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月7日∣云想衣裳花想容

 左手咖啡右手茶 2021-05-18

北京今天的阳光超级给力,把面团放在午后的阳光下,发酵得极好。

下午把他们爷俩赶出去运动,得了一会儿清净。在蒸好了发面牛肉馅包子,熬好了水果捞,刷好了锅碗瓢盆之后,窝在鸟笼里重温了一遍《穿普拉达的女王》。 

女人看电影get到的点,总是有些与众不同。前几日看《傲慢与偏见》,除了心情跟着主人公的爱情进程起起伏伏外,满脑子想的都是“那个时代的裙子怎么那么漂亮”,接下来的行动则是:待会儿上淘宝应该怎么搜,才能搜到同款呢?

同款裙子没有买到,倒是买了一本《历史的衣橱》。

此次观影的副作用是:打开衣柜,搭配衣裳,狂整了一通~

还好,没有冲动到要买普拉达~ 

穿衣服从来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孔子曾借服饰表达自己的治国理想:行夏之时,乘殷之辂(lù),服周之冕,乐则韶舞。

如果我们站在时尚产业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女人要跟着西方审美的标准去穿衣服的话,我们大概率会转悠到文化传承以及若干历史事件中。曾经读过一本《百年衣裳》,梳理了20世纪中国服装变迁史,从清朝的氅衣到民国的长袍,从不爱红妆爱武装,到时髦青年的喇叭裤,每一种衣型的改变背后,都是巨大的历史变迁。

在《云想衣裳》这本书里,专门讲过苗族服装史。据说苗族人会将本民族的历史变迁绘制到衣服和裙子上,每一个花纹、每一种颜色的选用,都代表着苗族祖先不断迁徙奔波的路上所遇到的事物。曾经读过一本讲述法国大革命的小说,那里面有一个女仆,无论何时何地,总在织毛衣,后来在审判庭上,她拿出了一件又一件毛衣,原来,每一件毛衣都是“编织的密码”,她用自己独特的“符号”,把听到的、看到的,统统“编织进了毛衣里”。

打开女人的衣柜,每一件漂亮的衣服里,都至少存储着一个故事。

我的衣橱里,有一件红色羊毛衫开衫,那是我妈妈年轻时候穿过的衣服,质量到现在都还很好,每到过年的时候,我就喜欢把它穿在身上。妈妈年轻的时候,是非常爱美的女性,且美的很有层次,对美的追求,应该也是不遗余力的。红色羊毛衫的标签上写着“上海制衣厂”,在20世纪90年代,能买到上海产的衣服,很开心的呢~印象中,妈妈还做过一件铜氨丝质感的粉色风衣,穿着走在大街上,回头率特别高。我到现在都没有做过一件那种长长的大风衣呢,现在女孩子们特别追崇的巴伯瑞色系风衣,在我眼中,远没有那时候的妈妈们穿的粉色系风衣时尚~

稍感遗憾,我没有继承妈妈对美的感觉,常常穿着很随意,稍微不留神,就会搭配出在妈妈和妹妹看来简直是“惨不忍睹”的装扮。有时候逛商场,想给他们俩买衣服,念头刚冒出来的时候,就会立刻被自己摁下去:还是先征求一下意见吧,免得买回去没人穿啊~

由此也省下不少钱,哈哈~

以我自己的感受,如果一个女人不知道自己应该穿什么,穿成怎样才最美,大概率是评判体系出现了混乱,也有可能,是不够自信。

穿衣戴帽,在有些时刻,确实能传递一些衣者的内心世界。

旗袍以来,似乎再没有能够代表中式审美的新衣型出现了,同样是现代款式的服装搭配,有些风格一看就是日系的,或者韩范儿的,又或者英伦风的。中式风十足的衣裳,比如旗袍,必须是改良版剪裁到位,且有极好的气质,才敢穿到公司去上班,否则,一不留神就混同于高档餐厅服务员了;飘逸的茶服很舒适,但是也很挑空间,它的符号感太强了,稍微穿得不对路,就会成为人群中扎眼的存在。 

三宝同学也跟着看了一会儿电影,几个镜头之后,他惊呼:哦,妈妈,那个光头是变4里面喝伊利乳酸菌的家伙,真是连小动作都没变呐~

虽然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各有各的注意点。但是男孩子对妈妈的着装很敏感,这一点,在他6个月的时候我已经被教育到了。

记得有一次带他去打预防针,负责宝宝体能检查的医生看着我的着装,对我说:妈妈要穿的漂亮一点,明白吗?不要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他们都在看呢。还有一次去幼儿园接他放学,小朋友们排队站在园子里,远远地,看见他对身边的小朋友说话,一边说一边还指指我,应该是在说:看,那个就是我妈妈。当时被幼儿园的小朋友看过来,着实紧张了一番:幸好那天没有胡乱穿衣服。

最近新穿了一件彩条修身毛衣,刚穿到身上,他就惊呼:天呐妈妈,你不会穿着这身衣服去上班吧?

怎么了?不可以么?

当然不可以了,穿这身毛衣应该去幼儿园,当然,你是有童心的人,你这样穿也很好,我喜欢妈妈有童心,除了,看上去像水果拼盘~

于是果断换上职场半身裙,重新捯饬一番,看到妈妈这一身装扮,赶紧跑过来拥抱一下:妈妈你怎么打扮的这么时尚啊~

眉眼之间都是满意~

女为悦己者容,原来说的不仅仅是老公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