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暖心城市的标配:菜市场+书店+自行车

 左手咖啡右手茶 2021-05-18

周末绕着小区周边骑单车,骑着骑着,忽然冒出一个想法:一个宜居的城市,一个暖心的城市,至少要有三个标配:菜市场,书店,最重要的是第三项,可以骑着自行车抵达上述两个场所。

因为,城市再大,属于我们的空间也是有限的,无论你生活在城市的哪个角落,只有当你以自行车主的人身份居住在一个城市时,城市生活才是有趣的,暖心的,属于自己的。

自行车丈量了我们与城市的关系。

1.菜市场

有人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我觉得,菜市场才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民以食为天嘛。

我觉得,从起源上说,之所以会有城市,是因为有一些人不想、不能、不愿意依靠土地而生活,因此,虽然城市本身并不生产任何食物,但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却需要大量的食物供给。有一次在路上听到两位大哥聊天,其中一位说:三天不往城市里运菜,菜市场就得被抢空。这些保障城市运行所需的粮油果蔬源源不断的从外向内输送,在抵达之后,再次通过怎样的渠道供给给城市居民,观察城市居民怎样买菜,是个蛮有趣的话题,甚至能从中窥见这个城市的性格与气质。

菜市场是城市的一张名片。

如果一座城市里的居民只能开车去买菜,那这座城市一定不是宜居城市,因为城市可以做到超级大,买菜不应该变得超级远;如果一个社区里的居民只能每周固定几天等待批发市场的大篷车送菜进社区,那这个社区一定不是宜居社区,因为人们会担忧大篷车司机哪天不开心了,就没吃的了。

宜居的城市生活空间里,应该有一处固定的菜市场,那是安居乐业的定心丸。菜市场不仅仅是供应城市生活所需物资的地方,更是社区生活必不可少的空间,是故事发生的地方、信息交流的空间和承载记忆的场所。如果我们连买菜都要变成坐在家里等着快递送货上门,那么城市成活的意义,对我们而言,到底是什么呢?

城市越大,越应该有更多小小的菜市场,越应该有人们骑着自行车就可以抵达的菜市场。

2.书店

你生活的空间里,有没有一间可以骑着自行车抵达的书店?

我总是觉得,书店应该是生活空间的标配,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书店大小,以住所为起点,30分钟自行车车程里,都应该有一间书店。

莫笑我,这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美好心愿罢了。

关于书店,步印图书馆开业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我家旁边开了一间图书馆》,在这篇文章里,探讨过书店对于社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今天再次将自行车与书店关联起来,是希望人们生活的空间里,可以有更多类似书店一样的场所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店、菜市场、以及茶馆、咖啡馆甚至理发店在内,他们对于社区生活的功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生活变成真正的生活。生活在这个空间里的人们,可以在这些场所里聚会,交流,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小区刚刚建好的时候,最先抵达的是一定是银行,然后是房地产中介,紧接着美容院/理发馆,药店,饭馆。至于茶馆,有时候它变形成了棋牌室,至于咖啡馆,它只爱扎堆在城里上班族集中出没的地方。你那价值好几万一平米的房子,好像成了旅馆,只是晚上回来睡觉而已。

以你的房子为起点,30分钟自行车程里,你可以去到哪里?所到之处,可否有一条能让你感受到生活的路线?

3.自行车

听说末代皇帝溥仪也是很爱骑自行车的,溥仪在《我的前半生》回忆录中提及:为了骑自行车方便,我把祖先在几百年间没有感到不方便的宫门门槛,叫人统统锯掉。

自行车似乎重新定义了溥仪与故宫的关系,也让他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故宫。

确实,交通工具可以定义人们与城市的关系。

回想起刚来北京时,特别希望能骑着自行车逛北京,能骑着自行车在这座城市里穿行。但这几乎是个很奢侈的愿望。

因为,要实现这个愿望,起码得有三个条件:一是自己可以买辆自行车,二是一旦被偷可以随时再买一辆,且不会心痛;三是骑不动的时候,你有办法把自行车扛回家——自行车上不了公交进不了地铁……报社的男同事为了实现骑自行车逛北京城的梦想,索性把房子租在后海一代,买那种除了铃铛不响浑身都响的N手自行车,叮叮当当的骑着,倒也逍遥乐呵。我们住在其他城区的人,只能用脚丈量北京的胡同,因为后来北京地铁也不再允许折叠自行车出入了。那时候我们总是抱怨:北京城之大,竟容不下一辆自行车啊。

骑着摩拜单车行驶在长安街上八米宽的自行车道上,觉得曾经的抱怨很不厚道,因为抱怨是不能让社会进步的,与其抱怨,不如行动起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我妈总是说:窍门满地跑,看你找不找。十年前,当我们抱怨无法随时随地在北京城里骑自行车的时候,我们仅仅是抱怨,抱怨之后,是将自行车忘记,然后打车,买车,有时候还会乘坐摩的;五年前,我们抱怨自行车租赁好麻烦,手续好啰嗦,即便拿着公交卡,也常常刷不到一辆车;一年前,我们学会了用手机下载APP,刷一下就能随时随地骑到自行车。

十年的时间,借助科技的力量,自行车的问题终于被解决了,以后或许还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出现,值得期待。回想这一历程,深深感到“相信”的力量无比强大。

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时候,我们要有一点耐心,要相信现存的任何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不要只是站在原地抱怨活指责,要为美好生活的实现,做出一点积极的努力,即使总是失败,那又怎样?在充满失败的尝试道路上,每一次失败都是宝贵的。很多问题,也许当下的我们解决不了,但要相信一定有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长安街的自行车道,大概是全世界最宽的单车道了,迎着夕阳,骑在北京的春风里,我想,只有怀着美好的信念,生活才能变得美好。

相信“相信”的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