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译研动态|“‘翻译与汉学史’高层国际学术论坛”在京举行

 CCTSS 2021-05-19

时值金秋九月,“'翻译与汉学史’高层国际学术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于2017年9月15日-16日在京举行。

“论坛”邀请了来自于中、美、法、德、俄、日、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的著名学者作为主讲嘉宾,在不同语种、不同研究模式间直接对话,为近百位青年学人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开幕式上,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卓越教授作了开幕式致辞。黄卓越教授提到召开会议的初衷时说道,全球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无论翻译的实践,还是翻译的理论,都推向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前景。而翻译史在目前也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性的研究都需要进一步推进。从学术展开的角度来说,希望借这次会议获得一些带有相对聚焦性的话题,从而一方面使翻译史能够和汉学史紧密地勾连起来,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汉学史更深地介入到翻译研究当中。从某种意义来讲,翻译并不单单是一种文字的转换,同时,也涉及到比如像语言、宗教、政治、教育机制、流通渠道等等方面的影响,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研究所李明滨教授谈到,任何一个国家研究学科史,尤其是文化交流这个学科史,一定要从翻译开始,而汉学史应该是中译外的学科史。中国从清末民初开始,将翻译提到单独设学科的地位。由初级的外文,或者俄文学校,演变为大学设立为学科,虽然过程是漫长的,但是很有效。翻译是研究的前提,在国际交往活动中担当着最为重要的中介作用。但反过来,研究也可以促进翻译的深入,或者质量的提高。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关诗珮教授谈到,本次“论坛”把最有原创性的“翻译与汉学史”研究,提升到一个学术史的平台里面去做推动,是一次继往开来的开创。希望通过“论坛”鼓励更多年轻人深入到“翻译与汉学史”的研究事业当中来,使其在国际平台继续发展,让翻译生存在生活里,融入到文化中。

本次“论坛”旨在鼓励有创见的和有扎实史料基础的研究,主要对历史翻译活动进行学术性的回顾、梳理与反思,突出“翻译”与“汉学史”两个概念的连带关系。在纯学术的框架下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思想上的激发碰撞,专家学者互享思想与成就,推动汉学与翻译学的进展,促进各国学者在翻译史、翻译学研究领域的沟通,为今后学者之间进一步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暨中国文化译研网是2014年中国文化部与北京语言大学共同创办的一个学术性、中介性和公益性的机构,在国家几大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举办过很多各种大小场次和各种议题的学术交流活动,承担了包括“外国人写作中国”在内的国家一级项目,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作者 | 王富丽 朱贺芳

摄影 | 万国松

编辑 | 朱贺芳

“文化互译,沟通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