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现在不是在啃食他人思想?但如何内化很重要。

 秃头研究所 2021-05-18

· TuTouSuo

· 标题是我在洗澡的时候

· 突然迸发的想法

长久以来我一直都自诩是个有思想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但即便如此,在这样旁人看起来略带高傲的自我认知之下,我也深刻地、卑微地明白,头脑中那些浅薄、并且常常流于表面的想法还不足以支撑起我所想象的独立活动。

我的思想来自于哪里?它从来不会是平白无故地衍生在我脑海中的产物。我必须承认,任何的想法诞生之前,都必须先给它购置出一张温暖的小床,几盏鹅黄色的灯具,然后再铺垫上一层比拇指姑娘的天鹅绒更加令人感到舒适的被芯。只有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妥当,思想这个黄口小儿才会迫不及待地、哭哭啼啼地坠世。

这个意味,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最近一段时间我反复地吸收着尼采、康德、斯宾塞的观点,喜欢去谈韩炳哲提出的倦怠社会,他说,当代生活的困境来自于人类自我的剥削,来自于名为功绩社会的制约。

于是,我会尝试用这些思想、观点去解释我的疑惑和不解,去完成自我与生活和社会之间的对话、搭建连接,并从这些举动中试图创造出那么一星半点的属于我自己的想法。

那么说到底,现在谁不是在汲取他人的思想来喂养自己?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大量地学习、大量地摄入,才能有所启迪、迸发和雀跃。

萨特需要胡塞尔的现象学,阿伦特需要海德格尔的哲学、金斯堡需要兰波的意识流。这本质上与文艺复兴需要借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斯拉是一样的道理。

这些事实看起来有些飘忽不定,但落到现在每一分刻的学习中,它就代表着想要尝试去说些什么、谈论些什么,就必须保证头脑中的氧分子是充足的、仪表盘是满格的状态。

「知识的输入」永远是所有思想开始的第一步。所以千万不要觉得现在的参考书阅读、教材阅读既枯燥又无味。去怀疑为什么读完了一本《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新闻概论》之后自己仍然没有办法对某个真题滔滔不绝地展开一套说辞。

因为这些「摄入」都还不够,并且有可能一遍两遍的阅读根本就没有办法在你的脑子里留下些什么印象,自然它也不会为你所灵活运用。

不要忌惮去「啃食」他人的思想,毕竟只有在大量的累积之下,才能在间隙中生发出带着你自己闪光点的想法。



· TuTouSuo

· 推送食用指南

🗽 涉及内容:参考书阅读的学习技巧传授

🗽 弟弟妹妹可以这样用:按照推送的步骤尝试对参考书内容进行整理,加快阅读效率。摆脱「我没有想法」「我不适合新传」这种概念,只有读的书足够多,才能有应付思想的可能。


· TuTouSuo

· 参考书的阅读起点

如果你现在刚刚拿到手一本参考书,你觉得「毫无头绪」「头昏脑胀」,那恭喜你,你进入状态了。

当你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其实你就是白纸一张。没有任何的知识阅历或者经济基础,一方面会让你在学习中有经常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但从好的方面来说,就是如果你能够在最开始就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那就等于宣布了旗开得胜。

在艾德勒和范多伦撰写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他们二人在「阅读」的问题上从四个层次分别进行了剖析:

首先,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四个问题,包括“这本书在谈什么?作者如何依次发展主题,如何从核心主题分解出关键议题”、“作者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从中得出属于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这本书与自己的关系?总结从书本内容中得到的收获”。

其次,阅读的层次也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基础阅读——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之上了解书本内容的全部组成,并思考是否有必要作出更为细致的二次阅读;检视阅读——将全书的大纲内容进行罗列,分层次地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分析阅读——去思考和评价书本中所阐述的各个要点,要辨析地进行思考,甚至是延伸其他的知识框架,切记不要盲目全盘赞同他人的观点;主题阅读——在某一领域中阅读更多的书籍,以此形成更为透彻和全面的了解。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无论是阅读稍显枯燥乏味的专业教材,还是我们自主选择的一些更具有书写价值和思考深度的书籍内容,都会拥有「明确的目的」和「有效的阅读方法」。

我们这里就将二人的思想做一个「针对新传参考书」的综合解答:一本书的阅读需要先理清阅读的目的;而后是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深度阅读和二次分析;最后,总结整本书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体系。

· TuTouSuo

· 明确阅读目的

既然今天这些书籍都被称作是「参考书」了,那自然就是为了给予我们更多的「基础知识」。就像是「师父领进门」一样,咱们必须依靠这些内容比较广泛但也比较浅薄的教材来对新传学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所以不要对参考书期待过高,比如看完这些参考书就可以回答上天入地的知识,就可以对试卷真题上的内容对答如流,甚至于是看完参考书就能够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个是很困难的。

因为以「入门」为目标的参考书必然不可能有多深厚的知识,更多地只能是广而告之式地做一些最基础的内容。自然,这也就成了为什么我们需要补充很多其他的参考书、书目或者是论文的原因——在基础之上去涉猎、补充更多的知识,才能够应对关于问题的思考。

阅读参考书的目的:形成基础的学科框架。

· TuTouSuo

· 理清阅读的方法&步骤

在这个视频中,我给大家演示了一遍关于如何开始阅读的方法。其中,我是先将每个章节的知识内容进行了总结,然后再进入到每一个章节中进行阅读——这是不推荐新手的,因为只有当你阅读了章节之后,才能反过来进行总结——我这里是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直观地了解书本的整体知识框架,大家也可以直接拿去使用。

如果你现在手上是一本完全没有阅读过的参考书,那么你需要先翻开目录,大致浏览一下整本书的章节结构——不管是「传播学」「新闻学」或者是「广告学」「新闻史」都是如此。继而在有了一定大概都印象之后开始每个章节的阅读。

现在有一些朋友会说,按照xxx的顺序进行阅读,打乱原有的书写逻辑——这个我在网络传播学的导读课上也有谈到🔗这星期我用九个小时致敬boring至极的书本知识之后,好像至少能多拿30分?这个方法实际上挺好用的,毕竟你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更集中地理解知识点。但是,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方法让你更加混乱,我的建议是一定马上停止,就是按部就班地从第一章熟读到最后一章,然后再反过来去进行章节间的「合并同类项」。

对每个章节的熟读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能够帮助你从最底层开始搭建整本书的逻辑和知识体系。如果一遍没有读懂,那就读两遍、三遍,不要觉得说自己一遍读不懂是不是就是笨蛋。不是!因为就算是马克思生平第一次接触哲学思想他也要反复研读好几遍!不信我马上敲他棺材板问!

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也需要讲究一些技巧,目前为止我觉得最为适用的方法 就是一边阅读一边在书本上标注清楚哪里是什么概念、特点、方法、原因等等,这样会让线性编排的文字更加清晰明了,也能够帮助我们把知识点提取出来。

具体的方法也可参考下方视频:

「通读」是第一遍的阅读要做的事情。

这里再次声明一下,如果你觉得阅读一遍没有办法让你弄懂这些知识点,那我们完全可以开始第二遍的阅读,只是要记住,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要东张西望,要保证学习的效率。

在标注清楚之后,我建议通过一个「框架笔记」的形式,对一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框架笔记的作用不在于「重新抄写一遍」,而在于形成「索引」,就像是对知识点进行编码一样,让他们一板一眼地烙印在你的脑子里——在《新闻学概论》第一章当中讲到了哪些内容。

框架不求「详细」,但求「精简」。因为有了编码,我们完全可以回到教材当中去学习那些知识点、概念、意义,不需要放在框架里,让它变得又臭又长。



 *《传播学教程》全书框架可至同名微博搜索 

「精读」是第二遍/第三遍要做的事。

如果你现在已经完成了每一个章节的内容精读,甚至于是对一些知识点已经有所记忆了——这里我也要再次强调,现阶段要不要背书?其实背书并不是一个「可以划定某个节点」的内容,而是说它自然而然地就是发生在我们日常的学习中,比如今天你需要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整理,那么你就需要有所回忆,也就意味着需要记忆一些相关的内容。

所以,适当的记忆对于「读完参考书依旧脑袋空空」这样的问题是有所帮助的。

当你做完了每个章节的框架笔记的时候,就意味着这本书可能已经被你转化为了「1-20张框架图」,你可以按照这种框架的索引去找到知识点,继而串联起整本书的内容。

这个时候,你就必须拥有一张「全书框架图」。

 *可在秃头所公开课cctalk群内观看完整版传播学划重点课 

一整本书,最后就被读成了一张纸。最有效的参考书阅读莫过于此。


· TuTouSuo

· 总结

🎙第一遍「通读」,可以适当画一些「概念」/「特点」/「作用」/「意义」等书上明确提示的内容:

🎙第二遍「精读」,做每个章节中的框架内容:不必拘泥于书本逻辑,可以自己总结和规划:

#框架建议一:明确「框架」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是写了多少框架、费了多少笔墨,而是其本身是否达到了你的「学习目的」—— 帮助梳理清楚书本内纷繁复杂的知识,形成有记忆点的逻辑图像。

#框架建议二:与书本框架越接近,记忆和阅读就会越发连贯,不容易出现「思维转向」或其他「思考」。

#框架建议三:做完框架之后也要弄一个「知识点总结」,把相关的知识点都整理出来,进行相应的记忆。

🎙第三遍「通读」,将整本书的章节进行划分:浓缩记忆法 

这一步其实是将一本参考书读完之后再进行的,发现不同章节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相应的「合并同类项」,让一本书最后读成一张纸,印刻在你的脑海中。如果你能够把这些知识点内容都明确地回忆起来或者说能够在框架图中找出它的准确位置,那么这本书,基本上就叫做通透了!


唠唠叨叨了这么久,最后还是想再说几句。

咱们现在都进入到了参考书阅读的阶段中,但就是总有一些朋友会更有效率地进行学习,更明确地完成他们的学习目标,继而在日积月累中赶超我们。原因就是他们能够找到准确的学习方法。

而且,也不要觉得自己没有思想,只是你现在的大脑可能还没有打开塑料封层,还在不断地努力破壳而出。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给予大脑养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这篇推送很长,但也希望你们能够耐心地看完,我相信,一定会有所帮助。

加油啦,考研人。


🌪️ “新闻学划重点课
⏲️ 5月8日,CCtalk公開課等你。
🔢 群号:89515826
🌑 枯燥无味的新闻究竟怎么学。



🥬

「秃头所全年公开课」

一头扎进内卷里
卷也要卷的漂亮



- 晚 安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