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笔记02︱刘邦:论婚姻对男人的重要性

 左手咖啡右手茶 2021-05-18

看历史,女人有自己的逻辑和态度。

刘邦:论婚姻对男人的重要性

说完了项羽,轮到刘邦了。

人就是这样的,即使你一万个不愿意,也逃不了被比较的命运,而且是反复被比较。而所有的幸福以及不幸福,统统来自比较。

不知道项羽在垓下自刎的时候,脑海中是否一闪而过“刘邦”二字。

悔不过当初。

历史没有后悔药。

和项羽比起来,别人家的孩子刘邦,横看竖看360度看,怎么看都是一副志在必得的非凡之相。由于真的当上了皇帝,以至于他留给后世的每一条记录,几乎都是熠熠生辉的。

没办法,司马迁再耿直不阿,无奈也是活在汉朝,凡事也要三思而后行。毕竟,写史有风险,下笔须谨慎啊。

从史记里有限的记录中,不到一万两千字的篇幅中,刘邦用自己的辉煌人生告诉后世的男人们:男人大丈夫,要先成家,后立业,别把顺序搞错了。看看隔壁项羽,比较一下就知道了。很多男人误以为有了天下还愁没有美人么?很多男人错把结婚当成阻碍事业发展的借口!殊不知,婚姻面前,男女平等。婚姻对于男人的价值,不亚于婚姻对女人的影响。

看刘邦同学现身说法。

我们都知道,刘邦同学靠一张白条,混进了当地上层人士的Party,也因此拉开了人生重要演出的序幕。

隔壁县的土豪吕公因为要躲避仇家,举家搬迁到沛县。为了和当地方方面面搞好关系,借着县令的面子,搞了一个大Party。县里有头有脸的人都来参加,萧何大概是怕有人趁机混吃混喝(后世评说他是个勤俭节约的人),因此定了个规矩: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赤裸裸的金钱排位游戏。同样的游戏规则,今天仍在上演。不知道萧何定这条规矩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没几个存款的亭长刘邦?看见刘邦大模大样的走了进来,坐了上座,萧何知道这小子的礼帖肯定有诈,当着刘邦的面儿,他提醒土豪吕公: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言外之意:刘邦这小子没几个钱,向来大话连篇,您别被蒙了,礼贴肯定有诈。

如果这个桥段是真的,简直无法想象,萧何日后竟然还辅佐刘邦打天下,刘邦竟然也没有记恨这个小插曲。

土豪吕公应该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但他是不是果真会相面,是不是真的看出了刘邦面有贵相,很难考证。但分析他初来乍到的处境,即使他明明知道刘邦就是打了一张白条,看在沛令的面子上,初来此地的吕公应该是不想惹是生非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在这个热闹的Party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揭穿这个骗子,传出去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眼前这个不起眼的亭长有这么大的胆子进来混吃混喝,还打了一张白条,想必也是个难缠的无赖,不如先留下来,等宴席结束再说。

俗话说,小人难缠。

于是,吕公因目固留高祖。意思是吕公多次用眼神告诉刘邦:吃完饭别走,留下来咱哥俩再喝几杯。

本来想好好收拾收拾这个混吃混喝的家伙,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吕公竟然把自己的闺女嫁给眼前这个空手套白郎的家伙。

分析吕公的心里轨迹,也许是这样的:MD,竟然来了个搅混水的→先稳住再说→这混蛋胆子真大→怎么保住面子→说他有贵人之相吧→怎么不被人识破呢→干脆把女儿嫁给他→希望他真的有贵人相,不然亏大了……

靠着一张白条,刘邦的人生轨迹被改写了。

因为这张白条,亭长刘邦结婚了。

史记里很少有皇帝会被写到婚姻或爱情,舜帝算一个,因为尧帝要考验他,把两个女儿一起下嫁给他;高祖本纪开篇不久,就写到了刘邦和吕雉是如何成为两口子的,可见结婚这件事儿对刘邦的重要性。以后的发展轨迹表明,刘邦确实娶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媳妇。

项羽倒是被写到了爱情,只不过他的爱情太过凄凄惨惨戚戚。假想一下,如果项羽在出征之前就和虞姬结婚并生了一堆娃,项羽的行为处事,应该会成熟很多了吧?

为什么古人一直强调男人要先成家后立业呢,道理就在于此了。一个男人只有结婚生子,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责任,才能真正懂得男人大丈夫能屈能伸是何道理,才能真正摆脱莽夫之气,褪去稚气,成为一个成熟的男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会治理家庭,才能管好天下。

言归正传,再说到刘邦。

娶妻生子的刘邦,依旧是亭长,没有仗着岳父家的财力做点其他事儿。《史记》里说,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细品这句话,非常有趣,感觉一个顾家男人的形象马上就跃然纸上了:话说一个什么样的男人,会时常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家看看老婆孩子呐:)

没结婚的时候,亭长刘邦好酒好女色,常常赊欠买酒,长醉不起;结婚有娃以后,亭长刘邦常常请假回家,到田地里转转,帮媳妇干点农活。婚前是个浪子,婚后成了金不换的居家好男人。

分析刘邦的心理活动轨迹,大概是这样的:一张白条换来一个好媳妇→我没做梦吧→没有,两个孩子都生了→要知足,人生要知足→要带领老婆孩子好好过日子→老天爷待我不薄→别瞎折腾……

你看,婚姻对于刘邦的重要性有多大!

兄弟当中,刘邦排行老三,我们老家有句俗话:逢三必狡。意思是排行老三的人,心眼儿多,是滑头鬼。纵观刘邦的发家史,不难发现,很多时候他还是喜欢耍点小心思玩儿点小心眼儿的,鸿门宴上那么紧要的生死关头,跑路逃命之前,他还要问一句:出来的时候还没有告辞,这样不太好吧?倒是屠夫樊哙来得痛快: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每读到这一段,就忍不住好笑,打心眼儿里,刘邦应该早就想跑了,为何在这个紧要关头还要卖一卖“礼节”关子?如果张良真的建议他回到宴席上向项王面辞,他会回去么?我腹黑的想:狡猾的三哥刘邦,只不过想在难堪的跑路之前,挽回一下自己男子汉大丈夫的形象罢了。话说,不正是他自己说要小便的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