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引起不少热议,今天就此现象来谈谈孩子的教育。
有时候,家长教育孩子,要主动一点,要狠心一点。 -1- 教育孩子 不要指望孩子自觉 还记着那个边打乒乓球边哭的小女孩吗? 小女孩只有3岁,虽然在大哭,但是回球精准。 女孩父亲回应称:“孩子哭是因为在幼儿园没睡好闹情绪。 学兵乓球是孩子愿意的,她累了倦了都会想到退缩,作为家长应该引导并且陪伴孩子去坚持。” 在这里我想给孩子父亲说的话点赞。 千万不要做一个百依百顺的父母。 没有哪个孩子心甘情愿去练习打乒乓球,作为父母,当孩子在这个方面有天赋的时候,我们应当帮孩子一把,帮孩子“挺“过去。 孩子现在可能不理解,但是未来一定会感激你。 《向往的生活》节目中,有一个小片段令人深思。 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在节目中表演小提琴弹奏。 表演结束后,王迅拿起小提琴试弹了一下,但是弹得不好。 这时王迅难过地感叹:“特别后悔,当时我要是坚持一下的话......” 王迅后悔吗?我想应该是后悔的吧,后悔当初起点差不多的俩人,一个人成了小提琴大师,一个却弹得不好。 我们是小孩子的时候,很多道理是不懂的,根本意识不到,现在坚持学习一项技能,对于以后的生活会有多大的帮助。 这时候,就需要有远见的父母来督促我们,鞭策我们。 -2- 有远见的父母,都会有点狠心 李玫瑾教授曾说:“孩子身上存在缺点不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的领路人,父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 一位泰国妈妈的育儿经验引来网友点赞。 早上,5岁的儿子赖在家里不肯去学校。 这时候妈妈没有逼孩子去学校,而是平静地和孩子做起了交易:你可以不去学校,但是要去街上捡垃圾换钱。 听到不用上学,孩子高兴地答应了。 妈妈给孩子迅速请了假,和孩子一起出门捡垃圾。 阳光很毒,路途很远。 一天下来,小男孩共捡了2公斤的可回收垃圾,换了2泰铢。 回家路上,孩子问妈妈:“妈妈,我们可以坐公交车回家吗?” 妈妈反问道“你有足够的钱吗?搭公交需要10泰铢。” 无奈之下,孩子只能继续步行往家走。 当路过冰淇淋店时,孩子又问道:“妈妈,我想吃冰淇淋。” 妈妈再次反问道:“冰淇淋要5泰铢,我们钱够吗?” 失落的小男孩说:“不够,我不想吃了。” 最后妈妈问小男孩:“你想工作还是上学?” 男孩回答:“我想上学。” 这个“绝情“的妈妈,通过实践为孩子上了一课。 妈妈难道不心疼孩子吗?那是不可能的。 但这位妈妈很明智,我们不可能跟孩子一辈子。就要尽早舍得让孩子体会生活之苦,尽早地强大起来。 -3- 孩子的自觉性, 越早培养越好 广西曾经的理科状元杨晨煜,语文14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理综290分,总分730分。 谈到养育孩子的经验,杨晨煜妈妈说:
无比赞同,自觉性越早培养越好,千万不要等到孩子懒惰,拖延的习惯严重的时候才开始干预。 希望手机屏幕前的父母都能明白这些道理,在孩子自觉性不高,不会主动学习的时候,父母一定要严厉督促孩子,这样他才会长大成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