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189

 野狐狸 2021-05-19

189守内虚外

向朝廷推荐范仲淹的人是陕西安抚使韩琦。

韩琦,字稚圭,大中祥符元年(1008)出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

韩琦出自官宦人家,从小就是个读书种子,天圣五年(1027),年仅二十岁的韩琦科举中第,而且成绩非常优秀,第二名,俗称榜眼。年少才高、年轻有为的标签从此贴在了韩琦身上,他的仕途一片看好!

我再三说过,到了宋朝,你会频繁碰到一些超级读书天才,一个比一个猛,一个比一个牛,看宋朝宰执大臣的履历,就相当于在翻宋朝学霸史。所以,你得有一个好心态,毕竟天才只是少数,大多数还是你我之类考前烧香拜佛、考后阿弥陀佛的平凡人。至于学霸,咱们围着看看就好。

韩琦因为科考成绩好,起步官职就是淄州通判,干完通判后,他又回京担任监左藏库。左藏库就是中央财库,韩琦成了库房总管。此类官职,大多数清高的读书人是瞧不上的,以韩琦的科举名次,监左藏库也就是一个过渡性官职,一般人都不会上心。但韩琦并不这么认为,用现在的话说,他属于那种干一行爱一行的好干部。

管理员韩琦发现了一个工作上的弊病。按规矩,任何人从左藏库支取财物,都是要办理复杂手续的,但是宫里的人来支取金帛的时候却很简单,往往是宦官直接拿着批文就来领取,没有其他票据印鉴可供查验。如此一来,取什么东西,什么规格,多少数量都经常模糊不清,宦官趁机中饱私囊的事情没少发生。其实,这个弊病别人也不是不知道,早在赵恒当政的时候就曾设立过一个“传宣合同司”,专门负责财物支取的查验监督,但是做法伤害了很多既得利益者,最后又废弃了。韩琦来了以后,也不怕得罪宫里人,立刻奏请恢复传宣合同司,一下子捅掉了很多人的奶酪。

除了财物支取环节弊病,韩琦还发现左藏库的财物入库环节也存在问题。各地的财物运到左藏库的时候,按程序必须要等验收检查后才可以入库,偏偏朝廷规定验收环节需要由宫中宦官同步参与,可是那些宦官都是无利不起早,领取财物的时候都是一路小跑,来干活的时候却经常推三阻四,找理由迟迟不到,导致很多财物放在外面而遭受日晒雨淋,白白受损,于是,韩琦又奏了一本,把这条破规矩也给废除了。

韩琦把一件士大夫都不屑于做的琐事做得如此津津有味,使很多人对他另眼相看。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较真的人。

从景祐三年(1037)八月起,韩琦先后出任右司谏、知谏院,在谏官的职位上,韩琦把较真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到三年时间,上了七十多份奏疏,扫射起来火力十足。最出色的战绩是连上奏折弹劾,促使赵祯在一天内罢免了四位宰执大臣。韩琦认真负责的个性得到了赵祯的赏识,西夏叛乱发生后,韩琦被任命为陕西安抚使。

韩琦和范仲淹有过交往,对范仲淹的人品和能力非常钦佩,上任之后,他立即向朝廷推荐了范仲淹,赵祯欣然答应韩琦的请求。

五月,韩琦、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分别掌管泾原路和鄜延路防务。

这对性格志趣相投的政治盟友从此共同投身西北战场。

然而,不久之后,两人却在应敌策略上产生了巨大分歧。

好水川战败后,赵祯非常渴望打一个大胜仗,作为一国之主,他要找回丢失的面子。尤其是刚收到战报后的几个月,他几乎把所有精力倾注到了西北方向,又是调拨钱粮,又是催促出兵,干架势恨不得自己穿上铠甲去教训元昊一顿。按照赵祯的想法,西夏和辽国不同,无论是从面积、人口还是经济上看,都无法和宋朝相提并论。三川口的失败是因为军队太长时间没打仗,只要下次全力以赴讨伐,应该还是so  easy的(今因小警,乃开后福)。

韩琦的想法和赵祯差不多,也主张再和元昊狠狠地干一架,而且要打就打一场大,最好来一个五路齐出(除了鄜延、泾原、环庆、秦凤四路外,还有更靠北的麟府路),把元昊这只饿狼一举揍成丧家狗。

当然,韩琦主张积极进攻并不是意气用事,他的观点也代表了一大部分主攻派大臣的看法,咱不妨把他们的主要观点概括一下:

宋朝在西北施行的消极防御策略太差劲,朝廷在西北布置了三十余万兵力,不可谓不重视,但是二千余里的边界线,再分解到各路、各州、各堡寨,每处多不过万把人,少则几千人,兵力分散严重,根本不可能实现有效反击。西夏骑兵四处劫掠的时候,多数宋朝军队都躲在堡寨里不敢出击,即使出击了败多胜少。所以说,堡寨建得越多,只是看上去防守支点多了一些,兵力只会越来越分散,简直就是抱薪救火,扬汤止沸。如果不断增加兵力,则会让后勤补给更加吃力,也不足取。

总结陈词一句话:坚决进攻,揍他个生活不能自理。

我相信,如果你看了韩琦的奏章,也会被他全面细致的分析所深深打动,再加上榜眼学霸的煽动性文笔,一定会和赵祯一样被鼓动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然后将奏章啪地甩在桌上,大吼一声:

打!打他个大西瓜! 

慢着,大家都不用忙着激动,在抄家伙之前咱们不妨再来听听范仲淹的意见。早在转运使的任上,范仲淹就上奏章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接着意译一下:

朝廷不是没想过用进攻解决问题,早在太宗赵光义到时候,就出兵讨伐过,那时候西夏还比现在弱小得多,但结果……你懂的。当时为什么打不赢呢?因为西北地广人稀,环境恶劣,每次大军出动都要深入不毛之地,后勤补给线绵延千里,一旦找不到敌军主力决战,经常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所以经常劳而无功甚至招来败绩(此所以无功而有患也)。现在将领和士兵的素质还比不上太宗朝呢,你们怎么就自信能打胜仗呢?

当然,有人肯定会对范仲淹的观点表示不服,汉唐时期情况也差不多嘛,人家还不是照样打胜仗?

不急,你想问的范仲淹也想到了,还在奏章里进行了详细解答:汉唐时期对将帅的授权和现在完全不同 ,既给予完整的兵权,又给予充分的钱粮使用权,而且不要求马上立功见效(而不求速效),进攻和撤退也不需要等待朝廷的命令,所以将帅可以从容地养猛士,请谋士,耐心等待敌人露出破绽的时机(以待其隙),寻找好的时机谋取胜利(观变乘胜)。

总而言之一句话:别想着进攻了,先防守再说。 

范仲淹的话,给赵祯和主战派们兜头泼了一桶冷水。谁都不能否认范仲淹所说的合理性。

宋朝到了这个时候,崇文抑武的传统已经逐渐发挥到极致。我们说过,赵匡胤立国之初为了防止武人乱政,长期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对将帅的权力进行了极大的限制,这些限制在保证武将不做乱的同时,势必要对军队的战斗力产生消极影响。但是,客观地说,宋朝军队战斗力弱的锅不能全让赵匡胤来背。

赵匡胤当初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其实还是开了口子的,尤其是对边防将帅,在军队管理上还是给予了一定的自由度,比如允许他们搞点边境贸易,把收入用来犒赏麾下将士,对边将的具体行动也很少干涉。武将出身的赵匡胤知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如果不给点自由度,人家也不好带队伍。

可你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制度的设计者也掌控了不了制度的具体走向。赵匡胤的既定政策成了赵家子孙谨守的祖宗家法,还不断被发扬光大,武将头上的紧箍咒一天比一天多,比如战区的最高统帅由文官担任,武将必须受文官节制,比如弊病丛生的宦官监军等等。至于赵匡胤留给边将的一些特权,早就被废除了。

其实,比起下面这条奇葩规矩,上面这些都不算什么。“将从中御”,换句话说,前方将帅的具体行动是由住在开封的皇帝所掌控的!在没有短信、没有微信的时代,皇帝如此操控远在千里的将帅呢?

靠“亲授阵图”。

简单说,就是由皇帝根据前方敌我情况画一张阵图,交给前方将士依此排兵布阵。

最喜欢画这种阵图的皇帝就是宋太宗赵光义,这位自学成才的“军事天才”曾经画过一幅《平戎完全阵图》,详细规定了队列阵形、各兵种站位,甚至连停车位(战车摆放位置)都给你划好,队与队之间的距离也给你测算好。至于阵图的使用效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所以,但凡宋朝将领接到阵图,无不有苦难言,手上那张破阵图,那就等于送命符啊。

哪怕对军事再外行的人也知道,这个规定绝对荒唐透顶。但是,难道宋朝君臣就没有一个明白人吗?

当然不是,明眼人多得是(懂这道理似乎也不用太聪明),赵家的皇帝们也知道。可是,我们必须承认,人坐在不同的位置上,考虑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人都有私心,利益越大,私心越大。

道理也很简单,对武将充分放权,固然有助于剿灭外患,但大权在握、功高震主的武将一旦冒头,就是对君权的莫大威胁,所谓外患刚平,内乱已生。

两个选择,你只能挑一个,这就是很多皇帝面临的痛苦。

我相信赵家皇帝在怀念周亚夫、郭子仪的时候,肯定也会想起可拍的刘裕、安禄山。

赵光义说过,“国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帝王合当用心于此。”

我想,这句话,可以看做赵家皇帝的选择。

因此,“崇文抑武”的政策映射到对外问题上,就变成了“守内虚外”。

谁都知道,谁都不肯明说。

这一回,范仲淹又成了戳破皇帝新装的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