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种常见沟通模式,破坏孩子生命力和创造性,3条原则学会正确沟通

 明新老李 2021-05-18

01

在一个艺术博物馆参加完活动,出门的时候看到一队来参观的孩子站在门口。老师给孩子们拍照留念。

家长们在旁边等着。

一位妈妈对旁边对孩子说:“你到底排哪儿,是在他前面还是后面?”原来是队伍中一直站在自己孩子旁边的一个孩子,没有正儿八经站在队伍里面,快要轮到拍照时,她又挤进来,站在自己孩子的前面。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站前站后没关系。”妈妈有点急,用责备的语气说:“怎么没关系?你不会紧跟上前面的人吗,这样你就能早一点照,你爸爸的车还在那边等着呢!”妈妈批评和厌烦的眼神,仿佛在说:“你这是缺心眼儿,这样吃亏了不知道吗?你应该按照我的做。”

虽然妈妈没有继续说什么,但是那个表情,已经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她咬了咬嘴唇想说什么,但最终没有开口,然后不知所措地将眼神移开落在了前面的一个墙角。

原本发自内心自然的反应,因为妈妈认为它是错的,所以孩子可能也开始怀疑这种做法是不是正确的。

孩子顿时从一种自信笃定的状态,变得有些沮丧和茫然。

4种常见沟通模式,破坏孩子生命力和创造性,3条原则学会正确沟通

02

前几天听见一位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很“丧”:散散漫漫,没有冲劲,推着他们走他们还不愿意走,就像是为别人活一样。

但是父母可能没有想过孩子这样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是脱不了关系的

一对父母曾带孩子来咨询填报志愿的事。 我问:“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呢?”孩子说:“我想学建筑方面的……”还没等孩子说完,坐在旁边的爸爸打断,“现在做IT行业很吃香……”,并提出希望孩子上什么地区的什么类型的学校。我问孩子:“你对爸爸说的这些内容有过了解吗?”孩子说:“我其实不想学IT……”爸爸又打断说:“没什么想不想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工作。你黄大伯的女儿学了IT很容易就被银行招进去了,据说特别抢手;你表哥海兵做IT现在好几万一个月……”这位爸爸让孩子来咨询,似乎就是为了让我说服孩子听自己的。后来,孩子干脆啥也不说了。爸爸指着孩子对我说:“你看,平时就是这样,我跟他讲道理,听不进去,问他的意见,他要么不回答,要么随便敷衍一句。”

经常听家长说,孩子到了青春期沟通特别费劲

比如说,你问他考得怎么样,回答:“还好。”

你问想吃什么?回答:“都行。”

买这个包还是那个包?回答“随便。”

你想去哪里玩?回答:“无所谓。”

的确,听起来这些孩子在谈论和自己有关的选择时,好像谈论的不是自己,这种无所谓的态度让人觉得他们对生活很消极,对自己不负责

但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孩子们是怎样长成了这个样子

03

孩子刚生下来并不是这样的。

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很喜欢和大人交流、联结。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想方设法得到父母的关注。当你下班的时候,他们会开心雀跃地来到你身边,仰着头全心全意地等着你的拥抱,或者交谈。

但是我们发现,大人却很少真正的和孩子进行“真心的交流”。于是日积月累,孩子对家长的交流,也慢慢的变得消极怠慢了。

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总结过四种不当沟通模式——指责、敷衍、超理智、讨好,这是我们日常和孩子交流中常见的方式

有一次儿童情绪管理课堂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家,爸爸妈妈对孩子常说的话是什么?”孩子的回答,很多是指责、命令的话。比如:“作业做了吗?就知道玩,不许玩了,赶快做作业去!”“澡洗了吗?赶快去睡觉!别磨蹭了!快点、快点……”“这有什么好生气的?听到了吗,再发脾气就去那边带着去。”然后是敷衍的话。比如一个孩子跟爸爸说:“过来陪我下跳棋吧”,爸爸会说:“这会儿忙,你先自己玩一会儿”,一会儿再去问爸爸“好了吗?”,爸爸会一边看着手机一边说:“好,快了,你先别打扰我,我一会儿去找你。”几次尝试被敷衍,孩子默默地走开,不再“打扰”爸爸。说教的话,比如说:“你得认真学啊,要不然长大了就该后悔了。好好抓紧现在的时间,时间不等人呀。” 还有一些父母面对孩子遇到学习困难而发脾气会讨好的话:“不要这样,这次如果你考得好,我答应给你买你最喜欢的那条裙子。”

父母这样的话语,实际上是在拒绝孩子的需要——你不能做你想做的游戏,不能按自己的节奏做事;是在否定孩子的情绪——你不能生气,不可以发脾气。

在不被父母接纳的环境下长大,孩子慢慢地也会不接纳自己的情绪,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需要,他们离自己越来越远,只是按照父母“希望”的样子去做。

4种常见沟通模式,破坏孩子生命力和创造性,3条原则学会正确沟通

萨提亚认为,这几种交流方式下的关系,会给彼此带来不信任、低自尊和受挫感。当一个人感到低自尊的时候,他就很容易通过别人的行为和反应来定义自己,而不去检验自己别人说的对不对,是不是真实的自己。

当一种成长不是发自内心想要,就像是为了应付差事,自然不会是积极的,主动的,欣喜的。

04

让孩子成长得富有朝气,富有生命力,需要他能做自己,和自己有良好的关系。

帮助孩子成为自己,父母要避免使用“指责、说教、敷衍或讨好”的沟通方式,而要用“一致性”的沟通方式。

萨提亚认为,“一致性沟通”是言行一致的,关系平易、自由而真诚地沟通。

4种常见沟通模式,破坏孩子生命力和创造性,3条原则学会正确沟通

父母一致性的回应方式,能够使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真实,而且与你的头脑、心灵、感受、身体密切联系。

怎样做好一致性表达?

一致性的沟通,是自由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想法。

当指责的话语说:“你怎么会这样懒惰,房间天天跟狗窝一样!”

一致性的话语是:“你的屋子太乱了,从昨天开始你就没有收拾床铺,我们看看该怎么处理吧。”

当你使用一致性沟通的时候,你可以自由地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你不用讨好,也不会事后自责

一致性的沟通,是内容和肢体表情一致的表现。

比如当你对孩子说“妈妈爱你”时,你的心里应该想着孩子,眼神和脸部表现出温暖的表情,而不是一边想着别的事情,或者生气地说出这样的话。

比如当孩子从外面回来,看见你愁眉紧蹙,嘴唇紧绷,心事重重的样子,问:“爸爸,发生什么事情了,好像你不是很开心。”

你不要生气地回应:“没有,我一点儿都没有不开心。小孩子不要管那么多事,一边儿去。”

如果是一致性的沟通,是内外一致的:“嗯,爸爸正在想解决办法解决一个问题,所以看起来很严肃,好像不开心。不过你不用担心,这些是大人的事,爸爸会处理好的。”

当孩子听到这样的回答,不仅解除了担忧,而且明白如何接纳和表达情绪。

一致性沟通,父母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需要,允许孩子做自己。

有一天下课,孩子回来把书包一放下,就躺在沙发上:“我今天好累啊。”

外婆说:“这么小小年纪你懂什么叫累呀,你这个年纪什么时候都应该打起精神。”

孩子听了气呼呼地反驳“我就累!”

外婆否定了孩子情绪,孩子感受到不被尊重,自然会被激怒。

我坐在孩子旁边:“看得出来你很疲惫。说来听听,今天什么事让你这么累?”

孩子靠在我身上说:“哎呀,今天做的事情可多了。我的精力分三部分消耗掉了:考试、体育课、抄词语……”

说完,孩子扭头对我说:“妈妈,要不然你给我读会儿故事,让我放松放松?”

我欣然答应,孩子欢呼起来:“耶,太好了!”

当孩子“累”的感受被家长接纳了,孩子也会接受自己可以“累”,不会因为害怕没有做到“时刻精神抖擞”而被指责,她就有勇气提出自己的需要,精力充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萨提亚说:“做一个一致的人,是你具备正直、负责、诚实,有能力、富有创造性等众多的素质……当人们可以完整地表达自己,反过来又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自我价值,培养人际关系,获得满意的结果。”

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一致的人,允许他们和自己的情绪、想法、需要在一起,这是父母需要做的。

-End-

“有料家庭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养育知识和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