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人家庭年收入50万?导致房价蹭蹭蹭?

 昵称72760951 2021-05-19


今天聊3个话题。
 
1、

大家的收入到底是多少?又会如何影响房价?

按照统计局的数据,我们全国现在有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

虽然这1000元主要包括非城市人口+老幼,但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要评判城市人口收入,我认为按照36氪统计的2020年国内主要城市收入的中位数比较靠谱。
其中,重庆收入中位数,大约是4100元/月

(数据源于36氪 仅供参考)


中位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
相比于平均数,更能体现真实收入。
 
平均怎么来的?
 
这时我会参考一个数据:
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年报中零售客户”的相关数据,就会得出另一个结论:
比较明显的分化已经出现!

数据部分主要截取自招商银行2020年报
 
过去我们常说2:8法则,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
但其实,但看银行的有关数据,虽然略显片面,但大概应该可以叫2:80法则:2%的人,拥有了近80%的财富?!
 
近几年,你会看到很多城市的豪宅,卖出动辄数千万的天价。
就是这个道理。有钱人,就像滚雪球
 
所以,针对于收入问题,其实我们应该显著认识到一点:分化
 
重庆会不会?
也会。
 
因此,我一直在说,我们一定要买高品质住宅、买稀缺的城市资源。
在核心区、“两江四岸”,在北区,在西区,找高品质的住宅吧。
 
接盘侠的实力,决定房子未来的增值能力和价值本身。
反之,刚需定位的房子,除了学区(学区也有不可预见的政策变化),将来的价值,都会逐渐的走向衰落。
 
2、
重庆房价涨幅“全国第一”,元芳会怎么看?
 
这不是好事。
 
按照官方公布的指数,重庆4月份新房涨1.4%,全国第一。

(图源国家统计局


首先,重庆住宅新房市场,很明显,只是“结构化行情”。
 
重庆大约2018年开始,为了提升住宅品质,适当减少了新住宅的可建设规模,主要是通过降低容积率实现。
过去很多2.5-3左右的,2018年之后,大量的1.5容积率供地出现
如果按可建面积算,相比于五年前,相当于总量减少了30%左右
 
这些新地块的房子,本身品质都会更好,单价自然不会低。
当老地块、高层塔楼逐渐卖完后,均价当然也会越来越贵。这是个提升品质的正常现象。
 
但是,理性的上涨,被不明就里的、刻意夸大的炒作之后呢,就不是什么好事。
 
容易被盯上。


重庆本来绝对值就低,地价也不高,重庆现在楼面价最高才15711,比隔壁实际的楼面价还接近10000元/㎡
这值得大肆炒作吗?不值得。
 
但是被一些人刻意博眼球、标题党之后,舆论风向就会盯着这个第一,盯着这个“王”那个“王”,去说事。
炒房组织,也会趁机割韭菜,大肆宣扬“重庆赚钱论”。
 
穷人家的孩子,难得吃顿肉,就要“上纲上线”。
本身没什么,说的人多了,也就有了什么
 
所以,各位,理性一些,克制一些。
别被幸福冲昏头脑,慢慢来。
 
3、
接飞刀
 
实际上,现在不理性的随便买房,尤其是二手房,就像在接飞刀。
 
最近重庆一些二手房业主很傲娇。
 
照母山能读博雅小学+西大附中的楼盘,以某郡和某雅,再加上某时代中心为代表。
前阵子,突破3W/平,最近,更夸张,有人搞了个6W一平。虽然房型本身有其特殊性。
但7.6W,着事夸张!
 
不管卖不卖得出去,就是玩。

(图源网络


当照母山膨胀后,“两江四岸”一些位置很好,还有学区潜力的,比如某玉江山,XX天地,某某观澜;眼看照母山冲起来了,不甘心,一天一个价。
更还有新区代表,比如中央公园,X国际生态城,鲁X城,建面我看也要去到25000左右了!
 
怎么形容呢?
叫做:一谈价,买家中介一“约签”,业主就反价


办公室MM说,他本来看中一套二手房,可业主一开口,涨20万
如果还感兴趣,又涨!
把中介小哥都气坏了,发了朋友圈批判这种行为。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聪明的朋友,已经开始“甩货”。
一些老旧住宅,虽然价格涨幅不大,比起去年,大约5、10%这样,但是,他们安心出手。
趁着最近行情,计划卖了变现或者置换好房子。
 
所以,现在重庆买二手房,很像是接飞刀。
  • 有本事的,看准的,还能接到一条鱼吃个下半身尾巴;

  • 没本事的,冲动的,接到的就是一堆鱼骨头。


就问你怕不怕?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是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