一会

钱币的“割据”

纸币的“狂欢”

丝路“花”雨

明朝的工资用银两

泉, 孔方, 短命钱

街上流行现大洋

“一碟茴香豆,二两老白干”

最窄胡同最宽路

“花钱”可不能花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国家的名片,人民的“币”

那画面太美我都不敢看


        “钱币的故事”展览吸引了不少观众,29面展板,28则丰富多彩的钱币小故事,妙趣横生。人们一边阅读、一边拍照,阅读完毕还可以抽奖。


        在北京市古钱币展览馆,进门以后就可以看到有两个展厅,分别是行用钱(中华货币四千年)与民俗钱(中国古代民俗钱币展)展览。图文并茂、脉络清晰、展品丰富,是古币馆的特色展厅,参观的人亦不少。虽前几次已经参观过,今天来了,还是进去浏览了一下。


        箭楼上还有《军事城防文化展》展览,通过参观,可以了解北京古城城门的历史、功能等知识。


        一个愉快、益智、增知的国际博物馆日就这样度过,不亦乐乎。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是北京市钱币学会开展活动的主要阵地,所以我们来的次数也比较多,但每次都有新收获,谢谢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