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妄想用任何天花板限制我的行动。

 秃头研究所 2021-05-18

女性所属的范畴处处是封闭的,有限制的,受到男性世界的控制:不管她升得多高,冒险到多远,她的头顶上总是有天花板,四周总是有挡路的墙壁。男人的神祇在如此遥远的天上,以至对他来说其实没有神祇,小女孩生活在人面的神祇中间。

西蒙那·德·波伏娃

(封面选择的是梅里尔·斯特里普在《华盛顿邮报》中所扮演的凯瑟琳·格雷厄姆,在父亲和丈夫过世之后担任《华盛顿邮报》的发行人,并且在“五角大楼文件案”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近在看波伏娃的《第二性》。很惊讶于看到亚里士多德说:“女性之所以为女性,是因为缺乏某些品质。”毕达哥斯拉说:“又一个产生了秩序、光明和男人的好本原和一个产生了混乱、黑暗和女人的坏本原。”

女性作为男权社会中的“他者”的存在,不仅是在中国,在整个世俗社会中都遭受着长久以来的压迫、歧视,甚至是虐待。

在父系制和夫系制的世俗社会里,女性只是作为一个物品,从她父亲的手里转移到其丈夫的怀里。这是一种私有制的体现——女性只是被男性拥有的一个“身外之物”而已,仅仅是勾连两个父权主导的部落、群体、家庭的媒介而已。

在希伯来人那里,只要母亲诞下的是女婴,就必须接受时间长于生男婴两倍的净身时间。因为女性被认为是肮脏的。

在基督教的世界观里,女性是诱使亚当犯罪的夏娃,是打开魔盒而让人类受苦的潘朵拉。

女性存在的价值究竟是依附于男性得到其存在意义的合法化,还是作为独立的个体拥有超越性的自我意识?

答案或许不言自明。

但是仍然有不胜其数的女生以男性为其个人价值的体现标准。

“我老公如何如何”、“我男朋友如何如何”云云

甚至仍然固守着被强制赋予的社会规范

“女子无才便是德”“生得好不如嫁得好”“女孩子不用会读书”“你会读书但是你找得到男朋友吗?”“学历太高了男的都害怕嘞”

最可悲的不是社会框定了女性的价值。

而是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压迫。

反而成为突尼斯穴居人村子里被禁锢在地下室的女人:

袒露着乳房喂养孩子。

我第一次有如此感悟是在去年我回答的一个知乎问题上——它让我突然意识到,有多少女性被圈定在男性赋权的世俗框架里而不自知。

如果有人认为我说的话过于偏激。

请也不必怪罪于我。

男权为上的世俗社会对于女性所做的比我所说的这干瘪瘪的几句话。

怕是激烈上数亿倍。

希望所有的女性都能拥有独立、自尊和突破所有世俗规则的勇气。

三八节应该是这样一个节日。

注:其实我对所谓的女生节也是不敢苟同。商品化消费的时候,被商家噱头渗透的所谓的节日,仍然有人趋之若鹜。当然我毫无讽谏之心,只是觉得或许我们应该多一些批判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任何一个存在于这个社会上的问题。有时候你想的未必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别人把这些观念放进了你的脑子里。

这一生我将尽我所能。

成为一根会独立思考的芦苇便再好不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