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真的好害怕啊!

 秃头研究所 2021-05-18

🚶‍♀️

   最开始是失眠   

失眠并不是因为睡不着,而是你始终在想着些无解的事情。

你会想自己那道论述题到底是不是答准确了;你在想过去一年自己是不是真的努力了;你在想万一这次失败了接下来要怎么办;你在想你已经保研的高中同学;你在想爸妈给你介绍的体制内工作;你在想春招要开始了自己到底要不要参加;你在想三天后的此刻你会是什么样子;你在想父母年纪大了;你在想如何在这个城市里养活自己;你在想还没完成的毕业论文;你在想一切已发生的和未发生的。

你在想自己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为何自己手上好像并没有太多的选择?

悬而未决是焦虑,求而不得是焦虑,看了再多所谓人间清醒的话,结果清醒的连觉都睡不着,只能清醒的想着似乎不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未来。

🚶‍♀️

   时常有些强迫   

失眠带来的副作用是一些越来越癫狂的强迫行为。

一开始是在睡不着的晚上一遍一遍的刷着考研群,从群友们的只言片语中寻找一点点的「原来我不是一个人」的慰藉;接着会偶尔鬼使神差的点开研招网的分数查询通道,输上自己已经背熟了的准考证身份证号却又不敢点下去;再接下来会频繁的在公众号/微博甚至小红书搜索「实习」,甚至在微博上为新闻实习生等账号建了一个专门的分组,想着考不上就立刻去实习,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明明是为了或许哪怕一丝的安慰,但在重复的、神经质的、慌乱的行为里——安慰变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越刷越觉得自己迷茫且无助,处在一个尴尬的时间和尴尬的位置,不上不下,上不了也下不去。

🚶‍♀️

   时不时的心悸   

一开始,是刷微博或是朋友圈、公众号时看见「考研分数」四个字会陡然停顿一下,就像心里一直绷着的脆弱琴弦被看不见的手粗糙而无所谓的拨动了一下,发出一些喑哑而难听的声音。

再后来,甚至不需要那个触发条件。

打游戏打着打着,不知怎么的就想到要出成绩,一下子觉得慌张而无助,眼前的游戏也变得索然无味;逛淘宝逛着逛着,想到自己可能的成绩,便再没有了逛下去的兴致;是和朋友吃饭喝酒时忽然想到成绩,心情一下子沉重下来,变成了那个桌上安静无言的人;是实习的时候正常打字工作,却因为想到了成绩,便觉得眼前无趣的工作可能会成为自己未来一段时间里,唯一的仰仗与生活。

看起来好像此次都是突然想起,但只是因为「分数」这个死结一直在那,从未离开。

🚶‍♀️

   总是自我怀疑   

想到「分数」,不可能不去想「分数不理想」这种可能性。

既在手机里存了很多「虽然不是上研究生的料,但我还是上了」这样的表情包期待有朝一日发朋友圈;又不断的去想还有好多人比我还努力、还有好多人比我还虔诚、还有还多人比我还厉害:有大厂实习、有c刊论文、有牛逼的奖项而自己真的空空如也。

我真的可以吗?我的努力够吗?我能考到那个分数吗?

成长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要来的猝不及防,突然一下子就被逼到了一个无处可选无路可退的境地:一个分数定义了过往一整年的努力和那个拼命努力的自己,好像这些年里一切都在往前,只有自己在原地踏步,一事无成。

🚶‍♀️

  完全静不下心做事 

总是胡思乱想的结果,大概就是完全的提不起劲做事。

明明在各个公众号里看到许多耳提面命必须开始的复试计划;明明知道自己必须要开始着手复试不然就凭自己的水平笔试可能一败涂地;明明知道自己或许应该放弃无望的初试转投春招大军;明明知道其实自己至少应该读读书或者找找实习;

知道是知道,但分数还没有出,既找不到状态开始,也有借口逃避。

严重起来,可能连一篇完整的推送都读不完;收藏夹里那些与复试、实习有关的推送垒起了一层赛博灰尘——其实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动,只是在做着所有事情的时候仿佛存在着两个自己:一个不停的做着做那,一个只是静静的摊在原地,记挂着考研与分数。

🚶‍♀️

  实在是太想证明自己  

这些心悸、浮躁与怀疑在不断的旋转升华中,逐渐笼上了一层类似宿命论般的阴影。

我好像高考出成绩前也是这样,最后高考真的失利了;好像去年出成绩前也和现在一摸一样,天气在变暖,而我在变糟糕,甚至连家里人说的话,吃的东西都是类似的巧合;好像每一次自己要失败前,总是会有类似的征兆,会做噩梦,会胡思乱想,会不自信。

不是迷信,是真的太害怕了,以至于为现实空间里的一切合理寻找不合理的借口,把稀疏平常的日常生活变成焦虑的底色。

也不是太害怕了,是真的太想太想证明自己了。好像这个分数、这场考试是自己唯一能挣脱开眼下困局的方法;是唯一能证明「自己好像还不错」的方法;是唯一能把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缩小一点点的方法。

🚶‍♀️

  拧成一股复杂的麻绳  

最后,焦虑、心悸、失眠、痛苦 、不自信、不甘心变成了粗糙的麻绳困住了你。你想劝自己想开点,你想劝自己就是一次考试没什么大不了的,你转移注意力去看《奇葩说》和《吐槽大会》,但这个社会上关于焦虑的话题似乎无处不在,你看每一个人都像是自己的影子,你看每一个段子背后都好像在映射自己,你听每一句劝导都觉得有被鼓励到。

但屏幕黑了,你还是你,被裹在麻绳里拧巴而无解。


🚶‍♀️

🏔️

昨晚和几个同学聊了很长时间,以至于我也失眠了。但毕竟失眠于我而言已是常态,但借着失眠和酒精,我倒是把自己近段时间里面一些丧和焦虑剪了剪,梳了梳,理了理。

古人诚不欺我,剪不断,理还乱。

其实你们正在经历的,我都经历过,并且也正在经历——包括那些觉得自己可能一事无成的时间,包括那些觉得自己在原地踏步的时间,包括那些太想证明自己的欲望:往小了说就包括推送写的好不好,课讲的好不好,流量好不好之类的。

就包括此刻我都会纠结,这篇推送会不会有贩卖焦虑的嫌疑,会不会大家更想看知识类推送,会不会有卖弄情怀之嫌,会不会鸡汤味太浓等等。而存在这些困扰的根本原因,我其实也挺清楚的:被困在了一元的评价体系里无法挣脱开。

简单来说就是考研成绩成为评定你们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我的阅读量和在看成为衡量我的唯一标准——从来都不是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里,而是今天我们所有人,都被困在一个被量化和被衡量的世界里。

解决它的办法,在我这里,永远是和自己握手言和,也就是自我和解。

今年跨年,也就是你们考完研后的第三天,我一个人去了四姑娘山,找了一个攀登大峰的团队,就开始了我人生第一次的雪山攀登——四千多米,完全属于初级雪山。

我在爬之前就给了自己预设:爬上去说明自己牛逼,爬不上去就单纯说明爬山这项户外不适合恐高症的自己,那就到了大本营就行了,最后500米就算了。

所以我现在去回忆爬山的那两天一夜,我想到的都是上山中途休息站里冰凉的脉动以及用脉动和同伴碰杯的那一刻;是下山骑着的小马一个飞奔,我在一顿手忙脚乱后再一抬头,入眼处无边的荒草地和四面巍峨的高山,刺眼的太阳和发光的人间;是夜晚在四千多米的大本营,和同伴顶着高反带来的剧烈头痛、戴着头灯在满是马粪的大本营草地里架着相机聊银河和北极星,拍下雪上与星空,以及送你们的那颗流星。

这些要比顶峰有价值的多。

因为四千多米就是个数字而已。

都是一些数字而已。

不要因为数字,而忘掉路上和你一起走的人,忘掉你收获的星空,忘掉你的付出。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雪山,还有很多的路。

等我们,等你们去走。

- 晚 安 -

至少今晚

祝你梦里有发光的人间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