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星堆青铜面具冰淇淋吸睛,博物馆如何找到出圈密码

 旅游地产观察 2021-05-19

回复「文旅」

获取《2019-2020中国旅游地产发展报告》发布会PPT

三星堆博物馆自从发掘了黄金面具被顶上了热搜,就开启了积极的文创IP创新之路,最近的青铜面具冰淇淋更是受到了大众欢迎,网红博物馆就此养成……

本文作者:许七安

全文共 2025 字,阅读需要 5 分钟

三星堆

网红博物馆的养成

3月20日,在成都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新发现了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其中一块残缺的黄金面具引起网友们的注意,它宽约23厘米、高24厘米,是一张方形脸,镂空大三角鼻梁。许多网友脑洞大开,自己动手将黄金面具剩下的半边补齐,甚至还做出了表情包流传于网络。

 

B站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花了15天用20万元,将500克的黄金敲碎纯手工复原出了黄金面具,于是这位UP主的行为引来了官方的喊话,“来我们修复馆上班吧。”

三星堆的文物热吸引了大波粉丝在五一期间,打卡三星堆博物馆。5月1日-5月5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0914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近360.31%。与此时,在五一期间三星堆博物馆还上新了“青铜面具”冰淇淋,1200多支青铜味和出土味的冰淇淋一上午就被销售一空。

 

三星堆趁热度推出文创的营销手段,让它一跃成为目前最火的网红博物馆,而三星堆的文物热,更是带火了所在地四川德阳的旅游市场。五一期间,德阳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85.74万人次,实现旅游合收入11.84亿元,较2019年增长52.18%

贴近消费者

契合市场需求

目前博物馆打卡已成为一种主流的旅行方式,也是最受Z世代喜爱以及最热门的打卡方式。

18日,据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上透露,2020年全球博物馆受到疫情广泛影响,我国博物馆仍策划推出了陈列展览2.9万余个,接待观众达5.4亿人次。“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家博物馆,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5788家,其中国家等级博物馆达1224家。

博物馆的兴盛促进了文创产业的发展,市场上以文化IP为主导的博物馆文化正在吃香。在故宫博物馆的彩妆文创系列出圈以后,河南博物院开发的“考古盲盒”又成为了新一代最受追捧的文创产品,它利用年轻人最富有的猎奇心理和娱乐性,将盲盒与考古挖掘完美地结合起来。

“考古盲盒”需要消费者用手中的“洛阳铲”一点点挖掘手中的土块,内里藏着古文物的仿制品,青铜器、铜佛、语气、刀币等。盲盒每晚8点开启售卖,一经上架总是很快便被抢空。

 

另外一个较为出圈的就是今年的河南春晚。由河南省歌剧院编排的《唐宫夜宴》,在虚实结合的场景当中,14名舞者扮成的唐佣通过一颦一笑间转换舞步,将大唐盛世展现了出来。

透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泛年轻化的市场需求,让博物馆文创有了广泛而固定的消费人群。《唐宫夜宴》的出圈,也是文博机构转型求变的最好的案例。通过虚拟科技、泛娱乐化的市场传播,能够更加贴近市场、更容易将文化符号传递出去

市场同质化严重

博物馆IP如何开发

然而,并不是只要有了文创IP就能成功。随着博物馆热、文创IP热,市场上的文创产品开始如井喷一样出现,大家都做胶带、手机壳、扇子等,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如果只是简单的文化元素拼接,或是简单的文物复制毫无生活美学,就将其投入市场,那么这样的文创IP根本无法让人记忆深刻,很难达到文创开发最初的想法:接触历史、弘扬博物馆IP文化

博物馆文创大部分属于旅游商品设计,较多供应于旅行参观的人群。但目前除了故宫博物院以外其他大部分的博物馆都是免费的,拥有很多旅行团、学生游客之类的固定旅行群体,市场规模大还有扩大性。但如何吸引游客、产品设计精美度、宣推度等等都是博物馆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陆建松认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涉及设计、制作、物流、销售等多个环节,需要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作为事业单位的博物馆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他建议,博物馆可以通过艺术品授权与第三方进行合作,这种模式可有效促进文创产品的开发


IP授权也是博物馆文创产业可利用的一个点,专业的设计和宣发团队比起在体制内的博物馆,受限性小了很多。专业的商业机构加持能够更好地找准市场、受消费者喜爱定位,供应链以及商品设计的精美度,更好地将文创IP引入市场

虽然说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片蓝海,但是这一条路并不好走。三星堆网红博物馆的出圈路径也可能并不适用于其他博物馆,各大博物馆还是要找到适合本馆发展的正确方向。泛年轻化的市场需求,是博物馆出圈的最大突破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