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乌药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症

 飓风1cjt9jv6q9 2021-05-18

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块根。主要产于浙江、安徽等地。全年皆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切片、晒干。生用或麸炒用。

【处方用名】 乌药、台乌、天台乌药。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脾、肺、肾、膀胱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主治寒凝气滞胸腹诸痛证,尿频,遗尿等。

【临证运用禁忌】1.乌药辛热温燥,能耗气伤血,故气血虚亏而有热证表现者忌服。即使对证使用,也宜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2.乌药性温热,故外感发热,实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者忌用。

3.乌药辛散行气,故气虚证及中气下陷证者不宜使用。

4.乌药能兴奋大脑皮质,故癫痫病者忌服。

5.乌药水煎剂能使小肠紧张性降低,故大便秘结者忌用。

6.乌药其性温热,并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故消化性溃疡属热证者忌用。 

7.因湿热为患而见咽干,口苦,目赤,烦热,小便淋痛及阴虚火旺之候者忌用。

8.孕妇及体虚者慎用。

9.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内服乌药中所含的挥发油时有兴奋大脑皮质及升高血压的作用,故不宜在睡前服用,血压过高的患者应慎用。【煎服方法注意】乌药内含挥发油成分,人汤剂不宜久煎,恐破坏挥发油成分,降低疗效,宜后下。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3~10克,水煎服。

【临证用药体会】 乌药既可行脾胃气滞,又可疏肝气郁滞,兼能温肾散寒。若治疗脾胃气滞引起之腹胀疼痛,反胃呕吐,或逆喘急,常配伍香附、沉香、木香等;治疗寒疝,小腹抽痛或睾丸冷痛肿胀,多与茴香、高良姜、青皮、荔枝核等共用;治疗经行冷痛,遇寒加剧,伍以当归、白芍药、肉桂等;治疗肾气虚寒,尿频遗尿,可配以益智仁、黄芪、补骨脂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