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月3日∣ 当时只道是寻常

 左手咖啡右手茶 2021-05-18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了一段话,诗一样的文字,越读越熟悉,感觉像一首歌,只是一时半会找不到调。上网一搜索,果然是一首老歌。

北京今天挺适合放风筝的,在全力防控疫情时期,不知是否有人带着口罩出来放风筝。住在郊区的朋友们晒出了一片雪景,昨夜,北京居然还下了雪。




一年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上下班路上继续听于晓非讲金刚经,目前已经听得晕头转向了。俞敏洪老师在日记中推荐了一本书,名叫《一本书学会佛教常识》,还是中华书局出版的,这本书可能更适合像我这样的门外汉。

我在当当网搜书的时候,自行浮现的一串串名叫“一本书”系列的书籍,还真是不少。接着搜“一本书学会”五个字,又是一大串。看来在很多领域,都有像我这样想要贪图捷径的懒蛋,怪不得“极简”系列的书出版到几乎泛滥,极简欧洲史、极简经济学、极简宇宙史……

又或者,有些知识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它可以浓缩到一句话里,也可以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甚至,一言不发,自行领会。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对于坚定的相信某一事物的人来说,当他将这个事物,或者思想体系讲给别人听的时候,由于自己是坚定的相信派,又有些执着的强迫感,因此在讲述的过程中,不太会考虑到听众的困惑和迷茫,也不会get到听众的疑问和质疑。单向传播的音频节目,无法实现及时对话,让听众干着急。

估计小朋友们上网课,就是这个感受。

印度古人认为人死亡不是生命的彻底终结,只是肉体的抛弃,生命是有限的,死亡以后肉体抛弃,神识又通过投胎转换成下一个生命体,死了再来,无有穷尽。 

三世说的生命观也被理解为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三世,永远在三世轮转,而生命形态除了人,还有其他五类,合为六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此即为三世六道轮回的生命观,未来轮回状态的好与坏决定于现在及过去世的善恶。涅槃的意义则在于终止这一切,结束轮回。

根据于老师讲授的内容,相信三世说的人对轮回负责、对自己负责,相信二世说的人,对上帝、对自己负责,相信一世说的人,其实对自己也不负责。

我的困惑是:相信二世说的人,知道死后灵魂会接受拷问,所以今生会约束自己,警醒自己。相信三世说的人,是哪一个主体在参与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呢?中国聊斋故事里会讲孟婆汤,一碗喝下去,再也不会记得自己曾经是谁。如果一切都忘记了,那么,每一次的新轮回,对于前世的“自己”来说,意义又在哪里?

如果没有了回忆,去哪里确认自己就是自己呢?

也许于老师听了我的提问,会摇头叹息一句:果然是凡夫俗子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