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眼干、异物、发红、畏光……干眼渐成“流行”眼病?

 南方菩提 2021-05-19

被忽视的干眼,别说和你没关系了!

Image

       经常加班、熬夜,你总觉得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玩手机电脑后,你是否会觉得看东西模糊、眼痒且易疲劳?开车时,你是否会总觉得怕风、畏光、眼皮发沉?千万别以为这仅是简单的用眼过度,要警惕可能是干眼在“作怪”!

01

Image

什么是干眼?

    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导致的泪膜不稳定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看着有点长,我们不妨抓关键字来解读一下~

Image

多因素

是指导致干眼的发病因素较多,即使是同一个人也有可能由多种因素联合引起,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找出病因对因治疗十分重要。 

慢性

是指干眼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疾病,需要长期性的治疗。

眼表微环境


眼睛表面是一个统一整体,依靠泪液、细胞、神经及免疫等综合因素维持眼睛表面的平衡,如果某个或多个因素失衡,可能就会造成眼睛表面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

泪膜不稳定


我们的眼球表面不是直接跟外界接触的,眼球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液体膜,叫做泪膜。泪膜均匀地分布在眼球表面,起着润滑眼球、保持眼球表面湿润的重要作用。泪膜破裂时间变短或者异常,就会失去这个作用造成干眼症。

感觉神经异常


指眼睛表面的感觉神经异常,是导致部分干眼患者症状和体征不一样的重要原因。简单点来说就是,患者自我感觉症状较轻或没有,而医生检查的干眼体征却很明显。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对干眼的定义很好理解了呢?

Image

02

Image

干眼会有哪些症状?

Image

如果出现眼睛干涩刺痛异物感粘稠感睁眼困难流泪视疲劳视力波动畏光等症状,很有可能就是“干眼”哦。

Q

可能有人会奇怪,为什么得了干眼还反而会流眼泪?

      答:干眼并不都是表现出“干”,有些人反而会表现出“湿”。是因为眼睛太干,基本泪液不足,角结膜干燥而引起眼睛干涩、灼烧和异物感等,这些症状会刺激我们眼睛的泪腺反射性地分泌出大量的泪液。

03

Image

干眼分哪几种?

Image

按泪液主要成分或功能异常分类:

1.水液缺乏型:泪液生成不足或(和)质的异常而引起。

2.脂质异常型:由泪膜脂质层的质和量出现异常而引起,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及各种泪液蒸发增加等造成。

3.黏蛋白异常型:由眼睛表面上皮细胞受损引起。如化学性眼伤、热烧伤和角膜性疾病、长期佩戴接触镜等。

4.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包括瞬目异常(眨眼睛频率降低、不完全眨眼等)、泪液排除异常等。

5.混合型:最常见的一种,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引起的干眼。

04

Image

常见诱因有哪些?

1.全身因素

如干燥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及痛风维生素A缺乏等,更年期后的女性也较为普遍。

 Image

2.眼局部因素

包括眼局部感染及免疫性相关疾病,如感染性结膜炎、螨虫性睑缘炎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动力学异常。

Image
Image
3.环境因素
Image

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高海拔、低湿度及强风力等。

4.生活方式相关因素

如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户外活动少、睡眠不足、使用空调、吸烟、眼部化妆和长期戴角膜接触镜等。

ImageImage
5.手术相关因素
Image

如近视激光手术、白内障摘除手术等。

6.药物相关因素及其他

全身或局部用药;焦虑、抑郁等情绪也会导致干眼。


05

Image

结语

      其实干眼离我们并不远,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甚至严重者会引起角膜病变,所以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表与干眼学组. 中国干眼专家共识:定义和分类(2020年)[J] . 中华眼科杂志,2020,56 (06): 418-422. DOI: 10.3760/cma.j.cn112142-20200316-00190

[2]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 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 我国睑板腺功能障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年)[J]. 中华眼科杂志, 2017, 53(09): 657-661.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7.09.005.

[3]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 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 我国蠕形螨睑缘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8年)[J]. 中华眼科杂志, 2018, 54(07): 491-495.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8.07.004.

[4]KojimaT, DogruM, KawashimaM, et al.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ry eye[J/OL]. Prog  Retin  Eye  Res,2020,74:E1[2020-01-29].

[5]TangL, WangX, WuJ, et al. Sleep deprivation induces dry eye through inhibition of PPARα expression in corneal epithelium[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8, 59(13): 5494-5508. DOI: 10.1167/iovs.18-24504.

---- 来源:角膜病科、干眼与眼表疾病平台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