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想,与你,平起平坐、望着你、听你说你的故事

 新用户6485T8fx 2021-05-18

  

最近,关注了一个公众号,运营者是一位与我年纪相仿的数学老师。昨天,作者更新了一篇文章,题为《我快撑不下去了》。点进去一看,文中,他涓涓诉说的,是自己的不安与焦虑:公众号开通一年以来,每晚熬夜写稿,只睡五个钟头,最近,颇有江郎才尽、黔驴技穷之感,同时,取消关注的人数刷刷上涨,阅读量也在嗖嗖下滑。对此,却又莫可奈何、无计可施。

我评论给他:全力做好你能控制的,坦然放下你不能控制的。然后,云淡风轻、世界安然。

可能,这样的评论,在许多人眼里,只不过是一句,隔靴搔痒般的安慰话罢了,但却是我今晚特别想与大家分享的体会。

ONE

周日晚,去给小蝴蝶上英文课。7点到达时,学画画的她,都还没回来。小蝴蝶的周末,被心急如焚的妈妈安排得几无插针之缝。等她的当儿,我便决定到书房先检查上周的作业情况。穿着棉睡衣松散系着头发脸上写满疲倦的蝴蝶妈妈也一道走了进来。

她向我抱怨,小蝴蝶期中英文才考了90分。“才90分!”她把“才”字拉得老长,并要求我,从下周开始,小蝴蝶每周的语法练习题量不能少于200,照她说的,“必须给小蝴蝶施施压。”

我没说话。蝴蝶爸爸走了进来,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坚持认为孩子的快乐,千金难买。爸爸话音未落,妈妈的声音突地提高到了100分贝,“你敢又来反对我,孩子的事,你没发言权”,说着顺手操起床上的枕头,死命往爸爸身上砸。

就这样,两人当着我的面,竟然打了起来。这时,小蝴蝶恰巧回到了家,骨碌着眼睛,瞧瞧歇斯底里的妈,瞅瞅怒火中烧的爸,一下子放声大哭起来。

蝴蝶妈妈摔门而去,蝴蝶爸爸告诉我,夫妻俩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妻子习惯性想要控制一切,一心要把12岁的女儿培养成全能人才,榨尽了女儿所有的休息时间。作为丈夫,他绝对不能提只字反对意见,因为,神经敏感的妻子,真是一点就着。他和女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全家人都活在蝴蝶妈妈制造的紧张气氛里。小蝴蝶四年级时,曾离家出走过一次,但纵然这样,也未能改变妈妈的控制欲望。

这两天,我始终无法平静。一想起蝴蝶妈妈因愤怒而扭曲变形的面容,内心就无限悲伤。我知道,极想控制一切的蝴蝶妈妈,自己活得,其实也并不舒坦。因为凡是我们想控制的,也都控制着我们,让我们失去了自由。总给别人找不快的人,自己当然也不会获得快乐。

太多人,都为外境所苦,每天,生活中总有那么多不如人意的人、事、物出现。最糟糕的是,我们最亲、最在乎的人,却又往往不会按照我们想要的戏码出牌,令我们备感担忧、失望与焦虑。

这份因想要改变他人,尤其是亲人,期待他们活在我们认为的“好”的状态里,而产生的焦虑与无助,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深折磨着我自己。所以,对蝴蝶妈妈,我有的,不全是责备与不解,更多是感同身受后的体谅与悲伤。

我的父亲喝酒非常厉害,嗜酒导致他形体消瘦、夜不能寐,也致使他脾气暴躁、猜忌多疑。差不多从懂事起,我就想尽办法阻拦他喝酒。若在家,吃饭时,会因他往碗里多倒一点酒,就气得饭也吃不下;若在外,打电话回家,听出父亲又喝酒了,我整个人就会被忧愁淹没,沉浸在杞人忧天的焦虑里。

这种阻拦,最终以失败收场,而我则陷入了更深的绝望中。直到有一天,一位阿姨提醒我,不能掉入父母织就的漩涡里去,必须抽离出来。

太过焦虑的我,也才真正开始反问自己,是否真地有权利去决定别人(这里的别人,包括家人)怎么生活?是否真地能改变别人?认为好的东西,别人就也得觉得好吗?父亲喝酒,自己担忧他生病,甚至会丢下我离去,但,这是真的吗?该归老天决定的事,自己能决定的了吗?

于是,我才最终释然了,借用一位灵修老师的话,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他要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不要为了拯救他们而让自己也陷进去。

蝴蝶妈妈和我一样,都因极力改变控制别人,反而被别人控制了所有的喜怒哀乐。

TWO

据2013年人民论坛一次调查问卷显示:目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 “全民焦虑症”,这种因大环境造成的焦虑,症结主要有三, “权力不受制约的不公正感”、“社会保障不足的不安全感”、“贫富差距过大引发的被剥夺感”。

但依我看,这种由外部自然社会环境恶化所导致的焦虑,对每个人的影响,实则更像长流不息、绵延不尽的细水,是缓缓浸、慢慢蚀的,然而,因内在自我小宇宙失衡而引发的个体焦虑,才更像怒吼奔腾的湍流,飞流直下三千尺,对人极具伤害性。

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忙”、“快”、“效率”为特征,人们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着向前,很多时候,到达终点,却忘了为何出发。我们担忧失去爱、恐惧永远得不到想要的东西、焦虑自己会永远孤单、害怕得不到支持。这种担忧,这种焦虑,就如黑夜魅影,时时啃噬着我们的神经。

人之所以会焦虑,因素可能有很多,但大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焦虑,要么因为准备不足,要么源于无力改变。前者需要努力,后者需要放下。

倘若说,因为“准备不足”所导致的焦虑,我们通过加倍努力、不懈奋斗,还可以消除的话,而由“无力改变”所引发的“焦虑”,则必须通过放下,而别无它法摆脱。

当下,社会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是这样说的,“世界上只有三件事,一是自己的事,二是别人的事,三是老天爷的事。大多数人的烦恼焦虑来自,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

可不是这样嘛。就像这位公众号的运营者,他唯一该做的,其实是静下心来,认真阅读、认真思考,精心打磨每一篇原创文章。他永远不可能决定别人关不关注,别人是否阅读。

再说,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表达,并不以哗众取宠、沽名钓誉、赚人眼球为依归。若他能放下自己控制不了的,那份焦虑,也必定烟消云散了去。

艾克哈特.托尔在《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一书里指出,“对虚幻自我及外在形相世界的认同,再加上小我总是需要更多的本质,形成了人类痛苦的根源,造成了人际关系的冲突,也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

人类面临的危机,确实就是我们轻易患上了“超人症”,以为自己是上帝,有能力拯救所有人,有能力把控一切事、物。于是,整日忙忙碌碌,目光全部集中了外境,而放弃了关注自我的健康与快乐。我们都忘了,若是自己都过得不快乐,又怎么可能给别人带去快乐?若是自己都做不到健康生活,又何以要求别人?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你我改变不了,也无需去改变。我们真正应该做的,就是放下,把目光收回到自己身上来,集中精力爱自己、提升自己、修缮自己。若要说控制和改变,我们没有什么力量能让对方改变,我们能做的,是为对方创造一个让他愿意改变的环境。

认识一位美容师,虽然没什么文化,她却是我认识的一位极聪明的女性。婚后,她发现丈夫每天熬夜,不吃早餐,还抽烟喝酒。

深谙养身之道的她,非常担心丈夫的身体,但从未口头阻拦过。她告诉我,她自己更加准时地上床休息,更加用心地准备每一顿早餐。

结婚一年半后,老公看到气色超好、身体超棒、精力超旺盛的她,非常诧异,问原因,她就说,秘诀只有两点啊,准时睡觉,好好吃早饭,你都看在眼里的啊。

最终,老公自觉改掉了熬夜和不吃早餐的习惯。

我想,蝴蝶妈妈和我,以及那位焦虑失去“粉丝”的公众号作者,都该好好向这位美容师学习。

记得华德福学校教师有一首祷告文《不想》,全诗如下:

不想,再迷恋成为一个问题解决的专家…

只想,当一个,生命的陪伴者。

不想,再沉迷于扮演一个拯救生命的英雄…

只想,与你,平起平坐、望着你、听你说故事。

不想,要再去改变别人的生命…

只想,走入生命的更底层,

深深的聆听…

是的,盼我们,都能停止想去控制与改变他人。

从此,只是,与你,平起平坐、望着你、听你说你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