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书 | 提升逻辑和思维层次的10本好书

 竹隆居士 2021-05-19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一眼就洞穿事物本质的人,能够抢得先机。在别人还在苦苦思索,不得其解时,他们已经在分析和解决问题。强大的逻辑思维,让你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泰普洛领导力为您精选10本好书,提升您的逻辑与思维层次。

| 全文共计3428字,预计4-5分钟 |

01 《麦肯锡12堂工作思维课》

[美] 乔安娜·巴斯

荐书 | 提升逻辑和思维层次的10本好书

普通人如何在真实的职场世界取得成功?这就是这本书的作者,麦肯锡咨询公司资深高管乔安娜·巴斯在书中所回答的问题。她深入挖掘来自120家《财富》1000强公司的210名青年领导者以及其他诸多在其各自领域崭露头角的成功人士的工作经历,并结合她在麦肯锡咨询公司32年的管理经验,帮助职场人士在挑战中获得成长。

在这本实用的工作方法指南中,你将学会:

·应对陡增的压力,并从严重的失误中重整旗鼓

·变被动接受业绩评价为主动提升自我

·构建高效和谐的团队协作关系,从追随者成长为引领者

·向前一步,勇敢发声并接受挑战

借助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策略,你与你的团队将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发现机遇,化信念为行动,在职场中实现迅速的成长和进步,并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02 《所有问题,七步解决》

[美] 查尔斯·康恩,[澳]罗伯特·麦克林

荐书 | 提升逻辑和思维层次的10本好书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是21世纪个人和企业的核心技能,这是跟上快速变化的重要方法。目前,成功的企业和个人依赖于高度迭代的问题解决方法,而不是传统的流程规划。在这本书中,查尔斯和罗伯特为读者提供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七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领域及任何行业。这套全新的解决问题的系统步骤,一直在麦肯锡公司内部使用,还未与外界广泛分享。

了解七步问题解决法,从下面这些关键问题开始:

·如何准确定义问题以符合决策者的需要?

·如何分解问题并提出可供探索的假设?

·如何在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中分出轻重缓急?

·如何制订工作计划,分配分析任务?

·如何决定收集和分析事实来解决问题,同时避免认知偏差?

·如何综合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见解?

·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说服他人?

全书采用高度可视化的逻辑树形式,通过90多张图,详细研究分析了30个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和真正掌握七步问题解决法。七步问题解决法几乎可以应用于从战略性的商业决策到全球性的社会难题,以及个人生活中的各类棘手问题。

03 《请给我结果4》

姜汝祥

荐书 | 提升逻辑和思维层次的10本好书

这本书是姜汝祥博士的全新作品。传统观念对执行的定义往往停留在机械执行,强调员工要坚决服从,没有任何借口。本书强调的执行力针对社会发展现状:80、90、00后员工更强调个性与自我的时代,提出执行力要头脑执行、快乐地执行、创意地执行。因此,本书阐释的执行力是企业强大之道,更是个人发展之道。

姜汝祥博士专精于执行力的研究。他提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工作还是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他潜心研究数年,为当下环境提供了新的执行力著作。本书从破解虚假执行开始,到执行48字真经、执行与结果等,用9章精华内容全方位讲透执行,帮助员工个人,把工作里面快乐的要素释放出来;同时也帮助管理者,激发员工执行力,创造有竞争力的快乐执行的企业文化。

04 《万万没想到》

万维钢

荐书 | 提升逻辑和思维层次的10本好书

本书精选了万维钢老师的文章和书评,以“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为导向。作者常用有趣的实验、数据来解读感性的事物,其理工科思维涉及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物理等许多学科,以前沿的科学视角解读生活,为人们提供了认知的新方法。读完本书相当于精读了十几本经过筛选、再创作及通俗化处理的巨著,不仅有趣还十分有营养。

知识是有等级的。八卦新闻、实效性强的信息、网友对时局的看法,本来就不值得印在纸上浪费树木,在网上看看正好。扫读网页不见得是什么毛病,相反,能够以不同速度读不同等级的内容是最有用的阅读技术。上网的关键态度是要成为网络的主人,而不做各种超链接的奴隶。高效率的上网应该像自闭症患者一样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以我为主,不被无关信息左右。就算是纯粹为了娱乐上网也无可厚非,这时候读得快就是优点。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上网占用读书时间,他应该经常能够平静地深入思考,只有电话接线员才随叫随到。

05 《鱼骨笔记术》

驹井伸俊

荐书 | 提升逻辑和思维层次的10本好书

鱼骨笔记术源自日本,在全球已有超过50年的使用历史,由已故东京大学名誉石川馨先生开创,是一种很多企业都在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工作、学习工具。遵循将信息按照“鱼骨”的形状去书写这一简单规则,无论是谁,都可以立刻开始尝试,瞬间将信息“视觉化”和“构造化”,使其易于阅读和理解。

同时,利用鱼骨法对信息进行的“持续化彩排”和“精致化彩排”,能使其呈现出一种彼此联结的形态,成为记忆的王道。学习记忆、时间管理、目标达成、信息整理、解决方案……全领域适用!

06 《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

罗伯特·赖特

荐书 | 提升逻辑和思维层次的10本好书

这是一本通过进化心理学理论来印证佛学观点,进而帮助人们发现更真实的自我、收获人生大智慧的哲学类书籍。本书是美国进化心理学家、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的罗伯特·赖特多年研究与实践所成。

一个现代人的视角,通过进化心理学的知识求证佛陀当初说的关于人类的5大认知真相:

·我们的快乐其实是基因设计出来的,基因的设定就是不满足(苦);

·快乐和烦恼都是“感觉”(非我);

·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无我);

·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空);

·我们能够从烦恼和苦中解脱出来(冥想)。

教会我们通过正念自控训练冲破大脑错觉,实现与各种感觉的剥离,从而摆脱烦恼与痛苦,变得更智慧,更幸福。

07 《零秒思考:像麦肯锡精英一样思考》

[日] 赤羽雄二

荐书 | 提升逻辑和思维层次的10本好书

临近deadline,还在迷迷糊糊兜圈子?工作不得要领,一番折腾后又回到原点?话在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口?满脑子朦胧的想法却迟迟无法动笔写企划案?很多人都会面临这种工作困境,但至于怎么改变却总是找不到好办法。

这本书教你的就是把心中想法落实到语言和实践中的具体做法-----零秒思考。

作者在麦肯锡公司的14年中,参与了企业的经营改革,深知员工的战斗力会很大程度上左右一个公司的未来,所以非常重视一个人的深入思考、制定解决方案,并能够彻底执行的能力。本书讲述的零秒思考就是他从多年实践中总结而来的。简单来说,就是运用A4纸整理思维碎片,集中1分钟时间进行“头脑体操”,从3个可行解决方案出发,高效收集目标信息。

相信这本书可以帮你告别盲目与拖延,让思考事半功倍,让工作难题迎刃而解!

08 《思维的艺术:如何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徳] 延斯·森特根 著[徳] 纳迪亚·布达

荐书 | 提升逻辑和思维层次的10本好书

《思维的艺术:如何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把哲学变得平易近人。作者延斯·森特根用轻松欢快的语调,向读者介绍了20种具有代表性的哲学思维方法。他模仿了亚里士多德《论题篇》的形式,但远比《论题篇》生动有趣。

书中的每一种思维方法,都关联了一位哲学大师以及他的哲学思想。从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到康德、帕斯卡、尼采,再到哈贝马斯、海德格尔,几乎贯穿了整部哲学历史。作者举重若轻,书中的文字浅显易懂,幽默风趣,并且引用了新闻事件以及身边张三李四的例子来说明哲学命题。

纳迪亚·布达的插画和森特根的文字相映成趣,既有调整读者阅读节奏的作用,又通过绘画语言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09 《麦肯锡逻辑思考法》

[日]照屋华子 / [日]冈田惠子

荐书 | 提升逻辑和思维层次的10本好书

话到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头脑风暴出好想法却迟迟无法动笔写企划案;

同样是汇报工作,只有你的“答案”行不通;

在工作中,很多人都会面临这些困境,但对于怎么改变却总是找不到好办法。

本书的两位作者曾在麦肯锡日本分公司担任资深沟通顾问,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她们摸索、总结出一套思考方法和沟通技巧,辅以丰富的商业案例分析和“对症下药”的练习题,让你在一开始就建立正确的逻辑结构,有效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沟通、写作以及汇报问题。

这部凝结了麦肯锡资深沟通顾问30年工作经验的经典之作,风靡日本近20年,出版至今,狂销30余万册,被众多读者视为麦肯锡日本分公司入职培训第一课及职场进阶宝典。

10 《麦肯锡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艾森·拉塞尔/ 保罗·弗里嘉

荐书 | 提升逻辑和思维层次的10本好书

麦肯锡有两大法宝:

训练结构化思维的《金字塔原理》;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麦肯锡意识》。

本书介绍了麦肯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你将会看到麦肯锡如何针对复杂、棘手的商业问题提出最精练的解决方案。麦肯锡之所以能培养出一流的商界、政界、学界的精英,不仅因为其吸纳了智慧超群的成员,更因为其锻炼出了员工严谨、结构化的思维能力,这就是麦肯锡意识。它能帮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聪明地解决问题、正确地决策。

| 版权说明 |

- 内容编辑:泰普洛领导力

荐书 | 提升逻辑和思维层次的10本好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