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活灵涂肤剂搽剂.pdf

 刘雁辉 2021-05-19
通活灵涂肤剂(搽剂)

    本发明涉及治疗痹症外用皮肤搽剂药物,它可与通活祛痹袋配套使用。

    中医称痹症,即西医称为风湿、类风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一般的治疗方法有采用内服中、西药物,有采用外用药袋贴于患处,也有采用外用药液搽剂或乳(膏)剂等,治疗效果各有差异。通过对专利文献的检索,查出治疗痹症不同方剂的外用水、膏、乳剂药物如:《痹通外用药液》(CN1079660A)、《痹可通》(CN1076123)、《痹通按摩乳》(CN1063413)、《镇痛灵外用保建膏及其配制方法》(CN1083383A)等,使用时单用或与皮肤针灸,按摩配合治疗。其中痹通按摩乳和镇痛灵外用保健膏含有氮酮。未发现与祛痹药袋配套使用的皮肤搽剂药物配方、制作方法相同的专利文献报导。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各种水、膏、乳剂的不足,并在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通活祛痹护腰袋》(94214113.×)、《通活祛痹护手肘袋》(94214114.8)、《通活祛痹护膝》(94214115.6)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促进和加速药袋的治疗效果,并加速药物渗透皮肤、增强吸收、提高疗效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活灵涂肤剂(搽剂),它可作为治疗痹症单独使用的皮肤搽剂,也可作为与通活祛痹袋配套使用的皮肤搽剂。

    通活灵涂肤剂(搽剂)是由当归、川芎、秦艽、制川乌、制草乌、乳香、没药、牛膝等中药的酒精浸取液,再加入冬青油、樟脑、氮酮而成醇制剂。本发明的中药配方是:当归3-6克、川芎3-6克、秦艽1-2克、制川乌1-2克、制草乌1-2克、乳香0.5-1克、没药0.5-1克、牛膝3-6克,其中的当归有补血、活血、通经止痛的作用,川芎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秦艽有祛风湿、止痹痛的作用,制川乌、制草乌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乳香、没药有行气活血、止痛、舒筋、消肿的作用,牛膝有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的作用,由于乙醇涂搽皮肤能舒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所以用它作为上述中药浸取剂,制成通活灵涂肤剂(搽剂)的醇制剂。另外加入的樟脑能温中止痛和局麻作用。氮酮能促使皮肤角质层中类脂质产生不规则地排列,进而使细胞中脂质包层开裂,减少皮肤对药物穿透阻力,增加药物透皮吸收。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的配方根据传统中医治疗痹症多种验方试验,优选而得,因此疗效显着。它具有通活经络、行气活血、通痹止痛、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功能。

    2、本涂肤剂既可单独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及伤筋等疾病,又可与通活祛痹药袋(或类似药袋)配套使用。即先用本涂肤剂搽于患处,再用通活祛痹药袋敷贴,以便迅速起效,并使药效保持更长久。目前还未发现有类似配套施治的治疗方案,或类似的搽剂的配方和制造方法。这是本发明所具特色之一。

    3、由于本涂肤剂中含有添加剂氮酮,这就加强了药物对皮肤的渗透作用,促进其对药物的吸收能力。

    通活灵涂肤剂的制造工艺(即实施方案):

    按配方比取当归3-6克、川芎3-6克、秦艽1-2克、制川乌1-2克、制草乌1-2克、乳香0.5-1克、没药0.5-1克、牛膝3-6克,用4倍于上述中药总量的酒精进行第一次浸取,第一次浸取后的药渣再用2倍的酒精量进行第二次浸取,然后再用2倍的酒精量照样进行第三次浸取。把三次浸取液合并,再加入冬青油,冬青油加入量为浸取液的10-40%,加入樟脑,樟脑加入量为浸取液的6.5-10%,最后加入皮肤渗透促进剂氮酮,氮酮加入量为以上药液的1%,即制得本发明产品通活灵涂肤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