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莫让“野味”交易借电商平台“还魂”
2021-05-19 | 阅:  转:  |  分享 
  
莫让“野味”交易借电商平台“还魂”2020年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
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在电商平台一度“销声匿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近日的追踪调查中却发现,一些不法商贩
以谐音字、暗语等方式将野生动物制品及其盗猎工具在电商平台上重新上架,非法盗捕盗猎活动有借电商平台“还魂”趋势。保护野生动物,关乎
生态环境,更关系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我国在维护生态,保护野生动物上多措并举,从维护自然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区到完善野生动物
保护法、加强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等,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2020年初,我国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后,非法盗捕盗猎、
非法买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受到了严厉打击,一时间线下再也见不到野味馆子等野生动物贩卖场所,线上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也一度销声匿迹。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又蠢蠢欲动,非法盗捕盗猎、非法买卖野生动物又再次有“还魂”趋势,隐蔽性更强的网络平台成为不法分子的温床。
我国电子商务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均对网络平台的非法交易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明确,因此,电商平台应尽快加强线上监管,治理违法买卖
野生动物及相关狩猎用品的商家,协助公安部门打击非法盗猎盗捕、非法买卖野生动物行为。同时,相关部门应联合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专家等,
多方合力严打线上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加强监管措施,避免此类违法行为再次萌芽。敬畏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不滥杀滥捕,应是现代人应有的文
明素养,是每个人的应有之义。杜绝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电商平台责无旁贷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一直以来为法律所明文禁止。尤其是去年新冠肺
炎疫情肆虐,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后,禁绝野
生动物交易已上升为全民共识。然而,从记者调查的情况看,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在网络依然猖獗。用濒危的砗磲制作的手串、项链;用国家二级保护
动物大壁虎制成的“蛤蚧粉”“蛤蚧干”;打着“防鸟网”名义的“捕鸟网”,打着“驱鸟剂”名义的“毒鸟药”……许多野生动物制品,或猎捕
野生动物的工具,依然在个别电商平台热卖。这些电商平台的沦陷并不是偶然的,去年野生动物禁食令之后,相关平台曾经进行过治理,这些平台
对有关野生动物制品和非法猎捕工具的举报线索,对被举报的违规商品甚至能做到“秒下架”。可舆论风头一过,这些平台似乎又松懈起来,非但不
积极回应举报线索,有的还用算法技术手段向浏览过相关野生动物制品的用户持续推送关联商品内容。种种信息显示,电商平台对于打击非法野生
动物交易的态度是消极被动的,缺乏动态监管机制,这就给了一些违法之徒以可乘之机。应该承认,电商平台的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往往比较零散和
隐蔽,打击起来确有一定难度。但是,在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这些困难并非不可克服。比如,“砗磲”搜索关键词被屏蔽后,
违法商家用“暗语”或“谐音字”继续推广销售。这些信息不难被平台捕捉和识别,只要相应的关键词屏蔽机制及时调整和升级,完全可以把类似商
品和交易扼杀在苗头。此外,一些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一直在积极监控和举报电商平台的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对于这些举报,相关电商平台要有
起码的“敏感度”,建立起专人负责审核的快速处理机制,这同样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类似违法商品和交易。可见,杜绝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实现动态监管,办法总比困难多。而一些电商平台却熟视无睹,说到底,恐怕还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对于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进行全覆盖式的动态
监管,肯定要投入更大的人力和资源,甚至要与外部公益机构合作,这种事情不仅没有任何商业利益可图,反而让平台背上一个包袱,因而,平台的
态度冷淡自然就不让人意外。所以,避免电商平台成为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庇护所”,不能只寄望于电商平台的道德自觉。更为重要的,是要在
法律上进一步细化和压实电商平台的责任,倒逼平台监管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非法野生动物制品和工具的交易,需要专业把关和甄别,监
管部门也要尽快牵头,建立电商平台和野生动物保护团体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这样的合力之下,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网络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乱象。
野生动物保护关乎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更关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近年来,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持续完善法律规定、加大打击力度,非
法捕杀、买卖野生动物行为日渐减少,甚至一段时间内在线下“销声匿迹”。然而,一些电商平台在当下成为了野生动物买卖的温床,面对群众
的举报不作为,甚至是用算法向用户推送相关信息,给了违法分子可乘之机。野生动物保护不可能仅仅依靠政府,平台势必要承担起自身责任,
利用技术将非法交易扼杀在摇篮中。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广大群众更应该认识到野生动物博保护的重要性,对自然心存敬畏、对动物心系怜悯,用现代人的文明素养,成为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坚力量。1
献花(0)
+1
(本文系启智职教的...原创)