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助残日|残疾人都这么努力,我们还有什么不努力的?

 飞趣教育 2021-05-19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群体总是被人们忽视,他们有的耳不能听、有的口不能言、有的目不能视、有的肢体不全……命运的捉弄,让他们异于常人,不够“完整”,在他们人生的大多数时间,他们都在承受着人们异样的眼光,可他们也一直在用数倍于常人的努力融入我们之中,渴望追求属于他们的完美人生。

今天是第31个全国助残日,“完整”也好,”不完整“也罢,在人生路上,我们都是同行人。曾经,无腿男孩用板凳求学、盲人姐妹花双双考取名校研究生……这些新闻感动了无数人,让人们看到生命的无限可能。

在毕飞宇的《推拿》中,有这样一段话:“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可是有些地方却一直没有光,朋友说:没有光也要好好活,他们就始终好好地活。”

这些残疾人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努力发出人生中最大的光彩,他们艰难的生活、艰难的学习,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自己不学习,那最终他们只能走上一条早就被安排好的路。

中国助残日|人生的“完整度”在于让生命“发光”

在他们身上,努力、勤奋、自主被最好的演绎,可反观现在的一些“正常人”呢?

他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尤其是现在的一些孩子,父母给予了过于安逸的环境,使他们忘记了这世界有多么残酷。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家长和老师们对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应试教育中成长的80一代的父母已经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而在国家政策的推行下,素质教育的“刚需化”已经成为趋势。

中国助残日|人生的“完整度”在于让生命“发光”

与此同时,2020年的疫情也让教育市场意识到线上课程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育中,线下课程在时间、空间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但互联网的进步刚好解决了线下课程的这些问题,让教育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走进更多的家庭中去,但线上课程的问题也在日益变得突出,光是老师和孩子无法面对面交流这一点就阻碍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更好沟通。

中国助残日|人生的“完整度”在于让生命“发光”

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将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用学、拓、用、复、延五步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利用线上课程拓展孩子的知识储备,而在线下的课程当中,我们则会让孩子通过实践将理论变为他们行动的基础。

中国助残日|人生的“完整度”在于让生命“发光”

我们一直认为,教育应该是面向未来的,尤其是在现在素质教育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的时候,教育更应该是能够帮助孩子解决现实问题,而非仅仅是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以我们会教给孩子一套颠覆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让孩子在面对具有极端不确定性的时候能够无所畏惧。

中国助残日|人生的“完整度”在于让生命“发光”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令人十分惊讶的事情,那些你以为的“不可能”,也许只是还没有人去尝试。

人生应该是多彩的、丰富的、有无限可能的,因为每个生命都值得平等的尊重,别人的评价并不能决定你的一生,每个生命也应该用力活出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