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月10日∣打破无明见真实

 左手咖啡右手茶 2021-05-18

今天把羽绒服统统送去干洗店了,北京的春天已经来了。季节轮换,又是新的开始。大人们已经返岗复工了,学校尚未开学,孩子们的户外运动是个大问题。傍晚时分,小区的网球场里,有三个爸爸陪着男孩儿们踢足球,我和三宝同学一起散步、跳绳、扔棒球——我们必须抓紧自己下班后和太阳下山前这段时间,带着孩子们运动起来。

下班路上听《金刚经》的讲座,听得怒气冲冲,对“凡夫俗子”这个称呼尤其生气,仿佛这是一个贬义词。作为一个纯度百分百的“凡夫俗子”,我对“独立存在性”和“常一不变性”始终无法理解,这个“执”,一时半会儿难以破解。

今天的讲座里,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因为这个例子,我对整个讲座的逻辑正确性产生了严重怀疑,又因为不能立刻得到讨论和讲解,所以极其郁闷。

这个例子是:在汽车生产车间里,各种不同的零件经过生产线组装之后,成为汽车。老师问:我们起名叫做“车”的这个东西,是不是在四处运来的这些零部件之外,又产生了一个零部件当中没有的一个新的东西?这个新的东西,产生了没有?

老师接着说:对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都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当然产生了新的东西,产生的就是车啊。

我就是绝大多数之一。

但是在老师看来,最后产生的这个叫做“车”的东西,它不过是那些零部件的一个组合,它并没有在零部件之外又产生了一个这些零部件当中没有的新东西。

分歧就此产生,讲座没法继续听下去了。

只好回家读书解闷。

每当进入情绪低谷的时候,就喜欢翻翻这类无所事事的生活书籍,瓷器啊,布艺啊,还有日本作者写下的一点也不给人压力的文字。这些书籍好像蒸汽熨斗,一会儿的功夫,就把情绪里的褶皱熨平了。

今天读了一本很轻松的小书:《和食器》,书中有很多餐桌器皿的美图,看得人十分舒服,每一件都想买回来。

看这本书的时候,想起我爸爸。他特别喜欢买各种各样的碗啊盘子啊,为此挨了老妈不少骂。但是老爸屡教不改,依然痴迷于买碗,每买回一只漂亮的饭碗,总会时不时的“显摆”一下,以证明自己的碗买得是正确的。

比如家里有客人来吃饭的时候,他就会拿着新买的碗盛饭,假装不经意的说一句:这个碗用起来挺称手吧。亲戚朋友们一般都会礼貌的回复一句:是啊,这个碗真不错。然后老爸就会不失时机的讲一遍买碗的故事,他为什么挑选了这个碗,以及上次看中的碗没有及时买到手,有多么的可惜。

老爸买碗是有规律的:逢年过节,必买新碗。如果餐桌上出现了有瑕疵的碗,他准会皱起眉头问一句:家里没有碗了吗?天长日久,我们都长记性了:只要是给老爸盛饭,务必把碗看仔细了,有破损的碗,他不喜欢的碗,千万不要拿给他用。

今年春节回家,他特地拿出十个新碗对我说:等你回北京,把这碗带回去用,这个碗盛饭特别好用,大小合适,图案也雅致。我说坐飞机拿着碗很不方便,恐怕易碎。老爸听了很生气:坐飞机干嘛呢,真是耽误事儿啊,什么都不能拿!

吴老板听岳父讲了几次买碗故事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媳妇爱买瓷器的原因:遗传啊~

2020年的第一个季度,大家都过得好辛苦。还是继续努力加餐饭吧,吃得饱饱的,吃得好好的,才有力气把日子过得暖暖的,美美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